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学试题分析矿床学试题分析1、矿床:2、矿石3、矿源岩4、脉石矿物5、工业品位6、岩浆矿床7、矿石矿物8、边界品位9、矿体10、正岩浆矿床1、我国的矿产资源特点是什么?2、什么叫成矿作用?3、什么叫岩浆熔离矿床?4、什么叫玢岩型矿床?5、简述金伯利岩6、什么叫卡林型金矿?7、简答矿床的成因分类。
1、论述矽卡岩矿床的主要特点和形成条件2、斑岩型矿床的地质特征是什么?3、论述风化矿床的一般特征4、论述矿石的结构、构造1.矿床:是矿产在地壳中的集中地,指存在于地壳中的、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其所含有用矿物集合体的质和量都能到达当前工业经济技术指标要求,能被开采利用的地质体。
矿床由矿体和围岩两部分组成。
2、矿石:从矿体中开采出来的,所含有用物质(元素、化合物、矿物)达到工业要求的矿物集合体。
(为一种岩石,矿石为物质概念,是不可数名词,不能论个)3、矿源岩:初步富集某种或某些成矿元素,并为后期热液成矿提供主要成矿物质的岩石。
如果具有这种功能的岩石是地层,这套地层就叫矿源层。
4、脉石矿物:指那些虽与矿石矿物相伴,但不能被利用或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暂时不能被利用的矿物。
5、工业品位:指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供工业开采和利用的矿体、矿段的最低平均品位。
6、矿石矿物:矿石中可供利用的矿物,系指可以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
7、边界品位:区分矿石与岩石的有用组分的最低要求。
边界品位是对单个样品而言。
8、矿体:通常情况下由矿石和脉石组成(有些矿体全部由矿石组成),具有确切的形态、边界和规模的地质体。
是矿床中可供开采的对象。
9、正岩浆矿床:在岩浆条件下直接形成的矿床。
它们一般位于岩浆母岩体内,有时可进入围岩矿体的矿物成分与母岩区别不大,只是有用矿物的含量有所差异,即矿体所含有用矿物达到了工业上能利用的程度。
(百度)9、岩浆矿床是指岩浆生成、运移和就位过程中,成矿物质通过分异、聚集并在岩浆结晶阶段形成的矿床。
一、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来源课件)1、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相对不足2、优劣质矿并存,品位贫富不均,贫矿多,富矿少3、共生、伴生矿多,单矿种矿床少4、中小型矿床多,大型—超大型矿床少5、紧缺矿种的资源形势十分严峻二、什么叫成矿作用?成矿作用是指在地球演化过程中、分散在地壳或上地幔中的化学元素,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相对集中而形成矿床的作用。
成矿作用是地质作用的一部分,按作用的性质和能量来源可以分为:内生成矿作用、外生成矿作用和变质成矿作用,相应形成内生矿床、外生矿床和变质矿床。
1.内生成矿作用主要指由地球内部热能导致矿床形成的各种地质作用。
除与到达地表的火山活动有关的成矿作用外,内生成矿作用均是在地壳内部较高的温度、压力及不同地质构造条件下形成的。
内生成矿作用包括岩浆成矿作用和热液成矿作用两大类。
2.外生成矿作用指发生于地壳表层,主要在太阳能的影响下,在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导致矿床形成的各种作用。
外生成矿作用进一步分为风化成矿作用和沉积成矿作用两大类。
3.变质成矿作用指由内生成矿作用和外生成矿作用形成的岩石和矿床,在其形成后地质环境发生变化,特别在区域变质作用时,由于温度和压力的增高,会使原来的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构造、物理性质等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
三、岩浆熔离矿床—在较高温度和压力下均匀的岩浆熔融体,当温度和压力降低时分离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混溶的熔融体的作用,称为岩浆熔离作用(也称为液态分离作用),由此种作用所形成的矿床称为岩浆熔离矿床。
