《教师的20项修炼》读后感
一拿到这本书,其标题就深深吸引了我──《教师的20项修炼》,让我想起了学校对老师提出的修炼。
认真拜读之后,更是受益匪浅。
作者用精彩的案例、精辟的论述,深入浅出地向我们描绘了一个有文化、有思想的新时期的教师专业形象,成为所有教师的明确的教育理想和追求。
他用10年时间,结合实践体验而成就的一本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读”的书。
书中指导我们修炼教师形象,精炼教师生活,锤炼教师专业,从而成就我们的教育人生。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浇灌心灵的职业,远离平庸和浮躁,把自己积极的“人生信念”传递给学生,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领者、精神生活的指导者。
其中有些句子深深的感动着我:
1. 教师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教师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所以,教师一定要具有高尚的情操和全面的素养。
作者在谈“希望教育”时说到,希望教育的核心是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心理、激励行为、确立学生的信心以及对学生宽容和理解。
其中教师的宽容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心理乃至一种教师文化的底线。
教师的宽容是对学生的不足、缺点甚至错误的包容、理解和原谅,是对学生发展缓慢过程的一种等待、期待。
因为,学生由于年龄、性格、心理和成长环境的不同是会有差异的,而这种差异在孩子身上又会体现为接受能力、速度和灵性的不同。
而当前以应试教育为主体的教育背景,升学竞争十分激烈;这种情况往往会使部分老师变得过于苛刻、严厉与超负荷,甚至急功近利,进而采取违背孩子成长规律的方式施教,更不用说因材施教了。
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学习和做事的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孩子是有差异的,我们应当把孩子的“错误”看成是学生成长途中的重要履历,加以正确应用;而不能视为不可饶恕的错误,为此愤怒;应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因为只有接受了孩子的错误,才能正确应用并加以引导。
当然,这需要宽容。
2. 教师的微笑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在教学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它像一盏灯,照亮不安的心灵,驱散学生羞怯的情绪;又像一座桥,一座引导学生攀登真理之桥,一座情感与心灵交流的桥梁,给予胆怯者以胆量,给予失败者以温暖和宽容。
发自内心的微笑更可以是学生兴趣的触发器,让学生从喜欢一个老师发展为喜欢一门学科。
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微笑着呵护和教育我们的学生。
清晨,伴着朝阳,我们微笑着迎来了一个个学生,虽然他们各有不同,有的活泼可爱,有的淘气顽皮,有的聪颖,有的文静……,可无论是谁,无论他来自什么样的家庭,无论他表现如何,我们都应该微笑着善待他们中的每一个。
可能有时他们会调皮,会退步,会违反纪律,但我们不应该有定式思维,仍要真心对待,孩子也自然会真心对待我们,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我们一定会情不自禁地绽开更灿烂的笑容。
作为老师,在微笑对待学生的同时,更应微笑着面对我们的同事,人与人能够相遇,本身就是一种缘分。
何况今天,我们为了共同的事业走到一起,如果可能的话,我们甚至要共同奋斗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我们又岂能不微笑着去珍惜?
