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管理工作的职责一、建立和完善内部生产要素成员单位(服务部门)成本责任管理体制和内部价格体制,实行责任成本核算,并以内部经济合同为纽带,理顺项目内部各核算体之间的经济责任关系。
二、组织做好项目部的成本核算、原材料核算、机械费用核算、人工费核算、管理费核算、能源费用核算等,核算制度健全,核算资料完整、真实;建立健全耗料台账,进行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项目的核算,严格执行各项财务费用开支规定和成本核算规定。
三、每月组织一次经济活动分析,重要项目的经济活动分析按工程进度和工作进展进行分析。
达到每次分析主要问题透彻,采取措施明确,分析后严格控制,措施有力。
四、组织做好预算工作。
组织做好预决算的终审,达到预算无漏项,各项取费合理,结算及时,报批预算书质量高,向甲方收取费用及时,对外单位的拖欠款催促归还。
五、组织有关人员及时办理材料价差的签证,甲方供应计划价格材料,及时催取材料结转费用,达到增加收入的目的。
六、组织有关人员做好施工工程预算外项目、增加项目、修改项目、重大施工技术措施等项的签证,及时办理手续,及时报批,及时做预算、结算。
七、计划管理(根据合同约定的条文)1.编制出工程材料计划或建设单位供应的工程材料计划,并及时对外申报(包括水电)。
2.编制钢木门窗、木制品、铝合金门窗等的加工计划、铸铁件加工计划和玻璃配计划。
3.按年、季、月编制供应计划和采购计划。
4.经营维修计划的汇总和审编。
5.负责指标材料及有价差的材料的编报,及时完成对外价差的签证工作。
八、采购供应管理1.负责钢材、木材、水泥及其他建材、地材的采购供应工作。
2.索取材料质量证明、合格证及复验通知单等,要齐全并符合要求。
3.核算指标,限额供料。
九、租赁业务1.对上级周转工具实行租赁和退库管理。
2.做好周转工具的调度平衡和自购部分配件的申报、采购工作;建立健全各种收发存台账,按月结清凭证手续及月报表工作。
3.做好三家以上周转工具的配备定额、损耗定额、收费标准的对比,适时修正租赁价格和单位。
4.组织周转工具的清产及在现场的保养、维修工作。
5.检查、监督实施过程中的管理,及时办理退租回收、修理及租用费用结算等工作。
十、职能管理1.按期完成各种物资统计报表。
2.健全限额领料制度。
3.制订、修改、完善材料核算工作和材料管理办法。
4.及时总结分析有关材料技术经济指标。
5.归口负责废旧物资的管理,组织回收,修旧利废,物尽其用。
6.定期检查,收验进出库物资。
十一、资金情况1.完成材料费的降低率。
2.材料费降低额(按公司规定)3.三大材料节约率(按公司规定)4.台账、报表、原始资料等。
5.库内物资收发存报表。
6.有关会议报表。
7.限额领料台账。
8.年终物资清产报表。
十二、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机械设备管理的规定1.负责设备的调动、转账处理等工作。
2.机械完好率、机械利用率、经旗设备率、机械安全率、机械大中修台数、现场文明施工(设备部分)要达标。
3.做好主要设备的两率(完好率,利用率)及效率情况的月、季、半年、年报表、达到准确、真实、完整。
做好固定资产清产年报,建筑技术装备年报。
4.建筑企业机械设备经营管理情况年报包括配件购置计划、大修理计划、情况汇总报表,固定资产验收、编号、转账,设备、机具等的调拨处理、报废、大修理台账和事故台账。
5.机械设备技术档案及其他报表。
6.负责向各有关人员及上级提供各种设备数据。
7.做好各施工现场的电、水、煤、汽、油等能源的管理,做到无跑、冒、滴、漏的浪费损失现象。
十三、计划管理1.根据年度施工生产计划,结合上级下达的指标,编制固定资金使用计划。
2.根据施工生产计划,结合上级下达的流动资金定额指标,编制流动资金使用计划。
3.编制专用基金使用计划。
4.根据年度施工生产计划,结合公司下达的年度计划指标,编制成本、利润计划。
十四、固定资金管理1.严格按审批制度及审批程序控制购置计划,不违反规定。
2.及时办理固定资产的增减、报废、折旧等业务,合法合规。
3.做到账物、账目相符,及时督促检查。
十五、流动资金管理1.按财务收支计划,组织财务活动,保证正常合理的需要。
2.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制度,正确及时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结算。
3.及时下达流动资金占用定额指标,制定奖罚办法,定期考核。
十六、专项资金管理1.坚持专款专用、先提后用、量人为出的原则使用管理专项资金。
2.专用基金提取合规定,准确。
十七、成本及费用管理1.贯彻执行财经法规及成本管理标准,组织制订实施细则。
2.严格执行成本开支范围,组织并定期检查成本核算工作。
3.确保成本、利润、资金占用、管理费用等指标的完成。
4.组织年、季、月财务决算报表的编报工作。
十八、财务管理1.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的各项财经纪律及规章制度,组织本单位的财税检查。
2.组织会计核算工作,认真执行会计制度,科学设置会计科目,按规定程序进行核算。
3.做好分包工程的费用管理,成本核算及费用结算,做到费用开支严格控制,成本核算有节余,结算无差错。
4.做好公司内部单位总分包工程结算。
5.处理部门缺勤岗位的业务,保证部门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
6.组织季度、年度财务决算编报工作。
7.定期检查指导分包、专业队财务核算工作。
8.参与经营管理工作,保证利润、成本、资金费用等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
9.负责财务档案的综合管理。
10.每月召开一次业务会议,总结工作,互通情况,协调关系,共同提高。
十九、项目经理部内部各部经济承包指标测算、结算工作1、办理现金、银行存款的收支以及现金、支票(内部)及其他有价证卷的管理。
2、根据收付款凭证办理现金及银行存款的收付业务(内部)。
