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如何通过艺术领域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0351528 摘要:本文对艺术领域教育活动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进行了理性的分析、探讨,要求幼儿教师根据幼儿园艺术领域的教育活动,在音乐、美术、文学三个方面创设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活动氛围和环境,促使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
本文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阐述了对创造性思维的理解和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同时论述了艺术领域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可能性,要求教师在艺术领域中通过音乐、美术、文学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幼儿培养艺术领域引言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流,人类也日益进入一个需要创新的时代。
这样,创造性思维能力已经成为未来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
心理学研究证明,幼儿期是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键期。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我们必须将之培养成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创新人才,因此发掘和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则尤为重要。
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创造力的条件是想象力,因此,要主动的发挥幼儿的思维能动性,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心理学研究证明,幼儿思维的创造性在艺术活动中表现异常活跃。
因此,教师应该通过音乐、美术、文学三个方面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幼儿教师怎样在艺术领域的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又将通过何种方式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一、创造性思维之理解(一)思维与创造性思维1、思维的基本概念思维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现象。
英国著名的创造学家迪博诺认为“思维是为了某一目的对经验进行有意识的探究。
”我国有的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大脑机能对于客观环境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中或感觉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理智认识。
”不同的心理学流派对思维的理解并不相同,当前心理学界也没有给思维下一个统一的概念。
在我国一般认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或概括的反映,是人认识的高级阶段。
1”2、创造性思维的界定“关于创造性思维,早在1945年美国心理学家约瑟夫·沃拉斯(J.Wallas)就提出了著名的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四阶段模式’。
创造性思维是能产生新颖性思维结果的思维,它主要强调的是新颖性,其新颖性程度越高,那么创造性思维的创造性就越强。
2”创造性思维可以分为广义的创造性思维和狭义的创造性思维。
1陈帼眉.幼儿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第89页2卞华.创造性思维的原理与方法.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第4页(1)广义的创造性思维“凡是对某一具体的思维主体而言,具有新颖独到意义的任何思维,都可称之为创造性思维。
它把世界上的任何产品、任何创造都视为创造性思维的结果,主要指那些表现良好的创造。
3”(2)狭义的创造性思维“狭义的创造性思维是指在人类认识上首次产生的、前所未有的,具有较大社会意义的高级思维活动。
大多对创造性思维这个词不太熟悉的人,都会把它和任何一个领域中高品质的新产品联系到一块儿,特别是在艺术领域方面。
例如贝多芬、梵高和詹姆士·乔伊斯都是被公认的典型的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艺术家。
4”(二)创造性思维的特点1、灵活性灵活性是反映思维的广度。
它特别表现在敢于突破固定思维,善于从不同侧面考虑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流畅性流畅性是指思维的速度也叫敏捷性。
它重视思维的发散、联想和想象,善于扩散者在很短时间内就能产生大量新观念、设想和方案。
3、独创性独创性也是新颖性,它反映了思维的深度,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最重要的特性,也是创造性思维的最高层次。
由于能突破思维定势,能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不循规蹈矩,所以能获得未有的新成果,表现出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能导致新颖产品的出现。
二、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一)针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幼儿由于心理生理的特殊性,创造性思维也具有自身的特点。
1、幼儿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具有不稳定性由于幼儿身心发展的限制,幼儿的创造能力和意志力较弱,因此,幼儿的创造性活动不易持久,他们创造愿望来得快,去的也快,常常是稍纵即逝,这时候就需要成人给予及时的引导和鼓励,幼儿的创造思维就会向前发展。
2、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内容具有情境性幼儿喜欢幻想、想象,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常常是由创造性想象引起的,但他们的心理活动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其创造性思维较多地表现出情境性。
同时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也受其兴趣的影响,兴趣可以振奋幼儿的智力,激发创造的积极性。
3、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依赖于创造性想象幼儿喜欢想象,他们常常会想出一些成人不敢想的事情。
幼儿的想象以创造性想象为主,创造性想像具有创造成分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最主要的、积极的因素。
“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存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5”它具有很大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在幼儿期幼儿的创造性想象已经3卞华.创造性思维的原理与方法.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第3页4卞华.创造性思维的原理与方法.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第3页5陈帼眉.幼儿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第83页开始发展,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必备的条件。
