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13.1分子热运动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13.1分子热运动 同步练习(word版,含答案)

九年级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2019·怀化中考)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扫地时灰尘飞舞B.车加油时,能闻到汽油味C.加了白糖的水会变甜D.秋天,桂花飘香2.下列小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①端来一盘美味佳肴,香气扑鼻,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②将红墨水滴在不同温度的等量水中,通过现象能证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越剧烈③两玻璃使劲挤压无法合并成一块玻璃,说明分子间有斥力④用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插。

气溶胶是指在气体中稳定分散悬浮的液态或固体小颗粒,核心尺寸在亚微米到微米的范围。

则下列情况与气溶胶的运动相同的是()A.墨水在水中散开B.美味佳肴的香气扑鼻C.冬天的雾霾重重D.刮风时尘士飞扬4.下面对于分子运动论的理解错误的是()A.物体是由大量的微小分子组成的B.扩散现象是微观上大量分子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的宏观表现C.阳光下可以看到漂动的灰尘是分子运动D.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5、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遥知不是雪,为何暗香来”---香气袭来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可怜九月初三夜,解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6.如图所示,图甲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着一根棉线;图乙是浸过肥皂水并附着肥皂液膜的铁丝圈;图丙表示用手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任意一侧;图丁表示这侧的肥皂液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另一侧。

这一实验说明了()A.分子之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有重力7.如图为液体扩散的演示实验装置(甲、乙、丙、丁为实验中的四种状态),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时先在筒中装一半清水然后用长颈漏斗加入硫酸铜溶液B.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是搅拌C.常温下从图甲到图丙大约需要 20 天D.该实验证明了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8.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作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A.小华认为a图放置最不合理B.小夏认为b图放置最不合理C.小梦认为c图放置最不合理D.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9、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压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这个实验事实说明()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10、液体很难被压缩,主要是因为()A.液体分子不停地运动B.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C.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D.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二、填空题11.山西老陈醋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以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于世。

小明周末参观醋厂,远远就闻到了浓郁的醋香,这是_______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

12.夏日荷花飘香,这是分子_____的结果。

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_____构成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

13.“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玻璃合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过大,分子间几乎没有。

14.如图甲所示,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该现象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如图乙所示,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15.小李的父亲非常喜欢喝茶,一天朋友来到他家做客,小李的父亲烧好开水并从冰箱里拿出茶叶泡起茶喝,可是茶叶包装袋打开后忘记合上,过了几天后发现茶叶变质了,请问:(1)茶叶为什么要用开水泡?(2)茶叶为什么会变质?四、综合题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布朗运动1826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水中悬浮的花粉.发现这些花粉颗粒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运动后来被称为布朗运动.颗粒越小,这种运动越显著.不只是花粉,对液体中其他各种不同的悬浮微粒都可以观察到布朗运动.例如取一滴稀释了的墨汁放在1 000倍左右的普通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就可以看到布朗运动.图甲给出了每隔0.5 min所记录下来的3个布朗颗粒的位置.然后用直线依次连接这些位置,就得到布朗运动的轨迹示意图。

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体积很小,来自各个方向的水分子与小颗粒发生碰撞.当撞击不平衡时,小颗粒就会沿着冲力大的方向运动;在另一瞬间,若来自另一个方向的撞击作用较强,小颗粒又会向另一方向运动.这样不断地撞击,使得小颗粒发生了无规则运动.图乙描绘了一个小颗粒受到它周围液体分子撞击时的情景.可以想像,颗粒较小时,某一瞬间与它撞击的分子数就较少,撞击的不平衡性就较大,无规则运动就越显著;而颗粒较大时,不但颗粒自身的惯性大,而且在任一瞬间撞击它的分子数很多,它在各个方向受到的撞击基本上相互平衡,因此颗粒能保持原有的状态.可见,布朗运动本身并不是分子的运动,而是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但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虽然布朗运动并非是分子的直接运动,但它却证实了我们不能直接看到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存在.(1)图甲中描绘的运动轨迹不可能是()A.花粉的B.墨汁的C.分子的D.固体小颗粒的(2)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冬天还是夏天.我们总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布朗运动.这表明分子是在____________做无规则运动.(3)如何使布朗运动加快?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方法)九年级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019·怀化中考)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扫地时灰尘飞舞B.车加油时,能闻到汽油味C.加了白糖的水会变甜D.秋天,桂花飘香【答案】A2.下列小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①端来一盘美味佳肴,香气扑鼻,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②将红墨水滴在不同温度的等量水中,通过现象能证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越剧烈③两玻璃使劲挤压无法合并成一块玻璃,说明分子间有斥力④用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答案】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插。

