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温州人口老龄化现状和影响的调查研究可行性报告

温州人口老龄化现状和影响的调查研究可行性报告

《温州人口老龄化现状和影响的调查研究》可行性报告一、立项的背景和意义近年来,人口老龄化作为21世纪三大世界性社会问题之一,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过程。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目前,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口总数已达6亿。

包括我国,已有60多个国家的老年人口达到或者超过人口总数的10%,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行列。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客观现象。

作为国际社会衡量各国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人口老龄化对各国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着日益严重的影响。

而我国由于在20世纪后期,为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加剧,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逐渐退出劳动领域,步入老年人口的行列,他们的生活状况对于社会稳定、经济和谐发展的影响力日益显著。

温州作为沿海发达城市,人口老龄化速度快。

“老人大市”近在眼前。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温州市人口老龄化呈现加快发展的趋势,老龄人口以每年约 2.5%的速度增长。

2007年底,全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99.1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3.01%,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达17.09万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7.24%【1】。

未来五年,温州市老龄人口将呈现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的特点。

人口的快速老龄化,将给温州的经济发展、社会生活、公共设施、福利制度等方面带来严重的影响。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提出“老有所养”的民生目标和加强老龄工作的要求。

因此,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既是改善民生、社会和谐的一个重大问题,又是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当前,温州刚刚步入人口老龄化的门槛,因此,必须正视和重视温州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影响,充分认识潜在的养老危机,“未雨绸缪”,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化解老龄化给经济发展带来的压力,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1国外人口老龄化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对策几个世纪以来,全世界的老年人口一直在增长。

而今,不同的是,老龄化的速度加快了。

在全世界,人口老龄化的水平和速度因地区不同而有高有低、有快有慢,即使在同一地区内,人口老龄化的水平和速度也是差异极大。

有研究显示,在欧洲和北美的发达国家,65岁及6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相对较高,人口老化已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然而,老年人口增长最快的却是发展中国家。

现在,发展中国家的老年人口增长率是发达国家的两倍,也是世界总人口增长率的两倍,但是确未引起人们的重视。

此外,即使在那些老年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例仍然很低的国家中,老年人口的人数也在迅速增长。

《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状况》【2】就预测,2000-2030年间,有的国家老年人口数量增幅将高达372%,如新加坡。

而像保加利亚、日本等国的老年人口增长则非常缓慢,前者仅增长14%,后者增长也不过21%。

但是,无论在哪一个国家或地区,老年人口的增长都对现行社会的体制构成了挑战。

在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老年人口本身的相对老化,即所谓的人口高龄化,正成为老龄化过程中的显著特点之一。

徐勤在《2002年世界人口老龄化动态》【3】中就指出,1950-2000年间,世界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增加了5倍,以平均每年3.3%的速度增长,大大超过60岁以上人口的平均速度(2.2%)。

随着平均寿命的增加,"高龄"的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

虽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高龄老人只占总人口非常小的一部分,但他们的增长是很重要的,尤其对于高度发达国家。

根据欧洲研究者调查,自1950年开始,工业化国家里百岁老人的数量每10年增加一倍。

据西欧和日本的可靠统计,专家估计,1990年大约有8800个百岁老人住在这些国家,在50年代早期和80年代后期期间,这些国家的百岁老人以平均每年大约7%的比率增长。

此外,老龄人群中妇女比例的上升,成为老龄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专家估计,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在日本和瑞典这样的低死亡率国家,妇女出生后活到100岁的概率可以从2000万分之一提高到50分之一【4-5】。

研究显示,人口的高龄化将直接影响到营养、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

这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老龄化不是一个短期的问题,因此各国纷纷出台政策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日本是世界上人口平均寿命最长的国家。

日本政府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便开始通过立法来解决养老问题。

为保障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日本还建立了养老金保险制度。

在2000年4月,日本政府又开始推行“看护保险制度”,以此来帮助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出现的越来越多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

针对日本社会的高龄化现象,日本政府还通过修改雇佣保险法来推动高龄雇佣。

另外,日本政府还采取鼓励延长企业职工退休年龄等措施,引导老年人由“老有所养”转变为“老有所为”。

作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瑞典通过发放基本养老金、住房补贴及省级地方政府提供的医疗保障和市级地方政府提供的社会服务保障制度来完善养老制度。

为应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美国政府和有关方面也在不断完善社会保险体系和养老制度。

当前美国退休后的养老资金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个人储蓄和投资收益、退休金以及社会保险收入。

此外,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重视人口老龄化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老年人的生活问题和保护他们的权益。

