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班会课件.ppt.
历史人物
刘备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
刘备(公元161年-公元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 (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 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刘备少年与公孙瓒拜卢植为师求学,而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与关羽、张飞先后 救援过北海孔融、徐州陶谦等。陶谦病亡后将徐州让与刘备。 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投靠过多个诸侯,后于赤壁之战与孙权联盟击败曹操,趁势 夺取荆州,而后进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陈寿评刘备机权干略不及曹操,但其 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挠,终成帝业。刘备自己也曾说过,自己做事“每 与操反,事乃成尔”。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史称蜀或蜀汉,占有今四川、 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白龙江一部分。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皇帝,庙号烈祖(一说太 宗)[1],葬惠陵。后世有众多文艺作品以其为主角,在成都武侯祠有昭烈庙为 纪念。[2]
张飞
张飞(?-221年),字益德,幽州涿郡(今河北 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刘备 长坂坡败退,张飞仅率二十骑断后,据水断桥,曹 军没人敢逼近;与诸葛亮、赵云扫荡西川时,于江 州义释严颜;汉中之战时又于宕渠击败张郃,对蜀 汉贡献极大,官至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 侯,后被范强、张达刺杀。后主时代追谥为“桓 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 嫉恶如仇而著称,虽然此形象主要来源于小说和戏 剧等民间艺术,但已深入人心。
大乔
大乔(乔字古作“桥”),生卒年不详,三
国时期庐江郡皖县(今安徽潜山)人,中国 汉末三国时期的女性,系乔公长女、孙策配 偶、孙权之嫂,小乔之姊。在我国长篇古典 名著《三国演义》中也曾登场。与小乔并称 为“江东二乔”,据传为绝世美女。
小乔
小乔,是中国汉末三国时期的女性,桥公的
次女,三国时期庐江郡皖县(今安徽潜山) 人,东吴名将周瑜的夫人。传说与其姊大乔 均为绝世美女。在中国长篇古典名著《三国 演义》中也曾登场。
孙尚香
孙夫人,吴郡富春人,东汉末年讨虏将军孙权之妹,左将军 刘备夫人。 正史《三国志》中并没有提到孙夫人的真实姓名。而在小说 《三国演义》中有提到孙坚之女名曰孙仁,而后文出现的孙 夫人则显然是这位孙仁。不过,裴松之在给《三国志》作注 时曾提到孙仁乃是孙坚庶子孙朗的别名,[1]也就是说,孙仁 其实是一位男子。显然,《三国演义》对于这一点是误记了。 至于“孙尚香”这个名字,据说最早是在戏剧《甘露寺》 (又名龙凤呈祥)和《别宫· 祭江》当中出现的,而这个名 字的主人也明显就是《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的孙夫人。 而现在为一般人所熟知的名字,也正是这个历史上并不存在, 只在戏剧当中出现的孙尚香。
周瑜
周瑜(公元175年-公元210年),字公瑾,汉末名将,庐 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1]人。洛阳令周异之子,长 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 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 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 张昭共掌众事。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周瑜率江东孙 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 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公元209年(建安十四年)领南郡太守。 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病逝,年仅36岁。正史上周瑜 “性度恢廓”“实奇才也”,范成大誉之为“江左风流美丈 夫”。宋徽宗时追尊周瑜为平虏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 一。
孙权
吴大帝孙权(公元182年-公元252年5月21日),字仲谋。吴郡富春 (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代东吴的建立者。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孙权十九岁时,兄长孙策遭刺杀 身亡,孙权继而掌事,成为一方诸侯。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与刘备联合于赤壁打败曹操军队,建立了 孙刘联盟。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孙权派吕蒙偷袭刘备的荆州成功, 使吴国的领土面积大大增加。 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封为吴王,建立吴国;黄龙元 年(229年),孙权称帝。孙权称帝后,设置农官,实行屯田,平定山 越,设置郡县,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他又多次派人出 海。黄龙二年(230年),他派卫温到达夷州。 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太元元年(252年) 病逝,享年70岁,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是三国时代统治 者中最长寿的。
关羽
关羽(?-220年),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运城)人,三国时蜀 汉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 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赤壁之战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别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 操援军,曹仁退走后,关羽被封为襄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 州。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 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 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 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 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 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
甄姬
文昭甄皇后(183年1月26日-221年8月4
日),名不明[1],又称甄夫人。中山无极 (今河北省无极县)人,上蔡令甄逸之女。 魏文帝曹丕的正室,魏明帝曹叡之生母。曹 叡即位后追尊甄氏为文昭皇后。
貂蝉
貂蝉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美女,也曾登场于历史小 说《三国演义》,与西施、杨玉环、王昭君并称中 国古代四大美女。在民间传说中她原名任红昌,是 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认为吕布部将秦宜禄前妻杜氏 (杜秀娘)即是貂蝉。她为了报答义父王允的养育之 恩而甘愿献身完成连环计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当代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在其人文地理著作《中国 美女地理》中,对貂蝉的原型、身世等,有详细的 考证。
吕布
吕布(?-199年2月7日[1]),字奉先,汉
族,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五原郡 九原县人(今内蒙古包头九原区)。先后为 丁原、董卓的部将,也曾为袁绍效力,后占 据徐州,自成一方势力。于建安三年十二月 癸酉(199年2月7日)在下邳被曹操击败并 处死。由于《三国演义》及各种民间艺术的 演绎,吕布向来是以“三国第一猛将”的形 象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之中。
Hale Waihona Puke 黄忠黄忠(?-220年),字汉升(一作“汉叔”[1]), 南阳(今河南南阳)人。东汉末年名将。本为刘表 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益州刘璋。公 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一战中阵斩曹操部下名将 夏侯渊,升任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改封后将 军,赐关内侯。次年,黄忠病逝,谥曰刚侯。黄忠 在后世多以勇猛的老将形象出现于各类文学艺术作 品中,《三国演义》里,刘备称汉中王后将其封为 五虎上将之一,而黄忠的名字在中国也逐渐成为了 老当益壮的代名词。
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 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 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 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 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 《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 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建兴十二年(234年) 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被追谥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 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赵云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 姿颜雄伟,蜀汉五虎上将之一。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 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 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左右的时间,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 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 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 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除此,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 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赵云死后,刘禅又下令追谥赵云, 姜维以“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追谥赵云为顺 平侯。
姜维
姜维(202-264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 时蜀汉大将军。少年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喜欢儒家大师郑玄的学说。因 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1] 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姜维不得已投降蜀汉,被诸葛亮重 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祎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 权,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 交手,姜维北伐总计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 小败一次。后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对姜维北伐,而宦官黄皓弄权,姜维杀 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祸,后司马昭五道伐蜀,姜维据守剑阁,阻 挡住钟会大军,却被邓艾从阴平偷袭成都,刘禅投降。后姜维希望凭自 己的力量复兴蜀汉,假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 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与钟会死于乱军之中。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1]),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 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 学家、书法家[2-3]。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 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 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 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 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 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 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 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 中评其为“妙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