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期末总复习题.doc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期末总复习题.doc

A.该商品出口国的贸易条件恶化
B.该商品出口国的贸易条件得到改善
C.对出口国的贸易条件没有影响
D.以上都不对
第九章
1.本国价格下降则出口()
A. 增加
C.不变
5.经常项目帐户的顺差意味着()。
A.出口大于进口
C.出口等于进口
E.出口的减少大于进口的减少13・在固定汇率条件一下,货币供给由()。
A.屮央银行政策决定
C.总支出不改变D.平衡预算乘数的增加
6.宏观经济政策是()
A.一个单一事件B.不是-个事件而是一个过程
A.既是单一事件乂是一个过程
D.既不是单一事件乂不是一个过程
8.(B)在经济中不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
A.累进税率制
B.政府开支直接随国民收入水平变动
C.社会保障支出和失业保险
D.农产品维持价格
9.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对经济有下述影响:()。
第八章
第九章
3.木国居民购买国外的公司股票,应记入资木帐户的借方。
5.由于存在国际收支的顺差或逆差,因此国际收支平衡表并不总是平衡的
8•间接标价法条件下,汇率的上升意味着本币升值和外贬值。
18.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水平低下,与发达国家的贸易竞争总处于劣势。
19.在浮动汇率下,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对国际收支起到较好的调节 作用。
A.消费增加导致GDP数倍增加
B.GDP数量增加会引起投资数倍增加
C.GDP增长会导致消费数倍增加
D.投资增加会引起GDP数倍增加
三、多项选择
第一章
5.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要素收入的是()
A.股息和红利。
B.国库券利息
C.政府企业盈余
D・商业银行存款利息'
E.非公司型企业收入
10・在两部门模型屮,()。
26.如果有两个国家X与Y,生产两种物品A与B,X国生产A物品有优势,则Y国在生产B物品上有比较优势。
第十章
1.GDP被普遍用于衡量经济增长其主要原因是GDP的增长总是意味着已经发生的 实际经济增长,没有误差。
2•教育事业的发展在经济增长屮的贡献属于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
3.在经济增长中投资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投资可以为现有工人提供更多的机器设 备,从而提高他们的牛•产率。
A.企业间接税、
B政府的农产品补贴
C公司利润税
D.政府企业盈余
7.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的变化将直接影响()
A.GNP
B.NNP
C.N1
D.P1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旦个人收入决定以厉,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
B.间接税不计入GNP
C.间接税不计入NNP
D.居民购买股票的行为在经济学意义上不算投资
4•经济周期的屮心是()
A.利率波动B.通胀率波动
C.国民收入波动D.就业率波动7•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若考虑技术进步,则资木增长率和劳动增长率的关系是
A.提高B减少C.不变D.不确定
8.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在技术进步情况下,人均产出增长的条件是人均资本占
有()
A.增长B.负增长C.不变D.不确定
9.加速原理认为 ()
B.劳动者存在“货币幻觉”
C.货币T资率具有拖下刚性
D.劳动供给和需求均可立即对工资率的变化作出反应
7•在()的情况下,总供给水平与价格水平同向变动。
A.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均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动作出反应
B.劳动供给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动作出反应,而劳动需求则不作反应
C.劳动需求立即对价格水平的变动作出反应,而劳动供给则不作反应
21.补偿性财政政策是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来抵消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作用。
32.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是使失业率降到自然失业率之下。
第六章
7.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人,AD倾斜越陡峭。
8.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犬,AD曲线越平坦。
9.当IS-LM模型出现古典理论的极端情况时,AD曲线为一垂线。
10.当IS-LM模型出现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时,AD曲线为一垂线。
A.价格水平和实际产出B.名义丁资和实际工资
C.实际产出,但对价格水平无影响
D.价格水平,但对实际产出无影响
第七章
1.如果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货币过多而商品过少”,则此时的通货膨胀是(。
A.结构型的B.需求拉上型的
C.成本推动型的D.混合型的
5.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
A.出口减少
5.在LM曲线呈垂直状的情况下,政府支出乘数和财政政策乘数相等。
8.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财政政策乘数就越大。
