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大社会学历年考研真题

人大社会学历年考研真题

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理论真题(完整版)一. 名词解释(12选8)1. 过滤仪式2. 符号价值3. 总和生育率4. 缺场交往5. 外婚制6. 社区脱域7. 老年抚养比8. 剩余物29. 公众家庭10. 脱离理论11. 惯习12. 人口倍增时间二. 简答题(8选4)1. 什么是标准化技术?为什么要进行标准化?请举例说明如何进行年龄标准化。

2. 曼瑟尔奥尔森说:“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

”你怎样理解他的观点?3. 简述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中年龄歧视的不同特点。

4. 梁漱溟怎样论述中国文化路向和西方文化路向的区别?5. 如何评价米德—弗里曼之争?6. 利奥塔是怎样论述宏大叙述合法性危机的?7. 编制生命表的主要原理和作用是什么?8. 简述卡斯特关于集体认同三种构件形式的基本观点。

三.论述(6选2)1. 为什么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引起了社会空间分化?其表现形式和产生的影响如何?2. 阐述社会发展过程中家庭养老方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3. 怎样理解鲍德里亚关于消费社会的运行逻辑是差异逻辑的论述?4. 请对关系论社会资本理论和集体论社会资本理论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比较分析。

5. 结合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谈谈你对中国汉人社会的认识。

6. 你认为应该“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吗?请结合世界经验及中国的城镇化道路,谈谈你的认识。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研究方法真题(完整版)一、名词解释1、信度与效度2、标准差与标准误3、抽样误差4、同序对与异序对5、文化圈6、口述史7、实验民族志8、命题与假设9、“简化论”错误10、“Kish选择法”二、简答题1. 请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区别与适用性。

2. 试述什么是问题研究与过程研究。

3. 什么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科学环”,请给出说明与阐释。

4. 什么是分层抽样和配额抽样,请说明它们之间的异同。

5. 社会地位是指个体在一个社会等级体系或分层系统中的登记位置,通常用社会经济地位来度量。

请对社会地位进行概念化和操作化(需要给出具体的操作定义和测量方法)。

三、论述1. 说明并解释社会研究中四中研究方式的基本内涵、主要特点、适用范围与议题,并做出比较。

2. 试述在问卷设计中问题与答案的表现形式,并对在问题与答案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3. 如何理解人类学田野工作的理论预设?4. 请阐述人类学文化撰写的三种模式,并谈谈你的看法。

5. 假设单变量均值检验中的统计量满足正态分布,讨论如何确定双边检验和单边检验中的临界值,接受域和拒绝域,需要给出图示并注明。

6. 下表给出了某人口受教育程度和户口类型的各种分布信息,包括频次分布、行百分比、列百分比和格百分比。

所用数据来自于2006年的一个全国抽样调查。

根据下表提供信息,分析户口类型和受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

受教育程度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总计小学或者以下 2466 800 326675.51 24.49 100.0049.82 15.51 32.2024.31 7.89 32.20初中 187 **** ****54.23 45.77 100.0036.91 29.69 33.2218.01 15.20 33.22高中 560 1728 228824.48 75.52 100.0011.31 33.28 22.565.52 17.04 22.56大专或以上 97 1123 12207.95 92.05 100.001.96 21.63 12.030.96 11.07 12.03总计 4950 5193 1014348.80 51.20 100.00100.00 100.00 100.0048.80 51.20 100.00中国人民大学2013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2:社会理论考试时间:1月6日下午一、名词解释(12选8,每题5分,共40分)1.人口城镇化2.主观定义3.现实主义民族志4.底部老龄化5.家庭户6.更替水平7.实践感8.符号消费9.社会资本的密集性10.文化圈11.民族中心主义12.选择亲和性二、简答(8选4,每题15分,共60分)1.说明队列分析和时期分析结合的必要性2.说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区别与联系3.简述解释生育率的财富流理论4.贝克是怎样论述社会风险产生的原因的?5.说明老年学研究对象;长期照料保险和养老保险的区别(not sure)6.为什么说常人方法学引发了社会学的革命?7.网络化发展与社会脱域的关系。

8.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not sure)三、论述(6选2,每题25分,共50分)1.有人说“中国污染严重的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

”你同意吗?2.说说网络微博发展给中国社会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3.如何在我国文化多样性和全球化进展的背景下理解费孝通先生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4.为什么现在同时出现了全球化和个人主义两种趋势?5.谈谈影响我国社会养老制度的因素,以及对家庭养老的看法(not sure)考试科目1:社会研究方法考试时间:1月6日上午一、名词解释(10选7,每题6分,共42分,多做本大题记为0分)1.系统抽样2.结构式问卷3.4.深描5.跨文化并置法6.自由度7.科学环8.量表9.定距测量10.回归直线的拟合优度二、简答题(5选3,每题16分,共48分。

