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单元分析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单元分析

学情分析
1.引导学生迁移运用抓关键句体会情感的阅读方法,比较课文关键语句的表达,梳理初步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2.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乐趣,并表达出自己的快乐感受。3.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在实践中逐步增进对关键语句的理解,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4.努力丰富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指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中,想象作者眼中的画面,丰富学生对乡村生活的感受,使其产生热爱与向往之情。5.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意识,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指导学生尝试“表达感受”。
作业评价
(10%)
1.家庭作业:按时完成,书写认真,出错少
检查批改作业, 根据作业表现的程度,按照1等级记录得分。
师评
组评
2.课堂作业:按时完成,书写认真,及时订正错误,并让老师再次批改。
单元测试
(10%)
书写认真、审题仔细、学以致用
纸笔测试,根据等级记入计分表。
师评
学习进程
内容
教学要点
课时
教学建议
单元评价
1.多元化评价
多元化评价的项目有书写能力测评,阅读能力测评和习作能力测评,每一项占学业成绩5%,共计15%。
多元化评价(15%)
评价项目
占学业成绩的百分比
书写能力测评
5%
诵读能力测评
5%
习作能力测评
5%
2.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主要指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采用师评、小组评等方式,进行的专项或阶段性的评价。
3 天窗
本文主要写小时候乡下房子里的天窗给“我”的影响,重点是感悟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2
1.借助语言训练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
2.启发联想和表情朗读。
4 三月桃花水
本文讲了三月桃花水声音动听、光芒耀眼的特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优美的语言,感悟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
学会抓住关键词、借助联想品味语言情境。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单元主题
乡村生活
单元地位
本单元的训练要素是“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提示了学生阅读课文体会情感的方法,“初步”强调了教师教学时应把握好教学目标的度。
单元目标
课程标准
1.重视识字教学,在鼓励学生自主识字的同时,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分类指导。2.阅读时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将课外阅读课程化落到实处。促进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并组织交流阅读体会,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3.准确把握习作的目标要求,将要求定位在“写清楚”,不要求“写具体”。
形成性评价(45%)
评价内容
评价要素
怎么评
谁来评
《单元读本》
(5%)
诵读任务:
1.按时完成
2.正确诵读
根据诵读的程度,通过互评,按照等级记录得分。
师评
组评
课堂评价
(20%)
1.认真听讲,积极发言
回答正确、表述清晰
根据课堂表现的程度,通过互评,按照等级记录得分。
师评
组评
2.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与交流,在交流中乐于帮助他人
单元目标
阅读课文1.认识 20个生字,读准 2 个多音字的字音,会写 40 个字,正确读写26 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和默写制定课文。3.能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4.积累本单元课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能想象体会句中的画面和情境。
口语交际 1.能认真倾听,记住别人话语的要点,并准确转述。2.能读懂书面通知要求,根据对象进行转述。
2
1.学会积累好词好句。
2.小组合作探究法完成练习。
第二单元
单元主题
自然奥秘, 科学技术
单元地位
本单元为本册书中的第一个策略单元,承接上学期“学会提问”的阅读策略单元并有所提升。让学生掌握提问方法的基础上,并试着自主解决问题。为今后学习中的自主式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单元目标
课程标准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不受别人支配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的主动、独立、自控能力,密切关注学习者的兴趣、爱好和责任,有利于发扬主体性和自主精神;合作学习。学生在参与小组或者集体中为了要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到人合作学习。主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从自己生活中经历和体验中选择和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新的学习问题的学习方法;它体现了学习的问题明朗化、学习过程活泼化、学习形式开放化;有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等学习方法,能够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因素和积极因素,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乡村生活”为主题,编排了《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和《三月桃花水》4篇课文。本单元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的美景,目的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激发美感,感受乡村的美妙。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4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比如,《古诗词三首》中的提到的“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写出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乡下人家》中的“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写出了乡村生活的惬意、美好;《天窗》中通过透过天窗看到的、想到的事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童真的赞美,对那给了孩子光明快乐的天窗赞美。《三月桃花水》中“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表达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句表达的感情,学会积累,学会体会。本单元安排了习作《我的乐园》,要写出你的乐园是什么样子的,你爱在你的乐园干什么,你的乐园带给你什么快乐。写之前学会仿照表格列一下提纲。
习作 1.回忆自己的生活乐园,借助表格提示,写清楚乐园的样子和在乐园中的活动,表达自己快乐的感受。2.根据要求与同学交流习作,分享习作表达的快乐。
语文园地 1.了解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2.联系语境,展开联想,选择词语说一说乡村或城市生活。3.看图选择风景,仿照例句写一写。4. 朗读并积累毛泽东的词《卜算子·咏梅》。
1古诗词三首
本课介绍了三篇关于描写乡村生活的古诗,重点是能抓住关键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借助注释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
2 乡下人家
本文介绍了乡村的景致和乡下人家的生活,重点是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2
1.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练习说话,写出自己眼里的乡村生活。
口语交际:转述
本次口语交际是学会转述,重点是能够清楚、正确地转述。
1
1.弄清要点,转述时不要遗漏主要信息。
2.注意人称的转换。
习作:我的乐园
本次写作的题目是《我的乐园》,重点是写出乐园的样子及带给什么样的“我”的快乐。

分析例文,总结写作方法技巧,再练习写一写并修改。
语文园地一
本次学习园地主要内容是学会从关键句子中体会作者的想法和情感;学习词语了解几个城市和乡村的不同。并能自主选择图画仿写一段话。积累和理解《卜算子.咏梅》重点是练习写句子和片段,理解并积累《卜算子.咏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