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读后感 质量是每个公司的心脏,也是用户的心窗!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追求享乐时髦。
金钱和利益是衡量一切的标准。
大机器生产几乎取代了传统手工生产。
大公司垄断行业,为追求更多利益,一些公司采用虚假广告 来招揽顾客,而产品的质量却日益下降。
在这迎来的新的2011年里,我们人们的心中就会想到一句话:新的一年新的开始!在这给力的一年里,我们会用一颗更旺盛的心去发展属于我们的世界;转眼我们回到了公司,开始为海信惠而浦出一份力的时候,质量缺陷问题是不可被免的:但是有些问题真的是人为的原因,当我们的冰箱门体发泡料溢出的时候,我们员工不与理睬,导致了冰箱在市场上销售时,用户投诉,如果当初我们员工用心、仔细的去观察冰箱的每个角落,不仅可以获得用户的好评,也使得我们冰箱在市场的占有率。
当在我们冰箱里发现异物,如我们的操作工具在里面,那么是不是我们的检验员没有检测到位,或者说我们的操作人员有没有用心去操作,有没有想到哪天这台冰箱被自己家买到,那是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假设一下:若自己买到的一台冰箱,在其里面发现了异物,我们会拿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这件事?公司的发展与每位员工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于管路的断裂仍然用在冰箱上的问题,来料的时候是不是就有这种问题、还是员工没有看到直接装上,对此工位的影响倒不大,但是当这个冰箱下线,测得性能有问题时,是不是就该指责自己的不对;在小物预装在装配多门冷冻风道泡沫时,虽然这个泡沫缺一小块,本身看来没有问题,可是装在整机上造成的影响:冷藏风道就会漏风,使得内部的通风口的循环混乱,什么事情有因必有果,希望我们都能认真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的同时想一下,这样做了,下一步工序好不好装配,不能为了自己而耽误了下一工序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工作在电器公司——制造冰箱,在当操作员工的时候,曾经犯过错误——将自己的操作工具忘记在冰箱里,而且这台冰箱并不干净,这台冰箱就这样下线了,事后想起来这件事,他存在侥幸心理度过了这一关,可是,不久,他家里买了一台冰箱,外观并不完美:凹坑,甚至冰箱里还有吃的东西。
他很粗鲁的说了一句话:“他妈的!造冰箱的人死了,里面有东西,两眼看不到,眼瞎!”这则故事可以说明当自己身在其中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犯的错,当造成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却反而说别人的不是,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曾经这样做过 这次会给予我更大的启示:我们要用更细心的心去对待我们的工作,不可以马马虎虎,这样的情况只会对我们自己造成不理想的后果;态度决定一切,就让我们的态度更坚定一些吧 “人类之所以存在希望,是因为每当黑暗笼罩时,总有思想的先驱掏出燃烧的心举过头顶,拆下肋骨当火把,照亮前行的路;总有无数平凡的人,以诚实的品格,守护着社会的良知。
”一起吧!我们大家,让我们用我们不变的信仰去坚守我们的高贵品质.去创造更辉煌的海信 惠而浦篇二:品质有感 一:如何提高品质 品质管理是一种态度,一种信念,一种决心,尤其是企业最高领导人的决心和态度,把提高品质当成一把手工程,提升品质的15招必杀技:1. 改变对品质的态度 没有任何借口,在品质面前不找借口,不找理由,不推卸责任2. 树立品质第一的决心 品质第一,是企业的价值准则,企业的文化核心,企业的dna基因,企业的最高纲领,企业的底线。
品质工具:四条定律,两个凡是 四条定律:1. 领导人以身作则,把品质第一,客户满意为公司的核心2. 从新员工开始,用品质第一的理念来衡量,在所有工作岗位,把这种思维贯穿到行为当中3. 对追求品质第一,客户满意的优秀员工,给重奖,激励,提拔4. 对那些违反品质的员工,做出纠错,使其改进 两个凡是: 1. 凡是客户赞同的,我们坚决赞同 2. 是客户反对的,我们坚决反对 3. 改变作风 规范言行举止 我始终相信这一点:作风是训练出来的!管理就是管人,管人就是带作风,提升品质就要训练作风。
4. 让所有人了解 并遵守品质规定5. 建立品质的标准 建立品质的标准有两个根本:一是客户的需求,二是客户的要求。
品质的标准是需求+要求。
管理者应该把公司的每位员工都当成客户。
不但如此,内部员工的客户也在内部,就是下一道工序的同事,你生产产品的下一个环节,接手的那一关,就是你的客户 我们确认的保准必须是高标准,才会超出客户的期望,才会真正的建立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最终才会让客户真正感动和满意 6. 零缺陷日 一个企业,不仅要从内提升品质,还要对外宣扬品质 要么品质,要么去死 7. 设定清晰的目标 做任何事情都要设立目标。
目标有多高,收获就要多大。
提升品质也是如此 8. 组织保证 只有伟大的组织,才能有伟大的胜利。
品质管理需要组织保证 在品质管理过程中,需要三个组织:一个是品质管理委员会,一个是监督委员会,一个是品质改进会议 9. 零缺陷制度 在企业中就是要把单纯的事后控制变为事前预防,事中总结与提高的工作模式、1. 珍惜你的投诉客户,他们是意见领袖2. 对缺陷零容忍,零容忍才能零缺陷3. 不断收集对品质的反馈4. 建立品质分级表彰制度5. 建立惩罚制度 10. 建立5s制度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5s不仅是一个品质武器,而且是砍掉成本的武器,提高团队凝聚力的武器,提高效率的武器,我们必须将5s进行到底。
