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血管解剖(脑动脉系)PPT课件

脑血管解剖(脑动脉系)PPT课件


-
5
颈外动脉系统
-
6
脑动脉系
人脑血供非常丰富, 左心室每分钟排血 量为5000ml,其中 供应脑部的血液为 750-1000ml,占全 身供血量的20%。
-
7
脑动脉系的特点
脑动脉的主干及其主要分支均位于脑的腹侧面,然 后再回绕到脑的背侧面。
脑动脉可以分为皮质支和中央支(或回旋支与旁中 央支)两类分支。皮质支与中央支之间吻合甚少, 但皮质支与皮质支之间,中央支与中央支之间却存 在较多的吻合,不过前者吻合丰富,后者吻合相对 较差。
-
24
颈内动脉
(2)海绵窦段(C4) 为岩骨段的直接延 续,行于海面窦内得名。此段约在后床突 附近进入海面窦,近水平位沿蝶骨体两侧 颈动脉沟至前床突,弯转向上依次穿过海 面窦顶部硬膜和蛛网膜,进入蛛网膜下腔。 特点:此段穿越海面窦时,内侧紧贴蝶窦 内壁,外侧与穿越海绵窦的神经相邻(动 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 展神经)。分支:幕缘动脉,幕底动脉。
脑动脉为肌型动脉,管壁薄,血管周围没有支持组 织。
脑动脉内膜厚,有发达的内弹力膜,但中膜和外膜 较薄,仅含少量的弹力纤维,没有外弹力膜,因此, 脑动脉几乎没有搏动。
脑实质内、外动脉均有神经纤维分布。
-
8
脑动脉两大体系
颈内动脉系和椎-基底动脉系,两个系统供应脑 部的范围: 以小脑幕为界,幕上部分为颈内动脉系统供血, 幕下部分为椎动脉供血 以顶枕沟为界,脑前3/5(大脑的前部和部分间脑) 由颈内动脉供血,脑的后2/5(大脑后部和部分间 脑、脑干、小脑)由基底动脉系供应。 无论是颈内动脉系、椎-基底动脉还是连接他们 的Willis环均位于脑的腹侧面,然后绕行到脑的背 侧面,沿途发出分支。
C1 C2
C3
C4
C5
-
22
颈内动脉
Fisher分段:颈段、岩段、破裂孔段、海面窦 段、床突段、眼动脉段和交通动脉段,共七段
C7
C6
C5
C4
C3 C2
C1
-
23
颈内动脉
(1)岩骨段(C5) 从颞骨岩部的颈动脉 管外口起至穿过硬脑膜进入海绵窦之前止。 此段自颈动脉管外口上行,骤然转弯以近 乎水平位由后外走向前内,出颈动脉管内 口至破裂孔,向前上穿过硬脑膜,续为海 面窦段。特点:全程大部行于骨性管道内, 且通常在穿过硬脑膜进入海面窦时形成一 个正常环状狭窄。分支:颈鼓动脉、翼管 支。
皮质支
中央支
-
13
脑动脉循环
一般地,将颈内动脉及其分支称为前循环 (anterior circulation)供应颅脑前部, 约供应颅脑总血量的3/5,基底动脉及其分 支称为后循环(posterior circulation)供 应颅脑后部,约供应颅脑血量的2/5。虽然 后循环供应总量少,但包含脑干、中线重 要结构,涉及意识神志、维持正常的感觉 运动功能
-
25
颈内动脉
(3)膝段(C3) 又称虹吸弯 (siphon),位于前 床突附近,为海面窦 段和床突上段的转折 处,为“C”形弯曲, 眼动脉从此段或此段 与海面窦段的移行处 发出。
-
19
颈内动脉
ICA颅内段及其分支
ICA颅外段
-
20
颈内动脉
颈内动脉颈段具有以下特点:
全长没有任何分支 起始部呈梭形膨大,为颈动脉窦。颈动脉 窦为压力感受器,将感受的动脉压转为神 经冲动,调节心血管的活动以调节脑动脉 压。 位置较深在,不易触摸到。
-
21
颈内动脉
(二)颅内段,根据走行位置分为:岩骨段、 海面窦段、膝段、床突上段和终段五段。
脑血管解剖
中国医大附属一院神经外科
-
1
血管的分类
动脉:
大动脉:(弹性动脉)管壁含有大量的弹力膜 (40~70)层,主动脉,肺动脉等
中动脉:(肌动脉) 管壁富含平滑肌细胞,除主动 脉和肺动脉外,所有解剖学上有名称的动脉都属 中动脉
小动脉:也为肌性动脉,中膜3~4层平滑肌,管 径在1cm以下的动脉。
微动脉:无弹力内膜,中膜只有1~2层平滑肌, 管径在0.3cm以下的动脉。Βιβλιοθήκη -2血管的分类
静脉:
血管腔大,管壁薄而柔软
管壁内、中、外三层膜分 界不明显
外膜较中膜厚,结缔组织 内含有较多的平滑肌束
管径在2mm以上的静脉常 有静脉瓣。
-
3
脑动脉系
-
4
颈外动脉系统
甲状腺上动脉 superior thyroid artery 舌动脉 lingual artery 面动脉 facial artery 颞浅动脉 superficial temporal artery 上颌动脉 maxillary artery (脑膜中动脉 middle meningeal artery) 枕动脉 occipital artery 耳后动脉 posterior auricular artery 咽升动脉 ascendant pharyngeal artery
ACA与PCA 分水岭
-
17
颈内动脉及其分支
-
18
颈内动脉
以颅底的颈动脉管外口为界,分为颅外段 和颅内段。
(一)颅外段,因全程位于颈部,又称颈 段。是颈内动脉各段中最长的一段,从颈 总动脉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处起至颅 底止。它先在颈外动脉的后外侧,以后逐 渐转向颈外动脉的后内侧,沿行咽侧壁抵 达颅底。
-
14
脑动脉循环
前循环
后循环
-
15
分水岭梗死
前后循环在皮质和深部的分水岭分别位 于顶、枕、颞交界处和丘脑。当脑灌注 压过低或脑血流量减少时,这些部位易 发生缺血性损害,导致分水岭梗死 (cerebral watershed infarction)
-
16
分水岭梗死
ACA与MCA分水岭
MCA与PCA、 ACA分水岭
脑前、中、后动脉邻近
Willis环的动脉主干上。
他们几乎垂直穿入脑实质,
供应间脑、纹状体和内囊,
又称穿动脉、纹状体动脉、
豆纹动脉。相邻中央支之
间存在解剖形态上的吻合,
但是功能上的吻合似乎要
差很多。
大脑中动脉的中央支
-
12
中央支和皮质支
皮质支进入软膜后先吻合成网,然后 从吻合网上发出细小的分支,以垂直 方向进入皮质。各皮质支之间广泛吻 合,侧支循环容易建立。
-
9
脑动脉两大体系
颈内动脉系 椎-基底动脉系
颈外动脉
-
10
中央支和皮质支
动脉未入脑实质之前成为脑实质外动 脉,入脑实质后成为脑实质内动脉。 脑外动脉的分支可以分为两类,即中 央支(或旁中央支)和皮质支(或回 旋支)。中央支和皮质支之间彼此几 乎不相衔接,各成体系。
-
11
中央支和皮质支
中央支发自Willis环和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