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容错控制及应用

容错控制及应用

• 基于专家系统的容错控制
• 基于神经元网络的容错控制 由于专家系统的容错控制虽然可处理不精确的
知识,但也只能解决与事先存储好的、有专家经验 总结出来的故障现象与处理方法相对应的问题,当 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时就无能为力了。由于神经元 网络控制器在结构上的功能冗余性,人们引入了神 经元网络进行容错控制器设计。但由于神经元网络 理论研究本身还很不完善(如鲁棒性差、结果不确 定、影响不明确等),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困难。
考虑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有m种,则可以做如 下假设:
Hi
:
xk
1 Ai xk Biuk Wi zk Ci xk Vi k
k
i 0,1,, m
当Wi(k)和Vi(k)是互不相关的高斯噪声时,基 于上述模型可设计m+1个卡尔曼滤波器,根据这些滤 波器的估计值,可计算条件概率
Pr Hi / Zk
结构如右图: 每个LQG调节器有实际
的控制信号和输出测量值所 驱动,输出与相应模型匹配 的残差矢量和控制信号,分 别计算Pr{Hi/Zk}和控制信 号u(k)。其稳定条件是 E{ri(k)}s<<Ej{ri(k)}(i≠j) 此时条件概率Pr{Hi/Zk}趋于 1,即系统稳定。
3.3.4 基于人工智能的容错控制
容错控制的应用
如下图所示为某130t/h煤粉炉的容错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的输入设备由传感器组、配电器和A/D模块组 成。由于控制系统所需要采集的信号都是表征受控系统状 态的重要参数,因此该设计采用的都是三重余度布置,应 用比较法,可以检测传感器通道故障,并自动隔离、报警。
控制系统的输出设备由一系列执行机构组成。由于大 部分执行机构,如风门等,无法有效隔离,因此对于每一 个执行机构单元未进行冗余布置。
然使一些状态成为不可测状态,即使一些
K
i
0。
选择[k1,...,kn]的取值范围,使得某些ki由正常
值变0后,K’=[k1,...,0,...,kn]依然处在KΓ上。
3.3.3 基于自适应估计的容错控制器设计
多模型自适应控制就是要给定的m+1个状态空 间模型中,在线的选取一个与对象实际特性最接 近的模型,并据此设计控制器。实际上就是m+1个 单模型设计的问题,关键是正确选择模型。
执行机构的检测主要依靠测量执行机构的位置反馈信 号和控制器输出信号,然后进行比较,同时辅以执行机构 动作影响的参数变化信号。以给粉机速度控制为例,调整 机构的故障主信号是给粉机转速的反馈信号,辅助信号是 炉内燃烧温度。
由于工控机和PLC的可靠性都已达到控制系统的要求(连 续无故障工作时间长达105h),另一方面由于程序执行的独 立性,因此没有设计双机热备份系统,而采用了冷备份系统。
使得故障反馈系统的特征值 ci 和特征向量 fi 满足
两个条件:
n
2
min Kf
i 1
fi
ci
min V fi Vi 2
i 1,2,3,..., n
基于系统特征值和特征矢量配置方法,即可得到上 述反馈矩阵Kf的计算公式。
3.2.2 完整性控制器设计
完整性指的是当控制系统中有一个或多个部 件失效时,系统仍能保持稳定性的性质。
受到非线性系统自身的理论限制,非线性容错的结果非 常有限,因为非线性系统缺乏一般的控制器综合方法,非线 性系统的FDI问题也不成熟。
• 自适应容错控制
因为自适应系统的本质是非线性系统,涉及辨识和FDI 以及参数调度重构等问题,故其属于非线性容错控制范畴。
• 高维、时变、时滞多变量系统的容错控制
目前的完整性问题研究的对象都是线性定常系统,对于 高维时变系统还没有很好的结果。
以及大规模高水平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出现,对 控制质量的要求日趋突出,切实保障现代复杂过 程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概念 容错控制(fault-tolerance control)的概
念是1986年9月正式提出的。容错的指导思想是: 一个控制系统迟早会发生故障,因此在设计控制 系统时就应该考虑会发生故障和这种故障可能会 对系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Pr Hi / Zk NCi xˆi k / k 1, Si
m
Pr Hi / Zk N Ci xˆi k / k 1, S j
j0
分别设计m+1个相应稳定的LQG调节器,设每个
调节器的控制规律为ui(k),则多模型自适应控制律