11. 5步改进法 六西格玛,d=界定 m=测量 a=分析 i=改进 c=控制1. 界定:找出问题的根本2. 测量:算出品质的代价3. 分析:三现主义(现场,现物,现实)4. 改进5. 控制 12. 5个为什么 多问为什么,“5个为什么”的基本步骤1. 识别问题2. 澄清问题3. 分解问题4. 查找原因要点5. 把握问题的倾向6. 识别并确认异常现象的直接原因 13. 4个及时 及时纠错,及时反映 ,及时反馈,及时负责, 14. 5项检查1. 事前检验2. 事中检查3. 事毕检测4. 事后检讨5. 全过程监督 五项管理公司品质管理的5no原则: 1. 不接受,不接受对品质有任何影响的行为和上一环节留下的品质隐患2. 不制造,我们自己的岗位不制造差错3. 不流出,不往下一道工序流出差错4. 不犯错,要检讨5. 无缺陷 15. 6个动作-----每天进步1% 1:公司里的任何员工和部门都有目标 2:每个员工都知道自己每天的目标 3:每个员工都能每天检查自己的目标完成情况 4:每个员工都能根据检查目标完成情况,发现不足 5:每个员工在发现不足后都能及时改进 6:员工在改进过程中发现障碍,能有上一级领导及时帮助。
二 自己怎么做 在品质的战争中,第一次就做对,就是要从源头抓起。
在作为产品生产工艺的第一道工序,我也要加入品质管理的模式:客户满意,品质保证,符合标准,力保品质必须是100%。
也就是要设计合理,图纸完整,积极配合生产监督,品质管理,推动公司发展 。
三 所在部门怎么做 制定计划:制定有针对性的一次做对的目标计划 统一精神:引导整个部门团队形成统一的品质标准 积极预防:对所有可能出现的困难,事先做预防 管理品质过程:把所有品质量化,对每个分解的节点进行细化,并遵照实施。
项目部:篇三:要么品质要么死读后感 要么品质要么死读后感 品质是企业的生命线,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了品质的重要性,在本书中,作者用简洁的语言,通俗易懂的描述方式,阐明了品质在做人、做事中的重要性,告诉我们什么是品质——品质就是客户满意、符合标准,零缺陷;就是人人都说好,产品百分百的达到标准,没有任何瑕疵,满意次品,无可挑剔;从做事的角度来讲,品质就是第一次做正确、第一次做好、做对;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品质就是一个企业最高负责人的品德和对待社会的责任感,认知中的高度和格局将决定企业的高度和广度;从做人的角度来讲,品质就是一个人做事的品行,做工作时的心态和人品;从管理的角度来讲,没有品质的管理,谈不上真正意义的管理;满意管理意识的品质,也谈不上真正的品质。
品质的差距不仅仅是表现在质量上和服务上的差距,更是思想层面、战略层面的差距。
品质提升了消费者的品味,品质也光大了企业的品牌,品质、品味、品牌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
真正的优秀品质是五颗心:责任心、爱心、良心、细心、用心。
本书从第三章节开始,在阐明了什么是品质,以及品质在企业和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之后,教给我们品质管理的具体办法和实用工具,都是对我们帮助最大的。
首先从思想层面,纠正我们对品质的6大误区,再从实际经营的6个维度强调了品质与成本、战略、管理、流程、员工、标准之间的关系。
让我们清晰的看到了影响品质的根本原因。
最后,针对企业存在的影响品质的隐患,作者给出了解决办法,也就是提升品质的15招必杀技,分别从品质如何落地、如何实施管控、如何应用改进、如何巩固延续四个层面,深层次的讲解了品质的落地应用办法,非常实效; 改进事项: 1. 员工作风训练:每天班前会导入1分钟“身口意”训练,强化员工的工作作风;(61页) 2. 班会分享环节导入“师者礼”和“拇指文化”,通过肢体语言,倡导尊重、传递团队爱心;3. 全员学习“无标准的措辞”,禁止以后在工作中使用,违反规定的,每次成长赞助1元;(79页) 4. 区域醒目位置公示“投诉热线”,并将投诉电话设立成总经理或副总电话,便于客户能第一时间找到负责人,我们能第一时间解决客户问题,让客户满意;(102页)篇四:质量免费_读后感 《质量免费》 读后感 书的开头就说到“质量是免费的”“质量不仅是免费的,它还是一颗货真价实的摇钱树”,所谓质量,就是说事物或事情符合要求,它应该有确定的规范加以说明,以便使人们清楚地知道是否达到要求。
如果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达到了要求的标准,也就是说具有质量,就不会因为返工而产生不必要的费用。
对于企业或大公司来说,无疑是降低了质量成本(质量成本,就是事情做错之后牵涉的费用,包括废料、重修品、多次售后服务、检查测试以及其他类似活动),本书中强调“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就是要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而且还要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如果一开始方向就错了,则投入的资源越多浪费也就越多,损失就越大。
所以说,质量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质量还是利润的贡献者。
在一些企业中,质量这一名词可能还没有真正被理解,质量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没有引起领导层及决策层的重视。
或许,没有人反对质量,但是质量并不被认为是产业的要素之一。
但是,事实上,第一次没有把事情做好所造成的预防、评估以及故障等方面的费用,会轻而易举地花掉全部营业额的15%—20%。
而一家具备良好质量管理方案的公司在质量上花费的费用只占营业额的2.5%,这 2.5%的费用是用来预防和监督必要的活动,以维持公司一贯的卓越的标准。
很显然,质量管理对于企业的各方面都是最重要的催化剂,甚至于是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