教师的微笑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力量。
教师微笑着面对学生,能给学生一种宽松的师生交往人际环境,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理解、关心、宽容和激励。
教师的微笑是腼腆学生的兴奋剂,使他们得到大胆的鼓励,敢于去表达自己;教师的微笑是外向好动学生的镇静剂,使他们得到及时的提醒,意识到自己的言行需要控制和自律。
教师的微笑,是一盏灯,照亮暗淡的心灵,驱散学生尚还羞怯的情绪,温暖学生还不够坚定的脚步;教师的微笑,是一座桥,引导学生踏上天上的彩虹,追求真理,一往无前,给胆怯者以胆量,给失败者以温暖和宽容,是一张醒目的名片,看到了它,就看到了一颗纯净慈祥的心。
微笑是一门艺术,善于使用微笑,是一种智慧。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生命感动生命,用心灵浇灌心灵的职业,我们的微笑必须以爱心作铺垫,以学识为保证,以艺术为纽带,让微笑出于真诚而不虚伪。
对每个人多一点微笑,给自己多一点信心,让别人对你多一点信任。
3. 在这个现代化、信息化、学习化的社会里,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已经无限多元化,传授知识不再是教师
唯一的天职。
所以,与其说用知识不如说是用情感来培养学生心灵更合适。
一个少有情趣和情致的人,难为人师;一个虚情假意的人,难以动人。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嫉妒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在真诚之中,他就学会了头脑平静地生活。
这是对我感触最深的一段话,让我了解了教师的宽容对于孩子的成长多么重要。
宽容学生的过失并不是姑息迁就犯错误的学生,而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诚恳为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如沐春风,从而督促其改正;教会学生正确对待自己、对待挫折,让学生在成长中体味一种人生哲理,这样教师并不会因为宽容而失去威信,相反从某个方面来说,这更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学艺术与魅力。
教师需要用真情感动学生、打动学生,需要多愁善感。
我认为,教师应该是个情感丰富的人,麻木不仁、铁石心肠、无动于衷、机械刻板,不是称职的教师应有的性情品格。
教师的多情中,首要是热情,炙热的感情和丰满的性情,教师不能成为情感荒芜的机器。
其次是温情,对学生充满温善与友爱之情,爱学生,爱教育,爱生活,爱真理,崇尚美好,追求理想。
再次是激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心灵体悟,皆能给学生的心田投下思想的光芒,情由心生!
教师真情的宣泄,会在学生的心灵投射出真情;教师假意的表白,会在学生的心田留下拙劣的形象,学生的情感反映就是教师情感表达的一面镜子。
当你在学生面前表达出感动的时候,眼角没有丝毫的湿润,学生会感动吗?“感时花溅泪”啊,你不动容,怎能动人?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持之以恒,不只是适合对人,更适合对我们的学生。
一个教师,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两点:良心和理想。
拥有良心是基本的,拥有信念梦想是幸福的,当自怨自艾获在平静的绝望中死去,倒不如扑捉到一点点信念的火花,让自己的生活多一些崇高,让自己的教育人生多一些光彩,那样,才不枉此生!当他的生命走向尽头的时候,他可以放心而满足地呐喊一声:“我这一辈子知足了!”
让我们继续这样或那样高品位地生活吧!
所以,我决定要我和我的老师老师这样去做:
1.改变观念,提升形象
注重自己的形象,不会再因为学生年龄小,以为学生不会在意老师的打扮,而忽略自己的着装在学生心目中和在家长心目中留下的印象了。
穿着打扮包含着很多学问,今后得在这方面好好研究一下才行。
让自己的着装给学生以新鲜感,给家长以信任感。
2.划自我人生,宽容待人
自从当老师后,就有一种感觉,那就是老师的每天工作就像打仗,只要走进学校大门,神经每时每刻的都是紧绷的,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情,上课、批改作业、处理永远也处理不完的学生的问题等等,有时下班回家还得继续工作,甚至节假日也无法完全清闲的脱离工作好好休息。
就这样忙忙碌碌着,遇到事情总无法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读了这本书后,我豁然明白,自己之所有产生这种困惑,是因为从来没有对自己的人生做过好好的规划,没有学会正常调整自己的情绪,放松自己,工作与生活没有很好的处理好,该放松还是要放松,该工作学习还是要工作学习的。
于是明白,对自己的人生作规划和拥有一颗平和的心是多么的重要和必要。
3. 学无止境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离开了书籍,人类不可能进步,因为书籍是思想的宝库,是智慧的魔盒。
中国的谚语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在中国古代,黄金和宝玉,一个代表尊,一个代表贵,说明在书籍中能获得尊贵。
以后要不断读书,提高自己的内在修养。
让读书成为我成长的铺路石!今生为师,注定与书结缘,面对喧嚣世界、滚滚红尘,我在书籍的陪伴下会心灵宁静,思想深沉,信念坚定。
在书籍的引领下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使自己更加有教育智慧,使自己的教育更加美丽!
正如一位老师说的:这本书有太多的细节,太多的感动,太多的魅力,太多的艺术,需要我们去追逐,去领会,去反思,去品悟。
教师的修炼是一种最具活力的内生源泉,修炼的目的在于修心、修情、修性、修行。
教师修炼在于确立教育思想,达致教育信念,陶冶教育情操,养成教育德行,锤炼教育行动,提升教育能力,精练教育生活,感悟教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