多做记0,下同不叙)1.说明社会研究中选择测量指标的多样性2.简述统计显著性和实际显著性的区别3.什么是分析单位,简述其特点和类型4.现实主义民族志的特点5.根据给出的图表写出相关表达式并解释。

Wkhrt表示每周工作时间,Age表示年龄。

WkhrtModel SS df MS Num. of Obj. 4855Regress. 90000+ 1 ?? F(df1=1,df2=4854) 27.xxResidual 180+ 4854 ?? R Square 0.0057Total 90000+ 4855 ?? Adj R Square 0.0057??? ???------------------------------------------Model Coef. Std.Err beta ? 95% Confidence IntervalAge -0.0802 ? -5.xx ? -0.11xx -0.01xxCons. 52.14xx ? 72.xxx ? 51.xx 53.xx三、论述题(6选2,每题30分,共60分)1.说明社会研究中的测量层次及其特点,以及如何选用2.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异同,地位和作用3.设计一份问卷,包含多个指标,操作化“幸福感”(not sure)4.根据表格画直方图并根据直方图分析其分布特点。

表格内容是10000名参加成人高考的年龄分布情况年龄18-19 20-21 22-24 25-39 30-34 35-39 40-44 45-49百分比(%) 2 37 30 18 6.5 2.5 2.5 1.52012年人大社会学真题试题编号:845一、名词解释(12选8,8×5=40’)1.日历年龄2.社会认同3.年龄中位数4.人口红利5.东方学6.社会行政7.蝴蝶效应8.集体表象9.文化相对主义10.剩余物11.抚养系数12. 代表型公共领域二、简答题(6选4,4×15=60’)1相对古典进化论而言,新进化论“新”在何处。

2比较涂尔干与韦伯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观点的区别与联系。

3简述“瑷珲—腾冲线”及其附近人口分布的特征。

4简述人口再生产的基本类型。

5简述社会工作咨询与社会工作督导的联系与区别。

6简述萨皮尔—沃尔夫假说的内容。

7简述布希亚的“拟像三序列”的观点。

8影响人类寿命的因素有哪些。

三、论述题(6选2,,2×25=50’)1试述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试联系网络微博的快速发展,比较在场交往与不在场交往的联系与区别。

3老年人的社区服务需求和当前我国的社区服务的缺点与解决途径。

4社会工作该如何应对网络化的生活。

5试述费孝通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思想。

6试述社会价值和社会认同对对中国社会秩序稳定的作用。

方法:试题编号:601一、名词解释(10选7,7×6=42’)1.民族志2.残存法3.自然实验4.扎根理论5.事后解释6.整群抽样7.标准分8.科学的范式9.标准效度10.(不好意思忘记了)二、简答(5选3个,3×16=48)1简述社会研究中问卷调查方法的优点。

2简述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缺点。

3简述一项完整的社会研究的基本过程。

45三、论述(6选2个,2×30=60.)1试述纵贯研究的内容,有何优点及难处。

2试述抽样设计时应该考虑的因素。

3试述二手数据分析的优缺点。

中国人民大学2011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招生专业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老年学、社会工作考试科目:社会理论考试时间:2011-1-16日下午试题编号:811一:名词解释(12选8,每题5分,共计5*8=40分,多做按0分计) 1:助人自助2:人口老龄化3:同批人(cohort)4:文化唯物主义5:平均寿命预期6:剩余物7:网络助燃8:交往理性9:互动仪式链10:传递性经验11:具体叙事12:人力资本二:简述题:(7选4,每题15分,共计15*4=60分)1: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基本思想2::如何理解格尔茨所论述的“深描”?3:简述优势视角的主要观点4:简述人口老龄化的决定性因素5:哈贝马斯怎样论述公共领域的历史形式?6:怎样理解布迪厄关于“惯习”的论述?7:怎样理解丹尼尔·贝尔关于中轴原理的方法论意义,为什么说它超越了相对主义?三:论述题:(6选2,每题25分,共计25*2=50分)1:中国历次人口普查特点是什么?在新时期展开人口普查的意义和难点是什么?2:结合实例阐述人类学民族志写作的特点与意义3:试论社会工作对促进精神健康的意义4:试论老年人对社会服务的多方面需求和发展老年社会服务的对策思路?5:试论制度建设与组织建设的本质联系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6:如何理解常人方法学实现了社会学思维方式的革命?研究方法:一、名词解释(10选7,每个6分)1. 分层抽样2. 观察记录3.非介入性研究4.第一类错误5.区位谬误6.中介变量7.标准差8.编码9.个人生活史研究10.参与研究二、简答(5选3,每个16分)1、定量研究的局限有哪些?2、列举定性资料的收集方法。

3、根据一个实例(略)计算几率比(odds ratio)4、研究设计的基本要素有哪些?5、问卷调查时访谈员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三、论述(选2个,每个30分)1、PPS抽样的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