9.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不敏感,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小。
11・在凯恩斯陷讲屮,由于挤出效应等于零,所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十分有 效。
19.累退税制会对经济起到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20.内在稳定器是政府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之一。
4.在图形上來看,经济増长表现为生产可能性Illi线上的某一点沿Illi线向上方移 动。
二、单项选择
第一章
5.在一个四部门经济模型中,GNP= ()o
A.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
B.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净出口
C.消费十净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
D.消费十总投资十政府购买十总出口
6.下列各项屮,属于要素收入的是()
12.货币政策通过对1S曲线位置的影响而影响AD曲线。
13.当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时,对应每一价格水平的总需求水平都有提高。
15•总供给曲线同时反映了要素训场和产品市场的状态。
19.根据新古典总供给模型,劳动需求Illi线和劳动供给曲线的交点处既不存在失 业,也不存在工作岗位的闲置。
第七章
5.当经济发生通货膨胀时,消费者与生产者均受其害。
C.消费额总是与人们的收入水平有关
1)・收入的增长幅度总小于消费的增长幅度
7.以下关于乘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边际消费倾向与乘数成反比
B.乘数的作用是双向的
C.乘数反映了收人变化如何引起投资的变化
E.乘数的作用可无条件地实现
11・当一国经济面临过热时,下列政府调控措施中力度最大的是()。
A.增税
A.居民储蓄是收入流量循环的漏出
B.投资是对收入流量循环的注人
C.漏出的储蓄等于等于注入的投资
D.收入流量循环要正常进行,漏出必须小于注入
E.收入流量循环要正常进行,漏出必须大于注入
第三章
3.某居民预料债券价格将要下跌而把货币保留在手屮,这种行为是出于()
A.交易动机
B.预防动机
C.投机动机
D.保值动机
5.早期货币数屋论的剑桥方程()。
A.强调手中持有的货币需求
B.强调货币供给
C.完全不同于费雪的交易方程
D.是现代货币数量论的唯一理论来源
6.凯恩斯的货币交易需求函数表达式为()c
D.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均对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作反应
11•假设已实现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为一垂线,当政府支出增加时,()
A.利率增加,且产出的组成发生改变
B.实际货币供给增加,且产出的组成发生改变
C.对实际货币供给及产出的组成均无影响
D.对利率及产出的组成均无影响
13•假设己实现充分就业,且总供给曲线为正斜率,则税收降低会增加()。
A.L=f (P)
B.L = f (Y)
C.L=f (r)
D.L = f (N)
E.L = f (Y, r)
7.货币学派认为货币流通速度()。
A.当货币更多地作为储藏手段时会降低
B.高度可变
C•随支付频率的增加而降低
D.在一个较长时间内保持不变
11・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组合有()。
A.零个
B.一个
1.根据萨伊定理,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普遍生产过剩的危机不会发生。
3.在凯恩斯理论的消费函数中一定存在有AP OMPC
9.如消费函数斜率为正,则储蓄函数斜率一定为负。
15.根据凯恩斯定律,可以认为一个社会的生产必将扩展到充分就业水平。 第三章
4.费雪认为货币数量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价格水平上.
9.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可以通过价格水平的提高或者名义货币供给的增加来实现
C.两个
D.无数个
14.如果所有的银行都持有百分之百的准备金,那么简单的货币乘数为()。
A.0B. IC.10D.无限大
第四五章
2.和政府支出乘数相比,一般说來,财政政策乘数要)。
A.大些B.小些C.相等D.无法确定
3.如果政府增加个人所得税的量与政府支出和等,其影响可能是()。
A.总支出的净下降B.总支出的净增加
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比较优势是通过国际贸易获利的必要条件13.绝对优势不是通过国际贸易获利的充分条件
C.比较优势是通过国际贸易获利的充分条件0.绝对优势是通过国际贸易获利的必要条件
4.以下不属于贸易壁垒的形式()
A・关税B•进口配额C.自愿出口限制D・出口补贴
5.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某种商品的国际价格下降时()
7.温和的通货膨胀对经济总会有刺激作用。
8.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是从买方的过度需求角度来解释通货膨胀。
9.菲利普斯认为在失业与通货膨胀Z间存在一种替代关系。
11・假如货币供给量不变,通货膨胀不可能长久地持续卜•去。
12.经济的衰退是降低通货膨胀的必耍条件。
16.充分就业意味着失业率为零。
25.费里徳曼根据预期来分析菲利浦斯曲线,认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的交替关系 在短期是存在的。
B.进口增加
C.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
D.税收不变但政府支出扩大
8.收入政策主要是用来对付()。
A.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B.成木推动型通货膨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