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近五年土地整理工作的调研报告(市国土资源局市土地学会 **市五年的土地整理,先后经历了试点摸索经验、大规模开展农地整理到农田村庄综合整理三个阶段,经过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连续五年的艰苦奋斗,全市的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在规模上实现了由小片分散到大片集中的转变;在资金投入上实现由政府单一投入到多元筹措投入的转变;实施时间上实现了由冬春为主到全年不间断整理的转变;在施工方式上实现了由手挖肩挑为主到机械化作业为主的转变;在整理内容上实现了由单一农田整理到与效益农业、村庄复垦结合进行综合整理建设的转变。
尤其是近三年来,全市的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力度一年比一年大,质量和效益一年比一年好,连续三年实现了大跨越。
截止今年6月,全市累计直接投入资金11.8亿元,整理面积131.45万亩,建设标准农田109.3万亩。
其中去冬今春以来,完成土地整理115项,面积45.97万亩。
一、五年土地整理的主要成效一是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通过土地整理改变了该市农村土地田、地、桑、塘、河交叉,地块零星分散,利用率低状况。
五年累计实施土地整理658个项目,共搬填土方7329万方、搬迁坟墓26.5万余穴、修筑各类渠道9824公里、修筑道路6425公里、建成绿化带4544公里、修筑泵站1334个、建成了100余万亩的标准农田。
这些标准农田为实现电力化、节水化灌溉、机械化耕作创造了条件,还提高了抵御洪涝灾害的能力,经受住特大洪涝灾害的考验,农村土地的生产条件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来源于新世纪范本网) 二是耕地保护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通过土地整理该市标准化农田的普及率达到了55%以上,同时新增了近23万亩耕地,经整理建成的标准农田已全部划入了基本农田保护区,个个项目都做到了有明显标志,有保护责任人,各级干部和农民群众对这些高标准农地倍加珍惜,保护意识明显增强,推进了耕地保护措施的落实,使全市连续多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有余。
三是建设用地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通过土地整理,依法获得了15.97万亩建设占用耕地折抵指标,较好地解决了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用地量大与保障难的矛盾,五年累计为全市各地提供建设占用耕地折抵指标7万余亩,减轻工业等用地成本2.8亿元以上,有效保障了当地近几年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的用地需要。
同时,还向市外有偿调剂出了8万余亩建设占用耕地折抵指标,在用地指标上支持了全省有关地区发展城市化的需要。
四是效益农业发展得到有力推进。
各级抓住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的契机,结合土地整理发展效益农业,大规模推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用地经营权的流转,建成了一大批优质粮种植基地、蚕桑基地、花卉苗木基地和水产养殖基地。
全市经整理的土地有三分之一以上落实了产业结构调整。
据调查,经整理的土地可比整理前降低生产成本15-20%、增加收益约20%以上,有力地推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其作用在今后的使用中将得到进一步发挥。
五是干部与农民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
五年中,各级把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在农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载体来抓,作为转变作风、密切干群关系的重要工作来做,市县政府共投入资金10亿多元,还派出大批得力干部深入实际调研,深入工地组织指导,当农民群众看到有这么多的领导和干部深入农村真抓实干,看到一片片标准农田交付使用、一个个村容村貌和贫困村的面貌的变化,都异口同声地称赞党和政府为民服务、为民办实事的作风又回来了。
普遍称土地整理是“民心工程”、“致富工程”。
二、五年土地整理的主要经验(一)要使土地整理大规模推进,必须坚持认准目标、明确责任。
98年前各级在摸索经验、小规模试点和局部扩大试点的实践中,就看到了开展土地整理,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田抗灾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保障建设用地需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从那时起,该市就明确提出了耕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土地整理目标。
99年,省政府下达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后,各级很快统一了思想,把80万亩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及时落实到了基层,结合土地整理大规模地开展了标准农田建设工作。
特别是江总书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后,各级结合“三个代表”教育,把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在农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
加大了思想发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和组织实施力度。
坚持年年提出目标、下达任务,市委市政府每年对全市的土地整理都作出具体部署,市县针对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先后制定下发了土地整理暂行办法、土地整理工程质量标准、鼓励多元投资实施土地整理、加强建成项目使用管理等规范性文件。
市、县、区和乡镇领导认准目标不放松,坚持常抓不懈。
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与财政、水利等部门配合默契,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德清县善于抓住机遇,作“大手笔”,连续三年实现土地整理的大跨越,三年累计完成土地整理42.3万亩、建成标准农田36万亩。
长兴县在稳步快速推进土地整理中,今年又及时总结推广林城镇把农田整理与村庄复垦结合起来的先进经验。
安吉县四名县领导每人联系抓一个大项目,今年又建成了四个上规模上档次的大项目。
