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调适课件
行为原因的两个纬度
• 内外因维度:内因指存在于个体内部的原 因,如人格、品质、动机、态度、情绪、 心境及努力程度等个人特征。外因是指行 为或事件发生的外部条件,包括背景、机 遇、他人影响、工作任务难度 • 可控性维度:个体能否控制其行为的动因。 可控的原因是指个体可通过主观努力可以 改变的。如努力、外部环境等。不可控的 原因如智力因素、工作难度等,不是个人 能够改变的。
压力的本质
战斗或逃跑的反应 优点:面对危险时,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反应 速度加快,使个体能迅速加入战斗或逃离危险 缺点:过多的应激,一直处于应激状态,会产生 精力衰竭,致使健康受损,情绪抑郁。 压力是一把双刃剑。 消除压力 NO!!! 管理压力 YES!!!
象关注身 体一样关注 我们教师的 心灵!
你做对了吗?
• 问题 • 答案 1 错 2 错 3 4 5 对 对 错 6 7 对 错
我们有很多权利,但我们却忽视了
• • • • • • 犯错误的权利 自己确定轻重缓急的权利 将我们自己的需要与他人的需要一视同仁的权利 拒绝他人要求的权利 表达自己的权利 评价我们的行为,思想和感情以及对其后果承担 责任的权利 • 让自己开心的权利
发生事件
主观认识
心理行为反应
我们的烦恼不是源于我们的遭遇, 而是源于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应该牢记
困扰我们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看待 事情的态度; 只有我们自己的思维才能赋予事件“好” 或者“坏”的定义; 负性的情绪后果并非源于所发生的事件 ,而 是源于当事人对事件所持的想法和态度;
一个例子
因为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和态度不同
艾利斯的ABC理论
事件
解释
行为
心理健康的认知理论
• 观点:一个人思想与信念是引起心理问题 的根源。 • A(Activating events):诱发事件。 • B(Beliefs):个体遇到诱发事件后相应的信 念,即对事件的看法、解释与评价。 • C(Consequences):特定情境下,个体的 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家庭成员或其他重要 的人对我的期望
试一试——区分合理和不合理的想法
1 、必须要让大家都接受我。如果有一个人对我不满意,我会 无法忍受,会感到非常焦虑和难过。 2、我过去的失败经历会继续控制我的感觉和行为。 3、我可以愉快地完成我的任务,而不用为考核过分担心。 4 、尽管有些事情可以用“应该”和“不应该”来处理,但我 不会运用这种二分的方法。 5 、每天上班之前我都非常焦虑,因为在我接受自己之前,我 需要别人的肯定。 6、就算是领导,也会在重大的会议之前有一定的紧张情绪。 7 、我从自己周围的环境中感受到强大的压力,我感觉自己无 法从这种焦虑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 积极的人生态度 – 现实的入世情怀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1、能够面对现实、积极乐观,对前途充满 信心,心境轻松愉快; 2、具有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认知能力,有 独创性; 3、能运用有效合理的方法解决工作、生活 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4、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 5、有健全的人格,人际交往和谐,积极态 度多于消极态度。
有一样可以”
不合理想法的特征三
• 糟糕至极:认为一件自己不愿其发生的事 情发生后,必定会非常可怕,非常糟糕, 非常不幸,甚至是灾难性的。 ————“完蛋了,我永远也没有
机会了!”
不合理想法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以前的生活经历 其他人对我的评价; 其他人对待我的方式
不合理想法
自我的接纳程度 自我评价
激发事件 想法 情绪结果
我怎么这么倒霉,大家眼 明明事情是我负责的,开 里都没有我,看他跟领导 难过、沮丧,失去自信、 会的时候校长却表扬了她。套热乎的样子!我做了那 不想再努力了,消极颓废、 么多都白做了。以后干脆 甚至自杀 什么都不干了。 看来努力还是不够,没关 系,退一步海阔天空,先 明明事情是我负责的,开 踏踏实实学着办事,以后 会的时候校长却表扬了她。有机会还可以再来,只要 人有能力,总会有好的发 展和未来的 能面对现实,看到事情积 极一面,不会对自己增加 压力,积极地面对困难, 对自己有信心,继续努力
2.心智枯竭(认知能力下降)
3.情绪衰竭(压力)
4.价值枯竭(自我评价) 5.去人性化(人际关系恶化) 6.行为症状(自伤和他伤行为)
自我调节 认知改变 疏解压力 改变情绪
看看你自己的职业枯竭状况
1.你的工作效率衰退了吗? 2.在工作上,你的进取心降低了吗? 3.你已对工作失去兴趣了吗? 4.工作压力比以前大? 5.你感到疲惫或虚弱吗? 6.你头痛吗? 7.你有胃痛吗? 8.你最近体重减轻了吗? 9.你睡眠有问题吗? 10.你会感到呼吸短促吗?
