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爱老个人事迹
篇一:敬老爱亲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敬老爱亲”道德模范事迹材料——羊角塘镇敬老爱亲模范李某
敬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做人的本分。
羊角塘镇高槐村李某同志就是这样一位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李某,男,现年51岁,系羊角塘镇高槐村村民。
上有年近八旬的母亲,在兄弟姊妹五人中排行第二。
多年以来,夫妻二人在孝敬父母,兄妹和睦,邻里团结等方面的实际行动,受到了三里五乡的赞扬。
一、以孝为先,赡养母亲尽孝道
1980年,19岁的李某在羊角塘区中学完成高中学业,成为村里少有的高中生。
因为父亲身体长期不好,毕业后的李某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之一。
1983年,父亲因病去世,家中的母亲独自生活不便,李某便建议母亲同儿女一起生活,但担心给儿女添麻烦的李母却坚持一个人生活。
如今,李母年事已高,虽然身板还算硬朗,但常年的风湿折磨让老人痛苦不堪。
尤其是冬天来临,老人就很少出门,李某疼爱自己的母亲,因为自己时间充裕,他和妻子经常在寒冷的晚上陪母亲聊天,给母亲暖被窝。
他常常叮嘱兄弟妻儿,老人家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正常的,虽然有些话不中听,但是绝对没有恶意,要多包容不要产生误会。
所以这么
多年来,一大家子没和老人红过脸、吵过架。
婆媳关系融洽,在当地
被传为佳话。
二、家庭和睦,兄弟齐心力“聚”金
24岁那一年,经人介绍与善良淳朴的农村姑娘陈田秀喜结良缘,按照农村的习俗“分家”生活,当时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夫妻二人相濡以沫,生活也是其乐融融。
1987年,两口子有孩子,生活也越来越好。
1996年,李某通过村干部选举被村民推选为高槐村的会计,16年来,不论是村集体“大家”,还是自己的“小家”,李某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虽然兄弟姊妹5个人都已分家过日子,但分家不分心。
1998年,在李某的倡议下,兄弟四人合资创办了高槐砖厂。
因为兄弟妯娌要生活在一起,李某也在一次家庭会议上定下了规矩:兄弟之间、妯娌之间要真诚。
十几年来,不论砖厂的效益如何,兄弟妯娌之间从没有发生破坏和睦的不愉快。
如今砖厂在兄弟几个苦心经营下,每年有一笔可靠的收入。
他们的幸福生活让四邻羡慕,并且的到大家的交口称赞。
三、关心集体,邻里团结奔小康
作为一名村干部,工作中干一行爱一行,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对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20XX年、20XX年两次被羊角塘镇人民政府评选为“优秀共产党员”。
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一心为村民利益着想,开动脑筋,尽力解决。
自1998年开办砖厂以来,随着规模的扩大,有越来越
多的村民来砖厂做事,他们也因此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20XX年,高槐村被确定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李某团结村民,带领村民积极创业致富。
孝敬父母,与妻子相濡以沫,与兄弟相互扶持,用真诚的心去关怀身边的人,他用实际行动感动了许多人,他也成了三里五乡孝老爱亲的典范和榜样。
篇二:尊老敬老爱老个人先进事迹材料李生根
“孔孟之乡二十四孝星”事迹材料
尊老敬老爱老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李生根
李生根,男,汉族,1955年5月生,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文凭,现任北宿镇西故村党总支书记、山东呱呱鸭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村干部、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多年来,他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为民谋利,为民造福,创建和谐社会为己任。
在将西故村和呱呱鸭公司建设均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把尊老敬老爱老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教育引导广大村民增强尊老敬老意识,着力为老年人安享晚年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提高认识,营造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
在李生根的带领下西故村成立了由村委会主任兼任主任的老龄工作委员会,由团支部书记、计生主任、计生宣传员、广播员为成员,下设宣传组、维权组、文艺组、体育组、关教组,作为老龄工作的专门组织,负责老龄工作的开展和群众性文体活动的组织实施。
同时常年积极评选“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树立了一批尊老敬老养老的典型,在全村形成了“尊老敬老光荣”的良好的局面。
全村涌现
出各类精神文明标兵230余人,“十星级文明户”达150户。
二、强化宣教,依法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李生根带领村委会人员充分利用广播、板报、标语等形式广泛
宣传涉老法律法规,提高广大群众参与老龄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并在全体村民中积极倡导尊老、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道德风尚。
为进一步加强敬老养老的责任意识,村委会与60岁以上老年人子女签定了《子女赡养老人责任书》,明确了子女赡养老人的责任、义务及奖惩措施,从而进一步保障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当村里老人有家庭不和的情况时,村老人协会都及时与矛盾家庭成员促膝谈心,畅通了年轻人和老人的沟通渠道,促进了家风、村风、民风的好转。
三、落实行动,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
每到春节、中秋、老人节等重要节日,李生根总是亲自带着慰问品慰问敬老院老人,多年如一日,风雨无阻。
拿出专项资金给全村老人们办理新农合,投资390万元为全村20岁以上的村民全部办理了养老保险,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都能领到180元的养老金。
每年定期为60岁以上老人体检,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
对于生活有困难的老人,村里每年都拿出一部分资金,为他们解决衣、食、住、行等问题,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另一方面健全完善了老年人文体活动中心,设置电视室、阅览室、棋牌室、乒乓球室、体育活动室,添置了音响、功放等活动器械。
西故村还组建了以老年人为主的老年舞蹈队、农民演唱队,结合实际,自编、自导、自演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精神节目既锻炼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又活跃了农村文化,有效地杜绝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