如胡晓舟的美术作品《在月亮上荡秋千》,已经展现了较高的创造性想象水平。
4、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成果具有类创造的特点“类创造是对个人而言的,其思维或品质对个人来说是新的,而对人类来说是已知的,所以这种创造性活动称为类创造。
6”幼儿喜欢创造,他经常会创造出一些希奇古怪的东西。
如会飞的小汽车,会说话的棒棒糖。
然而,幼儿的这些成果是幼儿自己通过他们的想象创造出来的,他并不清楚已经存在了这些东西,幼儿的这些成果对于成人来说是已有的,对于幼儿来说却是未知的、新的。
因此,教师不应该看中幼儿创造成果的本身,而应注意鼓励幼儿乐意去创造的过程。
5、幼儿创造性思维表现出个体的差异性由于环境、教育、遗传等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有很大的差异,比如:有的幼儿擅长编故事,有的幼儿擅长美工创作,如果这些幼儿能够尽早的发现,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之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在一般情况下,只要环境和教育起积极的作用,幼儿创造性思维都会有较大的发展。
因此幼儿教师不能根据幼儿的一时表现就断言其创造能力的高低。
(二)创设必要的环境1、创设必要的精神环境创设必要的精神环境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幼儿创造性思维具有脆弱性和不稳定性,极易被外界的环境所影响,教师应该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创设一个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精神环境氛围。
首先,教师要注意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充满鼓励的精神环境。
在幼儿艺术活动的环境创设时,要注意尊重幼儿的所思所想,让幼儿在环境中感受到自己是个小主人,这也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条件。
其次,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平等的精神环境。
教师对幼儿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相信幼儿是幼儿发挥创造性思维的兴奋剂。
教师在创设环境时,注意创设民主、宽松、平等的环境氛围,让幼儿在完全没有局限的环境中自由的发挥想象。
为幼儿创设民主、宽松、平等的精神环境是开展幼儿艺术活动的必要条件。
例如: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呈现在教师的面前时,教师要努力的发现幼儿作品中的优点,哪怕是一点点,也要给予幼儿鼓励,可以对他说:“你用的颜色真多,真漂亮。
”“你想像的小动物形象真可爱、真特别,你真棒。
”“你很有自己的想法,你的和别人的都不一样。
”教师要让幼儿去感受着种鼓励、宽松、愉快的环境氛围,让幼儿能够积极的进行创造性思维。
2、创设必要的物质环境在发展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时还应该注意创设物质环境。
幼儿最初的思维是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这就要求教师在创设物质环境要考虑到空间和材料等因素。
首先,要为幼儿创设能够充分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物质空间,让幼儿在这个空间范围内能够自由的发挥其创造能力。
其次,要为幼儿准备各种材料和启发性的玩具。
幼儿的思维常在动作中进行,表现为先做后想,边做边想,事先没有固定的计划和目的,教师要抓住幼儿的这种思维特点,为其提供充足的材料和玩具,6蒋己兰.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5年Z1期让幼儿在摆弄材料时发展他的创造性思维。
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其提供各种工具材料,让幼儿自由的创作,幼儿在画、玩的过程中也在不段的进行创造性思维。
例如:爱迪生小时侯,起初父母让其在地下室里玩,地下室中有许多的费旧不用的东西,为他提供了充分的探索的机会,爱迪生在里面自由的摸索、创造,因为引起了爆炸,父母将其从地下室转到了顶房中任其发挥,最终爱迪生成为了著名的发明家。
在这其中物质环境是不可缺少的,先提供了一个合适的空间,又提供了可供其探索的材料,还包含了一种宽松、毫无压力的精神环境。
精神环境和物质环境二者有机的结合能够更好的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
(三)合理组织活动心理学家认为:幼儿是在活动中发展的。
教师应根据幼儿园的特点和幼儿园实际情况,给幼儿创造一个鼓励发现、鼓励思考、鼓励创新的活动环境,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满足幼儿进行发现、探究和创造的愿望与要求,让幼儿在活动中发展创造性思维。
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注意协调自由与约束的关系,还要从参加活动的每个幼儿的个别特点出发,对那些有可能超出一般活动要求的幼儿,以及那些对一般活动感到困难的幼儿,都应给予特殊的活动设计。
总之,就是要为有余力的幼儿提供发挥余力的机会,也要为力不能及的幼儿提供补偿的机会。
教师组织活动时应特别注意向幼儿提供直接获得感性经验的机会,特别是通过倾听获得听觉经验的机会。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活动,其活动目的主要是从音乐的艺术形象中直接获取审美快感。
教师应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更多参与音乐活动的机会和方式,幼儿在感知音乐时,开放的感知通道越多,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就会越开阔。
教师在组织活动时注意向儿童提供更多的情感体验和完整审美意义的艺术形象,幼儿容易受到情绪感染,幼儿在活动中的体验有助于幼儿想象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四)丰富幼儿的知识表象想象是智力发展也是创造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要使幼儿创造性思维得到完善的、良好的发展,教师应注意丰富幼儿的知识表象。
教师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应强调怎样主动寻找问题“一般”以外的答案,强调思维活动的灵活和知识的迁移。
对于幼儿新颖独特的想法,教师要给予特别的赞赏,哪怕他的想法很幼稚甚至是错的,也要先肯定其创新精神,再耐心告诉他错在哪里,引导幼儿学会有目的、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
三、艺术领域活动中蕴含着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可能性(一)幼儿艺术活动为幼儿提供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情境幼儿艺术活动蕴含着情境,它为幼儿思维提供了可能性。
因此,幼儿艺术活动能够更好的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如: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画一幅《飞舞的气球》,活动时教师首先营造了一种情境氛围,幼儿在这种氛围中充分发挥想象力,画出的作品富有情趣,在情境中发展了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