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新人教版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测试(包含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新人教版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测试(包含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新人教版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测试(包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要想清楚地表示一个病人一天中的体温变化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A. 条形B. 折线C. 扇形2.某市规定每户每月用水是不超过6吨时,每吨价格为2.5元;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的部分每吨价格为3元。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示意图是()。

A. B. C. D.3.要统计东莞近五年降水量的变化情况,选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A. 条形B. 折线C. 扇形D. 不确定4.张阿姨开车去办事,半途中突然有一只狗冲在车前,她用力刹车才没撞它,张阿姨受惊后仍开车回家.右图曲线是张阿姨开车的速度记录。

张阿姨在什么时间为躲避那只狗而刹车?( )A. 8:01B. 8:06C. 8:08D. 8:11 5.下列信息中,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

A. 学校各年级的人数;B. 六年级各班做好事的人数;C. 4月份气温变化的情况6.下面一组折线统计图中,哪个折线统计图更合理?()A. B.7.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大小表示城镇化水平的高低,由图可知,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是()A. 1953-1964B. 1964-1982C. 1982-1990D. 1990-2002 8.星期天晚饭后,小红从家里出去散步,如图描述了她散步过程中离家的距离s(米)与散步所用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图,依据图象,下面的描述符合小红散步情景的是()A. 从家出发,到了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儿报,就回家了.B. 从家出发,到了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儿报后,继续向前走了一段,然后回家了.C. 从家出发,散了一会儿步,就找同学去了,18分钟后才开始返回.D. 从家出发,一直散步(没有停留),然后回家了.9.要反映一~六年级的学生人数最好选择( )统计图。

A. 条形B. 折线C. 扇形10.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应选哪种统计图?( )A. 条形B. 折线C. 扇形11.要反映当天气温变化情况,应选用()A. 条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 扇形统计图12.六(1)班班长统计去年1﹣8月“书香校园”活动中全班同学的课外阅数量(单位:本)绘制了如下的折线统计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平均数是58本B. 众数是42本C. 中位数是58木D. 每月阅读数量超过40本的有5个月二、填空题13.下图是2010年~2014年鹿野化肥厂产量增长情况统计图,看图填空。

(1)该厂2011年生产化肥________吨。

(2)2013年的产量是2010年的产量的________倍。

(3)2010年到2014年化肥的产量整体呈________趋势。

14.下图是李林和张军两人进行1000m的长跑比赛情况,看图回答问题。

(1)跑完1000m,李林用________分,张军大约用________分。

(2)起跑后的第1分,________跑的速度快些。

(3)起跑后的前________分,两人跑的路程同样多,大约是________ m。

15.把两个折线统计图合并为一个,称为________折线统计图。

16.根据统计图填空:(1)纵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________毫米的降水量;(2)________月份降水量最多;________月份的降水量最少;(3)从________月到________月,降水量呈上升趋势;从________月到________月降水量呈下降趋势.17.如下图所示,是小强参加赛跑时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根据线段的倾斜度,________线段表明的速度最快.18.从________统计图可以看出数量的多少,而________统计图能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

19.折线统计图不但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________变化的情况。

20.根据________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________顺次连接起来三、解答题21.下面是护士为一位病人测量的体温统计折线图。

(1)护士每隔几小时给这位病人量一次体温?(2)这位病人的最高体温是多少摄氏度?最低体温是多少摄氏度?(3)这位病人的体温在哪一时间段下降最快?哪一时间段比较稳定?(4)从体温上观察,这位病人的病情是好转还是恶化?22.下图是小胖连续6次数学练习得分情况。

(1)小胖第6次数学练习得分是多少?(2)小胖哪次数学练习得分与班级平均得分最接近?(3)有人认为小胖的数学成绩波动大,你有什么想法?23.图表操作。

下面是A、B两市2007年上半年降水量情况统计图。

(1)哪个月两个城市的降水量最接近?哪个月两个城市的降水量相差最大?(2)2月份B市的降水量是A市的几分之几?哪个市的几月份降水量最多?(3)从图中还能获得哪些信息?24.下图是某超市5月份甲、乙两种洗衣粉销售情况统计图。

(1)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

时间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甲种(袋)乙种(袋)25.小华骑自行车到6千米远的森林公园去游玩,请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小华几时到达森林公园,途中休息了几分。

