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有效反馈
课堂反馈是指在课堂教学时个体间、整体与个体间相互沟通、相互作用、信息往返交流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教与学的必然结果和客观存在。
然而,教师在实际课堂中对反馈的认识和实际应用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我们必须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有效的课堂反馈,使教学处于最佳状态,以提高课堂效率。
一、要把反馈集中于大问题的解决过程中
小学语文教材是由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范文组成的,教师每个学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寻求一种高效低耗的方式,把范文中的一些信息直接传送给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每篇课文的特点,设计课堂“大问题”。
通过这个课堂“大问题”,提供学生一个清晰的学习思路,使他们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脉络,理解课文中心。
以《可贵的沉默》课文为例,《可贵的沉默》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二要求:“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而与这对应的“大问题”为“可贵的沉默的含义,只要你表达了自己的爱,再幼稚的礼物他们也会觉得珍贵无比。
”由此可见,这样一种课堂问题的呈现模式,已被老师所接受,这种模式的好处也是不言而喻的。
在教学《可贵的沉默》时,教师通过设计
以下问题进行课堂互动就可以有效实现课堂信息反馈:
1.在同学中爸爸妈妈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并向他们祝贺的有哪些?(情感反馈)
2.通过这件事同学们发现什么?想到什么?又想说些什么呢?(追问反馈)
3.是呀,老师很羡慕你们,现在老师想寻找蕴藏在你们父母心灵深处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引读)
4.“是什么东西极为珍贵呢?”引读(导读反馈)
5.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
(想象反馈)
6.真好,你不但想到了同学们当时的感受,还想到了“自己”内心的感受,我想爸爸妈妈此刻心中充满了温暖,也想到你们会用自己的方式记住爸爸妈妈的生日。
(总结反馈)
学生通过回答教师提问,实现答问反馈、补充反馈。
以上课堂互动所展现出来的不同的反馈方式,都是在解决课堂大问题、紧扣教学目标中进行的,在和谐的对话中,师生有效互动,学生思维井然有序。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反馈集中于广大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让反馈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让反馈在师生间的自由对话、生成过程中变得实实在在,且又形式多样、生动活泼。
二、要把反馈落实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
语文课要重视语言的表达,也就是要重视学生的书面语与口头语,这是学好汉语的关键所在,也是语文课的灵魂。
所以,师生在课堂中对语言表达的随时反馈是最主要的,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从“字(形近字区别)――词(近、反义词用法)――句(句式变换)――段(段意理解)――篇(结构)”这个语言训练的逻辑层次入手,理清语言训练的要点;其次,要把这些训练点的传授合理地穿插到课文的学习过程中,依托语文课本中的范例进行学习。
三、要抓住时机,设计反馈练习
1.即时反馈:也就是对刚学过的知识进行换题训练。
例如在《她是我的朋友》的课后练习中,要求学生辨析词语“哭泣、抽泣、呜咽”,并完成填空,当学生完成这些练习以后,教师可立刻再出一些题目,让学生反馈,检测他们的掌握情况。
即时反馈更有效的策略是不脱离原有文本,根据课文原有内容再设计反馈练习,检测学生学习情况。
2.延时反馈:就是一种阶段反馈,可以出现在本堂课的课末练习,也可以出现在这一单元的课文教授中,还可以在间隔更长时间的课堂中出现相同语言点的训练,这种反馈设计可以是教师的有意为之,也可以是学生对已学过的语言训练点的思考发现。
如在教学《太阳》时,阅读课文后,教师发现这篇课文按“分――总”的关系介绍,教师可迅速抓住这一反馈信
息因势利导,加以点拨,将学生的思维导向“分――总”段式这―知识的关键处――分述部分,师:请同学们看分述部分,想―想分述部分是怎样描写太阳特点的?
生:写太阳的远、大、热。
师:太阳的特点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
生:是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的方法来说明的。
师:说说理由。
生:因为它是用“如果……就……、因为……所以……、虽然……但是……”的句式和130万、3500年、6000摄氏度等来说明的。
师:很好!老师为你高兴,你理解了举例子、列数字的分述方法,你们可以用“如果……就……、因为……所以……、虽然……但是……”仿造句子吗?上学期我们学过不少总分关系的课文和段落,它们的分述部分,是用什么方法进行分述的呢?请同学们回忆、分析、总结,不清楚的可以相互提醒,也可以问老师。
综上所述,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输过程,是教与学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反馈的控制过程。
教师在调控信息传输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和利用教学的反馈信息,使教学处于最佳状态,以提高课堂效率。
在课堂反馈中,应把学生作为主体,利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将学生的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关注差异,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
真正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