3、负责本单位零星工资、奖金、津贴等费用发放及表册的装订工作。
4、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登记现金、存款、日记账等。
5、保管财务专用印鉴(公章、私章)及财务保险柜,严格保密制度。
二十、劳动工资计划及统计工作1.负责编制劳动力使用计划和劳动生产力计划。
2.负责编制工资奖金计划(年、季、月计划)。
根据上级规定和要求,填报年、季、月劳动工资统计报表。
3.劳动力管理工作,申报计划外用工。
根据生产需要做好劳动力的调配平衡。
贯彻执行劳动纪律规定,办理工人违纪的处理,出勤率和作业率达到规定。
4.劳动定员和定额工作。
根据项目法施工实施细则规定。
掌握实际定员情况及时纠正超员情况。
负责工种变更的审报,审批工人加班,审批及办理请销假手续。
5.工资及奖金管理。
办理预期转正、定级和职工晋升级。
办理调出、调入人员的工资,掌握分析工资含量的使用情况。
负责审核各种奖金,及时汇总报批、发放。
6.劳动保险和福利工作。
及时登记、缴纳、结算员工待业保险基金和养老基金并随时向领导及有关人员提供劳资方面的数据资料。
负责职工供养直系亲属的劳保、福利费用的审批、签字手续。
7.相关责任。
逐月向有关人员提供准确的人员变动情况(包括职工调动、退养、退休等)。
提供单位工程用工及奖金分配明细表。
协助有关领导做好分包单位的管理,档案、报表、资料等方面的管理。
第五节工程预结算管理施工图预算就是单位工程开工前根据会审后的施工图,按现行预算定额、市场估价表、取费标准及有关规定编制而成的工程费用文件,用以确定建筑安装工程造价。
是签订工程合同和结算工程价款的依据,是企业实行经济核算的基础。
工程结算是根据施工图预算的执行情况,在原预算的基础上,考虑施工中有根据的增减变化,经过调整、补充以后的工程竣工结算。
一、商务管理的组织机构与分工为切实加强对施工图预结算工作的领导,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抓好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改善项目的经营管理,施工图预结算工作由商务部统一归口管理。
(一)职责1.责传达、贯彻国家、省、市有关预算方面的政策、法令、标准和市场经济变化规律。
2.负责制定预结算工作的规章制度及其实施办法。
3.负责各种预算定额、单位估价表、材料预算价格、取费标准和有关文件、规定、表册等专业工作基础资料的收集、订购、收放和保管。
4.协助解决预结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对重大项目的预结算在定案前实行重点抽审。
5.负责施工图预结算的收发、登记、送审、催审、定案、报批、保管和归档、备案工作。
6.负责单位内部预结算中各项费用和系数的分割。
7.组织指导编制临时补充定额和补充单位估价表,并负责审核、报批和归档、备案工作。
8.组织预算外签证、工程结算和竣工工程结算,编制建设单位和单位工程预结算汇总表。
9.组织预算专业人员的业务学习和交流;配合参加专业技术培训工作。
10.建立健全业务台账,及时编制业务报表,做好各项预结算业务资料的整理、汇编和归档、备案工作。
11.参与上级组织的有关预算定额、预算价格的编制或测算工作,以及关于建筑定额研究的专业会议和学术活动。
(二)预算工作1.根据工程合同和各项编制依据,及时准确地编制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结算。
2.根据设计变更、政策变化和有关依据,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准确地编制补充预算、措施预算和预算外费用签证。
3.收集预结算编制、审核、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
4.收集、整理编制临时补充定额和补充单位估价表用的各种原始数据、资料,补充定额、单价编制后应及时送商务经理审核、报批(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能生效)。
5.及时编制单位工程的年度结算、跨年度结转预算和竣工结算。
(三)施工图预算1.施工图预算的编制依据(1)施工图预算必须以经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后审后的施工图纸、说明书及施工验收规范等技术文件为依据;(2)以经建设单位会签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措施方案等)为依据;(3)以现行(或指定)的预算定额、材料预算价格、市场估价表、有关补充定额、补充单位估价表、费用标准和有关的政策性规定为依据。
2.以依法成立的工程合同为依据施工图预算的编制程序、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应按单位工程采用下列步骤进行:(1)熟悉工程合同和会审后的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以及现场实际情况;(2)严格掌握定额口径、工程量计算规则和计算程序;(3)计算工程量并按分部分项归类、汇总;(4)合理套用预算定额和市场估价表,并进行单价分析和工、料、机分析;3.编制施工图预算的内容(1)施工图预算书由编制说明及工程量、工程造价等部分组成;(2)施工图预算编制说明应写明编制依据;(3)施工图预算编制说明应写明采用的图纸资料与编号,以及套用的定额、市场估价、取费标准等;(4)施工图预算编制说明应写明对定额缺项的处理办法;(5)施工图预算编制说明应写明对存在问题的处理意见;(6)施工图预算编制说明应写明需要备注的其他事项。
(四)工程造价的组成1.直接费合计(含定额直接费和其他直接费)。
2.间接费合计(含施工管理费和其他间接费)。
3.计划利润与税金。
(五)施工图预算的编制要求1.施工图预算分项的顺序以定额的前后顺序或施工顺序为准。
2.定额编号应书写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