m
uk Pr H i / Z k ui k
i0
多模型自适应控制器的
• 时域设计方法
在被控对象是渐进稳定的假设中,以用 lyapunov矩阵方程的半正定解来构造对执行器失 效具有高度完整性的控制律。
考虑线性可控系统 x Ax Bu
A的特征值均在左半平面,则状态反馈控制律
u LBT Px
对于任意L∈l可保证系统渐进稳定。其中,
P满足方程
PA AT P Q 0
上位机和下位机各有相对独立的两套控制器。上位机控 制器的控制算法比较复杂,具有自适应和优化等功能,而下 位机控制器的控制算法则比较简单。故障监控系统在上位机 运行。一般情况由上位机控制器输出,当上位机控制器异常 时,转由下位机控制器输出。
容错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展望
4.1 存在的问题 • 非线性系统的容错控制
有输出
yf Cf x
式中,Cf是C去掉第i行所得到的矩阵; yf是y去掉yi后得到的矢量。
设第i个传感器和其他传感器输出有线性依赖关系
即 yˆi Ciy f
Ci R1m1
所以可以从m-1维的输出yf综合出m维的输出 yˆ
• 使重构系统的特性结构尽可能接近原系统的特征
结构
Velle讨论了状态反馈系统执行器中断时,状态 反馈矩阵的重构问题。其基本思想是重新计算状 态反馈矩阵,使闭环反馈系统在正常条件和故障 发生后的特征值和特征矢量尽可能接近,设ci和Vi 是闭环系统正常状态下的特征值和特征矢量,当 系统发生故障后,希望寻找新的反馈矩阵 K f ,
4.2 发展展望 • 研究快速FDI方法 • 研究鲁棒FDI与鲁棒控制的集成设计方法 • 研究在线重构重建方法 • 研究主动容错控制中的鲁棒性分析与综合方法
讨论
• 故障诊断和容错控制的关系
故障诊断是故障监测系统对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执行器 和被控对象进行实时故障监测,得出控制系统的故障特征。 容错控制则是容错控制器根据故障监测系统所得到的故障特 征作出相应的处理。这种处理可能要对反馈控制的结构实时 重构(real-time reconfiguration),重构可能简单到只 从已计算的表中就可读出一组新的控制增益,也可能复杂到 实时地再设计控制系统,以保证系统在故障状态下仍能获得 良好的控制效果。由此可见,不论是故障诊断,还是容错控 制,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因此控制系统故障 诊断和容错控制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
3.2.1 控制器重构
重构的原则是使重构后的系统在性能上尽量 接近原系统,或者即使系统性能有所降低,也能 保证系统的最低性能要求,如稳定性等。
• 利用测量之间或控制之间的依赖关系
设有如下系统

x Ax Bu
y Cx
式中,C∈Rm×n;A∈Rn×n;B∈Rn×r
在第i个传感器失效后(C矩阵的第i行变为零)
s n T n s si
i 1
si ,i 1,, n
设有控制律 u=-KTx
KT=(k1,...,kn)
将PΓ映射到V参数空间上可得KΓ={K|使P∈PΓ的K}
显然 K T PT 1 E
eT
E
eT An
eT 0,,0,1b, ab,, An1b 1
其设计思想是,当系统有传感器失效时,必
容错控制及应用
fault-tolerance control&application
专业: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姓名:邢 硕 学号:20100271
主要内容
• 概述 • 容错控制分类 • 容错控制设计的主要方法 • 容错控制的应用 • 容错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展望
概述
1.1 引言 随着工业过程越来越趋向于大型化和复杂化,
[3]李明,徐向东.用容错技术提高锅炉控制系统的 可靠性[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3(24):54-60.
谢谢大家!
控制算法是控制系统工作的保证,如果算法出了问题,控制系统就 会出现误操作。为了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控制算法一般都比较复杂, 有些甚至采用了自适应、自学习算法,因此难以通过仿真对控制算法进 行全面的检验;并且受控对象的特性也有可能发生改变,偏离控制算法 的设计区域。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控制系统在某些意想不到的情况下 做出误操作。控制器的输出是否正常,是针对它对受控对象的影响结果 而言,其本身并不具备明显的特征。由于一般受控对象都有一定的滞后 和惯性,因此控制器的输出对受控对象的影响具有迟滞性和积累性,因 此并不能根据受控对象当时的状态来判定控制器输出是否正常,而需要 一套预测的方法提供信息。
• 按克服故障部件:执行器、传感器、控制器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容错控制
• 按设计方法特点:被动容错控制、主动容错控制
• 被动容错控制
其是设计适当固定结构的控制器,该控制器除了考虑 正常工作状态的参数值以外,还要考虑在故障情况下的参 数值。
被动容错控制是在故障发生前和发生后使用同样的控 制策略,不进行调节。
被动容错控制包括:同时镇定,完整性控制,鲁棒性 容错控制,即可靠控制等几种类型。
• 主动容错控制
主动容错控制是在故障发生后需要从新调整控制器参 数,也可能改变控制器结构。
主动容错控制包括:控制器重构,基于自适应控制的 主动容错控制,智能容错控制器设计的方法。
容错控制设计的主要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