四、玢岩型矿床—系指在陆相安山质火山岩分布区,与主旋回喷发晚期的辉石闪长玢岩等次火山岩有空间、时间以及成因上联系的一组(铁、磷、硫、石膏)矿床。
五、金伯利岩金伯利岩一般认为是一种碱性或偏碱性的超基性岩。
是具斑状结构和角砾状构造的云母橄榄岩。
六、卡林型金矿床狭义:微细浸染型或卡林型金矿床主要产于沉积岩中。
刘源骏等(1994)甚至认为,卡林型金矿床赋存于不纯的碳酸盐岩地层中。
广义:微细浸染型或卡林型金矿床不仅可以产于沉积岩中,还可以产于火山岩、火山沉积岩、浅变质岩等多种岩石类型中七、矿床的成因分类:矿床成因类型:按成矿地质作用的类型和成因机理而划分的矿床类型----是最基本的分类方法。
矿床的形成决定于三个因素: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和成矿作用。
一、内生矿床(一)岩浆矿床1.岩浆分结矿床2.岩浆熔离矿床3岩浆爆发矿床4岩浆喷溢矿床(二)伟晶岩矿床(三)接触交代矿床(矽卡岩矿床)(四)热液矿床1.矽卡岩型矿床2.斑岩型矿床3.高中温热液脉型矿床4低温热液矿床(五)热水喷流沉积矿床1.贫硫化物型热水喷流沉积矿床2.块状硫化物矿床二、外生矿床(六)风化矿床1.残积坡积矿床2.残余矿床3.淋积矿床(七)沉积矿床1.机械沉积矿床(砂矿床)2.胶体化学沉积矿床3.蒸发沉积矿床(盐类矿床)4.生物-化学沉积矿床5.可燃有机岩矿床(生物沉积矿床)三、变质矿床(八)接触变质矿床(九)区域变质矿床(十)混合岩化矿床1)内生矿床:由内力(地球内部能量)地质作用在地下深处形成的矿床(岩浆矿床、伟晶岩矿床、热液矿床、火山成因矿床)。
2)外生矿床:由外力(太阳能)地质作用在地表或近地表形成的矿床(如风化矿床、沉积矿床)3)变质矿床:在内生作用或外生作用中形成的岩石或矿床,由于经过各种变质作用,使某种矿物的富集而形成的矿床,或使原来的矿床经受强烈的改造,成为具有另一种工艺性质的矿床。
其热能来源于地球内部,因而是内生矿床(如辽宁弓长岭铁矿、江苏锦屏磷矿床以及湖南鲁塘石墨矿床)。
4、叠生矿床:指有用组分由同生期富集和后期有用组分的叠加再富集而形成的矿床。
因此,此类矿床属复成因的矿床(内蒙古鄂博稀土—铁矿床)。
一、矽卡岩矿床的主要特点和形成条件(百度)1.矽卡岩矿床特征:矽卡岩型矿床大多产于中酸性岩浆岩与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上,并多产于外接触带。
矿石特征:矿石物质成分复杂,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榴子石、辉石及其他钙、镁,铁,铝的硅酸盐矿物。
金属矿物以氧化物和硫化物为主。
成矿阶段:矽卡岩期:早期矽卡岩阶段、晚期矽卡岩阶段、氧化物阶段。
石英-硫化物期:早期硫化物阶段、晚期硫化物阶段。
矽卡岩型矿床是由热液交代作用形成的,主要包括渗滤交代作用和扩散交代作用。
矿床成因:一般都将它归为热液矿床。
2.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条件物理化学条件: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温度范围由900~200℃左右。
形成压力为3×107~3×108Pa。
因此,矽卡岩型矿床可形成于从浅成到中深成的环境。
岩浆岩条件:由于矽卡岩型矿床是岩浆气水热液交代围岩的结果,所以岩浆岩的成分、形成深度、形态、规模等对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
侵入岩的类型对矽卡岩型矿床具明显的成矿专属性。
和矽卡岩型矿床有关的侵入体大多属于中深成相到中浅成相。
成矿侵入体的规模以小型为主。
围岩条件:围岩岩性对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最有利的围岩是碳酸盐类岩石。
构造条件:构造对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对矿体形态、分布和规模有影响的地质构造主要有下列几类:接触带构造、围岩层理和层间破碎带、断裂和裂隙、褶皱构造、围岩捕虏体二、斑岩型矿床的地质特征斑岩型矿床是指品位低规模大,且主要产于斑岩中及其内外接触带附近的细脉侵染型矿床。
斑岩矿床的共同特征:1、绝大部分斑岩矿床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和地缝合线构造环境。