不合理想法之特征
主观,没有事实依据,绝对化
合理想法之特征
客观,有事实基础,不绝对
产生焦虑和其他不良的情绪
追求完美,如必须、一定要、 应该……
帮助维持快乐的生活
帮助设定现实的目标
出现内、外部冲突,与别人交 防止不必要的内、外部冲突 往困难 的出现
增大心理压力水平
降低个人的压力水平
不合理想法的特征一
三、压力管理--如何应对心理困扰
• 积极应对 • 重构认知 • 寻求支持 • 增强控制
1、积极应对:有了问题主动想办法
压力的应对
适当选择
听音乐 运 动 写日记 找朋友倾诉 做深呼吸 哭
中性选 择
吃东西 购 物 撕 纸 喝 水
不当选择
骂 人 找人打架 摔 门 生闷气 以牙还牙 砸东西
心理健康进校园培训系列 --蒲永进
改变句式
– 因为他人对我挑剔,所以我现在不开心 句式转换:将结果改为相反词,首句“因为”置后 – 他人对我挑剔,我仍然开心,因为…… 参考答案:
• • • • 我知道了自己工作上的不足; 我努力工作会使他改变对我的态度; 这会使我有更优秀的表现 ……
• 练习一:
– 因为孩子不听话,所以我不高兴。 – →孩子不听话,我仍然高兴,因为……
• 练习二:
– 因为和老公(老婆)吵架,所以我不高兴。 – →和老公(老婆)吵架,我仍然高兴,因为……
• 练习三:
– “因为孩子课堂纪律差,所以我不开心。” – →孩子课堂纪律差,我仍然高兴,因为……
合理的归因
• 归因即人们对行为的结果寻找原因 的过程。 • 对行为的不同归因会对个体行为的 动机产生不同的影响。
归因维度的特征
内外因维度 内因 外因 √ √ √ √ √ √ 可控性维度 可控 不可控 √ √ √ √ √ √
原因种类 能力 努力 任务难度 运气 身心状况 其它原因
每一维度对动机都有重要的影响
1.在内外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会 产生自豪感,从而动机提高;归因于外部因素, 则会产生侥幸心理。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则 会产生羞愧的感觉;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生气。 2.在控制性维度上,如果将成功归因于可控因素, 则会积极的去争取成功;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 不会产生多大的动力。将失败归因于可控因素, 则会继续努力,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会绝望, 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不可控时是最大的问 题,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 绝对化倾向:指一个人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 点,对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发生 的信念,常与“必须”、“应该”这类词联 系起来。 ————“我必须做好”,“没有人能 理解我” ,“我不应该是这样的”
不合理想法的特征二
• 过分概括化:是一种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 如:面对失败时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永远 是个“失败者” 。 ————“我一无是处” , “我没
心理健康的现状
• 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 健康状态,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 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 态”、“游离(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 称谓。
亚健康
不健康
亚健康状态症状
• • • • • • • • • 突发性精力不足 疲劳困乏,精神不振 注意力难以集中,心神恍惚 胸闷、心悸 失眠 疼痛 月经不调 性机能减退 职业倦怠
11.你的心情常改变或沮丧吗? 12.你很容易生气吗? 13.你常有挫折感吗? 14.你比以前更加疑神疑鬼吗? 15.你比以前更无助吗? 16.你使用太多药物来改变你的情绪吗? 17.你变得越来越没有弹性吗? 18.你变得更加挑剔自己和别人的能力? 19.你做得多,但真正完成得很少? 20.你觉得自己的幽默感减少了?
教师的职业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教师角色的错位
• 原本的教师角色:
– – – – – 组织者 交流者 激发者 管理者 改革者、指导者、示范 者、心理辅导员、 教育科研者……
• 现在的教师角色:
先 圣 法 侦 保 知:老师是权威,无所不知 人:老师是道德楷模 官:对学生的争执作出裁判 探:必须对班级情况了解 姆:学生在校发生的事情教 师要负责 骗 子:要作社会认可的的教师 告密者:让社会知道学生的现状 替罪羊:教师要为教育问题负责
赣南师范学院教科学院 刁艳红 email:yanhong.d@
• 了解自己 • 自我调节
认识自己的局限
掌握科学的理论
• 压力管理
认知和行为训练
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的教师——
• 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全的学生
• 才能胜任教育工作
•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与氛围
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 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
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
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 一个被老师唾弃的孩子,学校就是他的地狱, 一个被父母、老师同时唾弃的孩子,这个世界就 是他的地狱。
心理健康的具体表现
• 自知自律
– 正确认识自己
– 适当约束自己 • 悦己怡人 – 对自己接受肯定 – 和他人友好相处
• 乐观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