黎巴嫩政府从1998年开始动员社会力量,实施了一些列老年人保障计划。

老年人保障计划的核心是强调家庭应在精神和生活上充分关心老年人。

同时,在全社会建立面向老年人的服务机制,为老年人的权益和晚年生活提供必要保障。

在巴西,老年人优先是老年人政策的主要指导原则之一。

巴西所有老年人都享有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

此外,各地政府也有各自针对老年人的税收优惠。

巴西保护老年人权益的立法相当完备,但由于缺乏雄厚的经济基础支持,一些措施的实施尚不能完全落实。

【6】2.2国内人口老龄化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对策在世界人口走向老龄化和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同时,中国人口老龄化也在加剧。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化社会。

从2001年到2100年,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20年的快速老龄化阶段;第二阶段,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第三阶段,从2051年到2100年将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

黄兰【7】、任季萍【8】、李春立【9】和徐刚【10】等人分析,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的第一个阶段,且形势比较严峻,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大,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二)人口老龄化增速较快;(三)人口“未富先老”,与经济发展不协调,是世界上唯一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贫穷国家;(四)“空巢老人”增加迅速,高龄人口问题日益突,;(五)老龄化率在区域分布上呈现出不均衡,但在城乡分布上日益趋同。

人口老龄化正从各个方面深刻影响这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黄兰、李东萍【11】、李春立、段美【12】之和徐刚等认为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2、对政府财政的影响;3、对储蓄和税收的影响;4、对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5、对医疗保健的影响。

此外,人口老龄化还对国家的住房政策、社会福利政策、退休制度、劳保制度、医疗保健及保险事业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刘广俊【13】对首都北京的人口老龄化对老年社会保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他认为北京市老年社会保障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养老保障体系还不完善,覆盖面较窄;养老保险实行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结合的部分累计明显不足,养老金的给付能力较弱;北京市的养老体系远未社会化,养老设施和养老机构严重不足。

于宁【14】从经济保障视角出发,对上海人口老龄化现象进行了分析。

他认为人口老龄化进程无论从宏观还是围观层面都对社会保障制度及其相关的一系列制度外因素提出了挑战。

从宏观层面分析,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使得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眼里不断增大;从微观层面来讲,保障水平低,人群差异大。

范浩荣【15】认为,作为全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省市之一,浙江省人口的急剧老化,一方面反映了浙江省社会经济的进步,科学医疗技术的提高;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全省今后退休养老费用的负担越来越重,将严重影响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全省的经济产生巨大的压力。

同时,迅猛发展的人口老龄化和未富先老的国情也正在考验着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如何在严峻的老龄化现实中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彭彦【16】认为,较低的综合国力与庞大和迅速增长的老年人口的矛盾、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与城乡老人对社会保障的依赖日益增大的矛盾以及城乡二元经济体制造成的城乡老年人养老的差距与和谐社会要求的人与人和谐的矛盾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严峻挑战。

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严峻形势已经引起了我国政府和很多专家学者的重视。

人口学家邬沧萍【17】认为应对老龄化要有积极的心态,党政主导,同时动员全社会力量,未雨绸缪,积极做好各项应对准备。

范志超【18】认为适当快速的经济增长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根本前提,同时应积累投资政策的多元化,并且适当延长老龄人口的劳动年限,这点和黄兰、徐刚和王莎莎的想法不谋而合。

此外,很多学者专家都提出了以大力发展老龄产业作为解决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其中,李宁【19】提出的详细对策建议是:1、大力发展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2、提高对老龄产业的认识,重视老龄产业的发展,切实落实相关政策;3、制定发展老龄产业的优惠政策,扶持老龄产业的发展。

李东萍关于解决人口老龄化提出的对策是:一、强化全社会的老龄意识和养老意识,加强老龄问题的研究,制定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二、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三、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老年福利服务体系;四、充分利用老年人才。

黄兰还提出了在就业工作中必须制定兼顾劳动人口和老年人口的政策的不同建议。

白守双【20】对我国退休人员社会福利保障方面的几点思考是:1、政府必须承担起福利保障义务;2、建立起完整、科学的养老保险体系;3、开发退休人中的劳动力资源,开通社会福利保障渠道。

任季萍的对策是1、改变传统老龄观;2、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多元化养老模式;3、发展老年医学,延长“生活期望寿命”。

4、推进老年立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5、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合理利用老年人才。

彭彦则从和谐社会的构建的角度出发,提出应当构建一个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老年人群体与其他人群和谐共处、充分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的和谐社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