许多乡镇村干部坚持了思想工作做上门、跟班作业在田头,从而保证了一个个项目保质保量的如期完工。
使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搞得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
(二)要确保土地整理高标准高质量地实施,必须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验收。
五年来特别是近三年来,从市、县、区到乡镇都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新的发展变化,制定完善了切合实际的土地整理专项规划,做到了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
在具体整理建设项目的实施上,坚持用“五个统一”严把质量关。
一是严把统一立项关,市县根据每年的任务,对要求立项的地方都坚持了实地调查和踏勘,对需要合并的项目作了合并,对符合土地整理专项规划、有条件实施的项目都及时予以批准,杜绝了无计划、未立项擅自实施的现象。
二是严把统一设计关,对每一个设计项目都坚持按“田成方、地平整、渠配套、路林成网”的要求来进行规范设计,并要注重与发展效益农业等的紧密结合,在设计上要求由有资质有经验的设计单位来进行设计。
去年以来,各级又完善了由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有关干部和村民代表参加的集体会审项目制度,使项目的设计更趋科学。
三是严把统一供应施工材料关,针对以往“U”型板等施工材料规格不一,质量较差的情况,去年以来市县采取了招标定点生产供给“U”型板的措施,在材料供应上为提升标准农田建设的质量打牢了基础。
四是严把统一实施关,在每个项目都指定项目责任人的基础上,所有项目都坚持了严格按先平整土地,再路渠施工、泵站建设、项目绿化的程序实施,还派出了大批得力干部加强了工程施工的跟踪指导,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及时督促返工,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严把了质量关。
五是严把统一验收关,所有项目建成后,都坚持了由乡镇初验、县区复验、市省最终验收的办法,并采取了分批验收和由相关专业人员共同参加综合验收的措施。
从今年通过验收项目的情况看,工程质量普遍好于往年。
(三)要使土地整理实现增效增收,必须坚持与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紧密结合。
各级在土地整理中,根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十分注重了把土地整理与效益农业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从规划论证、项目施工到项目竣工后的使用都注重了科学布局,精心组织。
各地根据自身的优势,积极培育特色农业主导产业,结合土地整理,落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了效益农业的发展,同时有力地推进了农用地使用权的流转,实现了规模经营,建成了一大批水产养殖基地、高产桑基地、花卉苗木基地、蔬菜基地等,涌现了南浔区练市镇朱家 村等20多个土地整理与效益农业结合的新典型。
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示范引路作用,使农民群众在土地整理上获得了实惠,保护了农民群众投资投劳开展土地整理的积极性。
(四)要使土地整理不断引向深入,必须坚持从当地实际出发,不断创新机制。
五年中,特别是近三年以来,各级在实践中坚持了不断创新机制,先后创新了由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由农业、水利、财政等部门配合的组织实施机制;创新了以严格标准为主要内容的统一规划机制;创新了从规划、立项、资金保障到实施、验收、建成后使用维护的规范管理机制;创新了以鼓励为主的多元投入机制;创新了以工程招标为主的市场化运作机制;还创新完善了补充耕地储备机制和资金保障机制。
去冬今春以来,这些机制又有了新的发展。
在组织实施机制上,各有关部门与市县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配合更加密切,支持力度更大,形成了更强的统一组织实施机制。
在多元投入机制上,各级加大了宣传和自筹资金的力度,乡镇和实施单位自筹资金投入土地整理的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多。
仅市区有17个乡镇共贷款4000余万元,实施了17.04万亩土地整理。
南浔区南浔镇贷款1000多万元,加上自筹资金,组织实施了3.8万亩土地整理。
在市场运作机制上,各级又加大了科学制定招标方案和精心组织招标的力度,使全市项目工程招标实施的比例由上年的85%提高到了95%以上。
南浔区南浔镇23个项目都实施了工程招标运作,还把宝钢先进的施工机械引上了整理工地,做到了进度快质量好。
在资金保障机制上,德清县、长兴县加强了对基层土地整理资金使用管理的审计监督,保证了资金的专款专用和节约使用。
在整理内容上,出现了长兴县林城镇等一批把农田整理与村庄复垦结合起来的先进典型,拓宽土地整理途径,挖掘了土地整理潜力。
各级实施整理建设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去冬今春全市完成土地整理的面积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6%。
有的地方还出现了不让立项整理就要“上访”的现象,许多地方出现了不到冬至就主动搬迁坟墓好现象。
(五)要保证土地整理健康发展,必须坚持转变作风,真抓实干。
五年来的土地整理过程也是各级不断转变作风、坚持真抓实干的过程。
这五年中,各级干部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及时发现新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在项目的立项、规划设计、工程招标、组织实施和验收等各个环节上都坚持了面对面的组织指导,克服形式主义、弄虚作假。
德清县政府分管领导走遍了全县土地整理的每一个角落,作宣传、搞调研,在现场实施强有力的督促指导,受到了基层干部的和农民群众的称赞。
各乡镇在搬迁坟墓、土地调整等疑难问题上,十分重视了做耐心的引导和说服工作,涌现了一大批作风实、组织实施有力的好干部,在乡镇的换届选举和行政村扩并中,这些干部,得到了特高的当选票,受了人民群众广泛拥护。
三、下一步的对策措施经连续几年大规模实施土地整理,**市已园满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下一步的土地整理应如何开展,调查认为应适时将土地整理的重心转到综合整理和村庄复垦整理上来。
为此,提出几点对策措施:(一)要针对整理重点任务的变化,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在连续几年超额完成土地整理任务,绝大部分投入少、见效快、易实施整理区域已基本完成农田整理建设的情况下,土地整理可以“松一松、停一停”和土地整理潜力已经挖得差不多的思想及对综合整理、村庄复垦整理的畏难情绪,已经开始在各级干部的思想中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