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模拟试题一及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9选7,计28分):1、“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日出。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2、“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3、“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4、“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5、“郁郁涧底松,离离上山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6、“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
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
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
……葵藿倾太阳,物性固难夺。
”7、“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8、“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两闲人如吾两人耳。
”9、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二、翻译题(18分):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参考译文:我曾经整日地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的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
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很远的地方也能看见(招手的人);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快,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三、简答题(每小题12分,计24分):1、简析《逍遥游》的论证方法和艺术特色。
《逍遥游》的论证方法主要有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作者为了说明顺应自然、忘却自我的绝对自由的逍遥境界,通过鲲鹏与蜩、鸴鸠、斥鴳、朝菌、蟪蛄、宋荣子、列子等一系列的比喻对比,说明人与万物皆有所待而不得逍遥的事实,并从齐物的角度自然证明了真正逍遥的境界。
(6分)《逍遥游的》集中体现了庄子散文浪漫主义的特点,其一表现在奇特的构思和及其丰富的想象上,如文中层层推进对比论证的使用和对鲲鹏变化的描述;其二表现在丰富词汇的熟练运用和对事物的自在描绘上。
(6分)2、简析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一词。
辛弃疾的《摸鱼儿》主要通过传统的比兴手法,含蓄委婉地寄托了词人壮志难申的身世之感和深切的爱国热情,表现了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憎恨。
(9分)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得全词能以婉媚的儿女情态曲折地体现出“化为绕指柔”的英雄情怀。
(3分)四、论述题(30分):试评析《李将军列传》(节选)中的李广形象。
李广武艺高超,但在战争中并不恃一夫之勇,而是冷静睿智、根据战场的实情灵活机动,故而能凭借其奇正不一的战争谋略扬威于匈奴;他英勇善战,行廉好义,待部下宽让友爱,故多得士兵之心,但仇杀霸陵尉则体现了他性格中刚愎狭隘的一面。
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模拟试题二及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9选7,计28分):1、“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2、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5、“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别离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7、“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人长困蹇驴嘶。
”8、“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9、“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似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生后名,可怜白发生。
”二、翻译题(18分):壬戊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倾之茫然。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荡着船儿,在赤壁下游玩。
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浪不兴。
举起酒杯,劝客人同饮,朗颂《月出》诗,吟唱“窈窕”一章。
一会儿,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
白濛濛的雾气笼罩江面,水光一片,与天相连。
任凭水船儿自由漂流,浮动在那茫茫无边的江面上。
江在旷远啊,船儿象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又象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果的神仙。
三、简答题(每小题12分,计24分):1、简析《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的杜甫思想。
这首诗结合诗人个人的遭遇、感受和对人民的了解,表白了诗人心忧天下的忧患意识和忧世济民的执著意愿。
并通过高度的艺术概括,反映了封建社会贫富悬殊的矛盾,一针见血地指出统治阶级骄奢荒淫的生活正是建立在剥削掠夺劳动人民的基础之上。
同时联系他在骊山的所见所感,预示了一触即发的政治危机,倾泻出诗人无比深广的忧愤。
诗人对唐代社会的弊病把握准确,诗人是历史的见证人和时代的先驱者,诗歌具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具有十分鲜明的“诗史”性质。
2、简析龚自珍的《病梅馆记》。
《病梅馆记》是龚自珍散文的名篇。
文章以“病梅”象征被病态社会扼制和摧残的人才。
前半部分写造成“病梅”的原因在于人们病态的审美标准,实际上是借以揭露封建专制统治对人才的思想束缚和精神戕害;后半部分写“疗梅”,作者发誓要拯救那些被扼制和摧残的人才,最后更表明了“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的志向和决心。
此文托物言志,立意深刻,与其说是记叙文,不如说是言简意赅的政论文。
文章形象生动,层次分明,语言简洁,感情色彩浓郁,通篇贯穿着一种难以辩驳的逻辑力量。
四、论述题(30分):试析孟浩然《临洞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此诗大致作于诗人游湘地,张说贬官岳州时。
作者写此诗赠张丞相,希望得到他的引荐。
诗中生动描绘了秋汛期间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委婉表达了自己急于求仕的心情。
这是一首干谒诗,但诗人巧妙地将写景与抒怀糅合在一起,使人不易看出干谒的痕迹。
特别是前半首写景,不仅充分表现了洞庭湖动人气魄的气势和声威,而且借以象征唐王朝开明强盛的现实,为后半首的述志作了铺垫和暗示。
此诗是孟浩然雄浑壮逸风格的代表作。
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模拟试题三及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9选7,计28分):1、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xí)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2、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涕泣零如雨。
3、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4、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婉转饶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5、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6、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7、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8、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二.翻译题(18分):《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尚书》上说:“满足会招来损害,谦虚能得到补益。
”警惕与勤劳可以振兴国家,安逸和舒适可以丧失性命,这是自然的道理啊。
因此当他强盛时,普天下的豪杰,没有一个能与他争雄,到他衰败时,几十个优伶来困扰他,却使他丧命亡国而被天下所讥笑。
可见,祸患常常是在细微的小事上积聚起来的,而聪明勇敢又往往在沉湎嗜好中受到祸患吗?三.简答题(24分)1、简析《逍遥游》的论证方法和艺术特色。
《逍遥游》的论证方法主要有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作者为了说明顺应自然、忘却自我的绝对自由的逍遥境界,通过鲲鹏与蜩、鸴鸠、斥鴳、朝菌、蟪蛄、宋荣子、列子等一系列的比喻对比,说明人与万物皆有所待而不得逍遥的事实,并从齐物的角度自然证明了真正逍遥的境界。
《逍遥游的》集中体现了庄子散文浪漫主义的特点,其一表现在奇特的构思和及其丰富的想象上,如文中层层推进对比论证的使用和对鲲鹏变化的描述;其二表现在丰富词汇的熟练运用和对事物的自在描绘上。
2、简析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一词。
辛弃疾的《摸鱼儿》主要通过传统的比兴手法,含蓄委婉地寄托了词人壮志难申的身世之感和深切的爱国热情,表现了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憎恨。
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得全词能以婉媚的儿女情态曲折地体现出“化为绕指柔”的英雄情怀。
四、论述题(30分):试评析《李将军列传》(节选)中的李广形象。
李广武艺高超,但在战争中并不恃一夫之勇,而是冷静睿智、根据战场的实情灵活机动,故而能凭借其奇正不一的战争谋略扬威于匈奴;他英勇善战,行廉好义,待部下宽让友爱,故多得士兵之心,但仇杀霸陵尉则体现了他性格中刚愎狭隘的一面。
电大《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读》模拟试题四及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4分,9选7,计28分):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2、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4、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5、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得眠。
6、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7、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