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度上学期《财务会计》教学计划

2017年度上学期《财务会计》教学计划

2018年度《财务会计》教学计划
通过第一学期财务会计的教学,部分学生对会计课程的学习有了兴趣,这对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了好的基础。

从课程本身的特点来看,财务会计课程既有一定理论性,又有一定的实践操作性,而对于初次接触会计的人来讲,会感到比较枯燥乏味,而且不好理解。

但是,只要抓住课程的特点,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努力是能够学好的。

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中职学校应以服务经济建设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的会计核算能力和操作能力为宗旨,建立以岗位能力为基础的多元化、灵活性与选择性相统一的教学机制。

因此高一的会计基础课程的教学应以基础理论知识与具体的岗位职业技术实践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指导学生把所学到的会计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通过模拟实训来帮助学生积累岗位经验,在教学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技能兴趣,结合会计领域对人才需求的特点和变化,实行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并根据会计人才市场的需求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既要有务实的思想,又要有战略的眼光,建立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根据会计专业的技能特色,要以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核算能力和操作技能为核心,为学习专业会计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和任务:
《财务会计》是在会计专业的重要课程,是会计人员必须掌握的专业会计。

本学期对口升学班应将会计基础的理论讲授完后,进行必要的实训,并且要讲授《财务会计》的部分内容,即货币资金的核算、原材料的核算,同时要结合高考的导向多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尽可能的让学生能为将来升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基本任务:
1、使学生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2、使学生具有运用凭证、账簿、报表进行计算、记录各种经济业务的基本技能,能熟练掌握企业基本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及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和报表
的编制。

3、使学生了解各种账务处理程序,掌握从审核、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财产清查到编制会计报表的科学流程。

4、通过会计实务的模拟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5、掌握货币资金的核算,重点掌握日记账的登记,应收账款的核算。

6、掌握原材料按实际成本和按计划成本的核算及材料成本的计算
7、并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使学生养成遵纪守法、实事求是的良好品德,及诚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师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要求教师在本课程的教学中以职业岗位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为课程内容,以教学模块为课程结构,以最新技术为课程视野,以职业能力为课程核心。

按照工作过程来讲述,并据此创设教学情境与安排教学内容,本人准备是这样安排内容,本学期讲授《财务会计》的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并进行相应的模拟实习,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体现教、学、做合一的原则。

学生应该边动手边归纳总结,将做完的业务对照理论,从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重视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原理和原则。

《财务会计》课程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基本概念较多,计算能力要求强,政策性强,只有准确把握了基本概念,基本政策,基本方法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内容。

总之,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会计时不再感到枯燥,轻松理解消化所学知识,更希望同学们能掌握会计这门商业语言,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措施:
1、学情分析:
任教的16财一班,财会二班,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强,班级纪律还好,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兴趣也应较浓,这就要求教师上课时有充分准备,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素质培养、思维能力的训练、动手能力的培养。

2、具体措施:
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启发学生的思维,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

与此同时抓好学生的练习,巩固环节、每堂课的重点要求学生都过关,书面作业要按时独立完成,教
师一定要按时批阅,指出问题所在。

采用多进行分散实习操作和集中的模拟实训,将企业财务会计中的经济业务进行实践------凭证的填写、账簿的登记、编制会计报表,期末再汇总检测进行综合实践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

六、教学方法:
体现“教、学、做”合一的原则,突出“实际、实践、实用”的原则,增加学生动手能力(在做中学、学中做)。

(1)案例分析法:
(2)创设情境法
(3)任务教学法
(3)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模拟实践操作。

(4)比较法对内容相同相近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异同。

(5)朗读法对重要的概念要求学生集体朗读,加深印象。

(6)集体讨论法:通过教师的逐步启发,让学生一步步思考,大家讨论想出结论达到发挥主体作用的目的。

(7)讲练结合法:教师边讲边示范,学生运动脑和手完成练习。

(8)小测试法:当堂小测试,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

(9)分析理解法等。

2018年3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