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电子商务法原理与案例教程第十一章电子商务纠纷的法律解决
电子商务法原理与案例教程第十一章电子商务纠纷的法律解决
h
8
第三节 电子商务纠纷的解决机制
电子商务纠纷的解决机制 1、在线和解; 2、在线调解; 3、在线仲裁; 4、在线诉讼。
h
9
◆电子商务纠纷的法律适用
电子商务纠纷可分为合同纠纷和侵权纠纷两类, 因此,法律适用也不相同。
对于合同纠纷,目前我们主要适用的法律为《民 法通则》、《合同法》、《电子签名法》等,其中, 《合同法》尤其重要。例如,《合同法》第11条、16 条、26条、33条、34条对电子合同有关的书面形式、 要约、承诺的生效时间及合同成立等问题作了粗略的 规定。
而对于侵权纠纷,可适用《民法通则》、《著作 权法》、《商标法》、《专利法》、《消费者权益保 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未成 年人保护法》等
h
10
本章小结
电子商务纠纷最突出的是著作权、人身权、商标 权、名誉权等侵权纠纷以及电子商务活动中发生的合 同纠纷等。这就涉及到电子商务纠纷的司法管辖、证 据规则、解决机制法律适用等问题。
h
11
详Hale Waihona Puke P186h3第一节 电子商务纠纷的司法管辖
一、传统司法管辖权的基础 尽管各国法律对确立管辖权规定的方式不
尽相同,但可归为三类: 1、以地域为基础或根据; 2、依国籍行使管辖权; 3、以当事人意志为基础。
h
4
二、电子商务对传统管辖基础的动摇
管辖总是以某种相对稳定的联系作为基础,如住 所、居所、国籍、财产、行为、意志等,它们和某管 辖区域存在着物理空间上的关联。而在电子商务案件 中,互联网动摇了传统司法管辖权的基础。被告与法 院地的地域联系可能降到最低,被告可能既不是法院 地国的国民或居民,亦无财产可供扣押,甚至可能从 未在法院地出现过,当然也很难同意接受法院地的司 法管辖。在网络环境中,又很难认定侵权行为地、合 同签订地等地理因素,而仅仅通过网络的虚拟存在显 然不构成法院行使管辖权的基础。
《电子商务法原理与案例教程》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宋君远 顾东晓主编
h
1
第十一章 电子商务纠纷的法律解决
第一节 电子商务纠纷的司法管辖 第二节 电子商务诉讼的证据规则 第三节 电子商务纠纷的解决机制
h
2
案例导读
瑞得(集团)公司诉宜宾市翠屏区东方信 息服务有限公司网页著作权侵权案
h
6
二、电子证据的特点 电子证据有无形性、易收集性、易保存性、
可以反复重现等特点,总的来说,可以归结 为以下几点: 1、技术性 ; 2、精确性 ;
3、脆弱性。
h
7
三、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证据有 下列几种:(一)书证;(二)物证;(三) 视听资料;(四)证人证言;(五)当事人的 陈述;(六)鉴定结论;(七)勘验笔录。"
h
5
第二节 电子商务诉讼的证据规则
一、电子证据的概念 在现代电子商务活动中,传统的合同、提单、保
险单、发票等可作为适法诉讼证据的书面文件,越来 越多的被E-mail、EDI数据交换等方式所代替,并以 电子文件的形式储存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中,使得电子 商务的证据来源越来越多。同时,电子邮件、电子公 告、电子签名等的出现,也大大丰富了电子证据的外 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