(2)小华在森林公园玩了几分。

(3)返回时用了几分。

26.在踢毽比赛中,张敏和赵小珊各踢了5次,成绩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张敏和赵小珊踢毽比赛成绩统计图张敏和赵小珊踢毽比赛成绩统计图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张敏这5次踢毽的个数是一次比一次多吗?踢得个数最多的是第几次?(2)赵小珊这5次踢毽的个数是一次比一次多吗?踢得个数最多的是第几次?(3)张敏这5次踢毽的平均数是多少个?有哪几次踢得个数超过了平均数?(4)赵小珊这5次踢毽的平均数是多少个?有哪几次踢得个数超过了平均数?这幅统计图还能说明什么问题?【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 B【解析】【解答】解:要想清楚地表示一个病人一天中的体温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B。

【分析】折线统计图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2.C解析: C【解析】【分析】先观察图像,水的单价在6吨时发生变化,所以D选择不合理,6吨后的价格高于6吨前的价格,在图像上来看,折线的坡度应变的更陡。

3.B解析: B【解析】【解答】解:要统计东莞近五年降水量的变化情况,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B。

【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多少;折线统计图,可以明显的看出数量变化的幅度;扇形统计图,无法从图上直接获得数量多少,但可以清楚的看见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比;根据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进行选择即可。

4.B解析: B【解析】【解答】解:8:00到8:03是加速时间,8:03到8:06是匀速前进时间,8:06时速度极速下降,是刹车时间,所以这个时间是躲避狗而刹车的时间.故答案为:B【分析】横轴表示时间,数轴表示速度,折线上升表示提速,折线平稳表示匀速行驶,折线下降表示降速,由此判断即可.5.C【解析】【解答】选项A和选项B,适合选择条形统计图;选项C适合选用折线统计图.故答案为:C.【分析】折线统计图的特征是: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据此分析解答.6.A解析: A【解析】【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清晰度和折线变化趋势即可得出选项A合理.故答案为:A.【分析】因为正常人的体温变化不大,所以用纵轴上1个大格表示1℃,1个大格平均分成5个小格,每个小格表示0.2℃,这样能清晰体现出折线变化的趋势,即体温变化的增减趋势,所以选线A合适.7.D解析: D【解析】【解答】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1990年-2002年的增幅最快,城镇化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是1990年-2002年。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中所标的百分比可以看到,变化趋势较为明显提高的是1990年---2002年,由此即可求出答案。

8.B解析: B【解析】【解答】解:通过观察可知,小红从家出发,到了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儿报后,继续向前走了一段,然后回家了。

故答案为:B。

【分析】先确定出折线统计图中每段所表示的意义,然后再进行解答。

9.A解析: A【解析】【解答】反映数量的多少,符合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故选:A【分析】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反映数量的多少。

10.B解析: B【解析】【解答】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符合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故选:B【分析】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11.B【解析】【解答】折线统计图不仅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所以要反映当天气温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分析】考查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并且能够根据它的特点和作用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折线统计图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12.C解析: C【解析】【解答】平均数:(36+70+58+42+58+28+75+83)÷8=450÷8,=56.52,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28,36,42,58,58,70,75,83,中位数为:(58+58)÷2=58,答: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56.52,中位数是58。

【分析】A、把这组数据的所有数相加的和再除以8进行计算后再判断即可;B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42在本组数据中只出现了1次,58出现了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所有58是这组数据的众数,故排除;C把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排在中间位置上两个数的平均数即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D每个月阅读数量超过40本的有6个月,故排除。

故选:C二、填空题13.(1)400(2)5(3)上升【解析】【解答】解:(1)该厂2011年生产化肥400吨;(2)1000÷200=5;(3)2010年到2014年化肥的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故答案为:(1)400;(2)解析:(1)400(2)5(3)上升【解析】【解答】解:(1)该厂2011年生产化肥400吨;(2)1000÷200=5;(3)2010年到2014年化肥的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

故答案为:(1)400;(2)5;(3)上升。

【分析】(1)根据2011年对应的竖轴上的数据确定这一年的化肥产量;(2)用除法计算两年产量的倍数关系;(3)根据折线的走势确定产量是上升还是下降即可。

14.(1)4;45(2)张军(3)3;800【解析】【解答】解:(1)根据实线可知李林用4分根据虚线可知张军用45分;(2)起跑后的第1分张军跑的快一些;(3)起跑后的前3分两人跑的路程同样多大约是80解析:(1)4;4.5(2)张军(3)3;800【解析】【解答】解:(1)根据实线可知,李林用4分,根据虚线可知,张军用4.5分;(2)起跑后的第1分,张军跑的快一些;(3)起跑后的前3分,两人跑的路程同样多,大约是800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