2、有重要意义的斑岩型矿床均出现于显生宙,特别是中生代和新生代,其次为晚古生代。
3、矿化在空间上、时间上和成因上与与具斑状构造的中酸性浅成或超浅成小侵入体有关如花岗闪长斑岩。
4、一般具有面型矿化蚀变,且分带性明显,硫化物大量出现,富含黄铁矿。
5、矿石具细脉侵染状构造。
6、角砾岩筒或角砾岩脉是重要的控矿构造形式。
三、论述风化矿床的一般特征风化矿床: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和矿石,在大气、水、生物等营力的作用下发生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的改组,在原地或附近形成的质和量都能达到工业要求的有用矿物堆积体。
特征(来源课件)1、风化矿床大部分形成于近代(E-Q),产于地表、近地表,埋藏浅,便于露天开采。
2、风化矿床分布范围与原岩或原矿体出露范围一致或相距不远,故除其自身具有工业价值外,常可作为寻找原生矿床的重要标志。
矿体出露形态分为面型、线型和岩溶型三类。
3、矿石构造多为多孔状、土状、粉末状、皮壳状、结核状和网格状,矿石结构主要为胶状结构和残余结构。
4、矿石由表生条件下稳定的元素和矿物组成,大多为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盐、硫酸盐、磷酸盐和其他含氧盐类,此外还有一些自然元素(金、铂、金刚石)。
5、矿床规模以中小型为主。
但若原岩出露面积很广,在有利于风化矿床形成和保存的条件下,规模可以十分具大。
四、论述矿石的结构、构造1)矿石结构指矿石中同一矿物集合体内各矿物颗粒的形状、大小和相互关系。
矿石结构类型有很多:由熔体和溶液中结晶形成的结构、由固溶体分离作用形成的结构、由再结晶作用形成的结构、由沉积作用形成的结构、由压力作用形成的结构等。
最常见的矿石结构有等粒自形结构、不等粒结构、纤维状结构、等(2)矿石构造是指组成矿石的矿物集合体的特点,包括集合体的形态、大小、以及集合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矿石构造类型复杂多样,最主要和最常见的有:块状构造、浸染状构造、等矿石结构和构造统称为矿石组构,是成矿作用方式、条件和过程的记录。
不同成因的矿石中常有特征的构造和结构类型,根据矿石的结构和构造特点可以划分成矿阶段和期次、可以判断矿物生成的先后顺序和矿床的成因。
理解题1、伟晶岩矿床:在伟晶岩形成过程中有用组分富集达到工业要求而形成的矿床。
2、围岩蚀变是在热液成矿过程中,近矿围岩与热液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一系列物质成分和构造、结构的变化。
3、夹石:矿体内这些达不到工业要求而不被利用的部分。
4、脉石:一般将矿床中与矿石相伴生的无用固体物质。
5、边界品位:指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用来划分矿体与非矿体界限的最低品位。
二、. 简述风化矿床的形成条件。
答:1)原岩条件:具有成矿专属性,如玄武岩风化可形成红土型铝矿床;富含铁、镍的超基性-基性岩风化可形成红土型铁矿床和镍矿床2)气候条件:是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如在温热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地区,有利于大型铝、铁、锰等风化矿床的形成3)地貌条件:高差不大的山区、丘陵地形对风化矿床的形成最为有利4)水文条件:在决定风化矿床的规模和深度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5)地质构造条件:地台区有利于大规模的风化矿床形成,区域构造对风化矿床形成也起控制作用,侵蚀基准面决定风化壳的最终厚度6)时间三、简述斑岩型铜矿床的围岩蚀变特征(本题10分)斑岩型铜、钼矿床的蚀变带模式,自岩体中心向外依次出现4个蚀变带:(1)钾质蚀变带:蚀变矿物主要为黑云母和钾长石;(2)似千枚岩化蚀变带(石英-绢云母化带):蚀变矿物主要为石英和绢云母;(3)泥质蚀变带:蚀变矿物主要为高岭石、蒙脱石、石英;(4)青盘岩化带:蚀变矿物主要为绿泥石、绿帘石、方解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