气溶胶是指在气体中稳定分散悬浮的液态或固体小颗粒,核心尺寸在亚微米到微米的范围。

则下列情况与气溶胶的运动相同的是()A.墨水在水中散开B.美味佳肴的香气扑鼻C.冬天的雾霾重重D.刮风时尘士飞扬【答案】C4.下面对于分子运动论的理解错误的是()A.物体是由大量的微小分子组成的B.扩散现象是微观上大量分子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的宏观表现C.阳光下可以看到漂动的灰尘是分子运动D.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答案】C5、中国古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雾里山疑失,雷鸣雨未休”----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遥知不是雪,为何暗香来”---香气袭来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可怜九月初三夜,解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答案】C6.如图所示,图甲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着一根棉线;图乙是浸过肥皂水并附着肥皂液膜的铁丝圈;图丙表示用手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任意一侧;图丁表示这侧的肥皂液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另一侧。

这一实验说明了()A.分子之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有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有重力【答案】A7.如图为液体扩散的演示实验装置(甲、乙、丙、丁为实验中的四种状态),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时先在筒中装一半清水然后用长颈漏斗加入硫酸铜溶液B.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的措施是搅拌C.常温下从图甲到图丙大约需要 20 天D.该实验证明了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答案】B8.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作无规则运动.对于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如图所示),四位同学判断正确的是()A.小华认为a图放置最不合理B.小夏认为b图放置最不合理C.小梦认为c图放置最不合理D.小满认为三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答案】B9、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压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

这个实验事实说明()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答案】C10、液体很难被压缩,主要是因为()A.液体分子不停地运动B.液体分子间存在引力C.液体分子间存在斥力D.液体分子间没有空隙【答案】C二、填空题11.山西老陈醋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以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于世。

小明周末参观醋厂,远远就闻到了浓郁的醋香,这是_______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

【答案】扩散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2.夏日荷花飘香,这是分子_____的结果。

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_____构成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

【答案】无规则运动原子斥力13.“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玻璃合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过大,分子间几乎没有。

【答案】相互作用的力14.如图甲所示,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该现象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如图乙所示,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

【答案】间隙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三、简答题15.小李的父亲非常喜欢喝茶,一天朋友来到他家做客,小李的父亲烧好开水并从冰箱里拿出茶叶泡起茶喝,可是茶叶包装袋打开后忘记合上,过了几天后发现茶叶变质了,请问:(1)茶叶为什么要用开水泡?(2)茶叶为什么会变质?【答案】(1)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用开水泡茶,分子扩散的快。

(2)因为小李的父亲从冰箱里拿出茶叶后马上打开包装,茶叶温度比室温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茶叶上,茶叶容易吸潮变质。

四、综合题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布朗运动1826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水中悬浮的花粉.发现这些花粉颗粒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这种运动后来被称为布朗运动.颗粒越小,这种运动越显著.不只是花粉,对液体中其他各种不同的悬浮微粒都可以观察到布朗运动.例如取一滴稀释了的墨汁放在1 000倍左右的普通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就可以看到布朗运动.图甲给出了每隔0.5 min所记录下来的3个布朗颗粒的位置.然后用直线依次连接这些位置,就得到布朗运动的轨迹示意图.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悬浮在水中的花粉颗粒体积很小,来自各个方向的水分子与小颗粒发生碰撞.当撞击不平衡时,小颗粒就会沿着冲力大的方向运动;在另一瞬间,若来自另一个方向的撞击作用较强,小颗粒又会向另一方向运动.这样不断地撞击,使得小颗粒发生了无规则运动.图乙描绘了一个小颗粒受到它周围液体分子撞击时的情景.可以想像,颗粒较小时,某一瞬间与它撞击的分子数就较少,撞击的不平衡性就较大,无规则运动就越显著;而颗粒较大时,不但颗粒自身的惯性大,而且在任一瞬间撞击它的分子数很多,它在各个方向受到的撞击基本上相互平衡,因此颗粒能保持原有的状态.可见,布朗运动本身并不是分子的运动,而是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但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则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虽然布朗运动并非是分子的直接运动,但它却证实了我们不能直接看到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存在.(1)图甲中描绘的运动轨迹不可能是()A.花粉的B.墨汁的C.分子的D.固体小颗粒的(2)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冬天还是夏天.我们总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布朗运动.这表明分子是在____________做无规则运动.(3)如何使布朗运动加快?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方法)【答案】C 永不停息地提高水的温度或者使悬浮花粉的颗粒更小些11 / 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