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控制网络2-1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2.1.1数字数据编码 2.1.1数字数据编码
单极性码 信号电平是单极性的。 信号电平是单极性的。 双极性编码 信号电平为正、负两种极性的。 信号电平为正、负两种极性的。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2.1.1 数字数据编码
归零码(RZ) 归零码(RZ) 归零码在每一位二进制信息传输之后均 返回零电平的编码。 返回零电平的编码。 非归零码(NRZ) 非归零码(NRZ) 非归零码在整个码元时间内维持有效电 平。
星形 环形 总线形
树形 不规则形 完整形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2.4 网络拓扑结构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2.4.1 星形拓扑
在星形拓扑中,每个站通过点在星形拓扑中,每个站通过点-点连接到 中央节点, 中央节点 , 任何两站之间通信都通过中央 节点进行。 中央节点的结构显得比较复杂 , 节点进行 。 中央节点的结构显得比较复杂, 对其要求较高。 对其要求较高。
2.4.4 树形拓扑
树形是总线形的扩展,传输介质是不封闭 的分支电缆。和总线拓扑一样,一个站发送 数据,其它站都能接收。树形结构非常适合 于分主次、分等级的层次型管理系统。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2.4 网络拓扑结构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2.5 网络的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是网络中连接收发双方的物理 通路,也是通信中实际传送信息的载体。 通路,也是通信中实际传送信息的载体。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2.5 网络的传输介质
电话线 同轴电缆 双绞线 光导纤维电缆 无线 卫星通信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2.5 网络的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的特性对网络中数据通信质量 影响很大, 影响很大,这些特性主要包括:
物理特性:传输介质物理结构的描述; 传输特性:传输介质允许传送数字或模拟信号 以及调制技术、传输容量、 以及调制技术、传输容量、传输的频率范围;
不用调制解调器 系统价格低廉 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一般为1Mb/s~ 较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一般为1Mb/s~10 Mb/s) Mb/s) 传输距离一般不超过25km 传输距离一般不超过25km 半双工方式或单工方式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2.2.2 载波传输
载波传输采用数字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 后实行传输。 后实行传输 。 最基本的调制方式有上述的 幅度键控ASK 、 频移键控 FSK、 幅度键控 ASK、 频移键控FSK 、 相移键控 PSK三种。 PSK三种。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2.5.2 同轴电缆的主要特性
传输特性:基带同轴电缆一般仅用于数 字数据信号传输。 字数据信号传输。宽带同轴电缆可以使用 频分多路复用方法,支持多路传输。 频分多路复用方法,支持多路传输。只用 于一条通信信道的高速数字通信, 于一条通信信道的高速数字通信,此时称 之为单通道宽带。 之为单通道宽带。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2.1.2 模拟数据编码
模拟数据编码的三种编码方法: 幅度键控ASK(amplitude幅度键控ASK(amplitude-shift keying) keying) 频移键控FSK(frequency频移键控FSK(frequency-shift keying) keying) 相移键控PSK(phase相移键控PSK(phase-shift keying) keying)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2.5.1 双绞线的主要特性
抗干扰性:双绞线的抗干扰性取决于一 束线中相邻线对的扭曲长度及适当的屏蔽。 束线中相邻线对的扭曲长度及适当的屏蔽。 在低频传输时, 在低频传输时,其抗干扰能力相当于同轴 电缆。 10~ 电缆。在10~100 kHz时,其抗干扰能力低 kHz时 于同轴电缆。 于同轴电缆。 价格:价格低,并且安装、维护方便。 价格:价格低,并且安装、维护方便。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2.2.4 异步传输模式ATM 异步传输模式ATM
ATM(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是实 mode) 现高速网络的主要技术。 速率可达155 现高速网络的主要技术 。 速率可达 155 Mb/s 到2.4Gb/s,也有25 Mb/s和50 Mb/s的ATM技 Gb/s,也有25 Mb/s和 Mb/s的ATM技 术,可适用于局域网和广域网。 可适用于局域网和广域网。
2.2.1 基带传输
基带传输就是在数字通信的信道上直接 传送数据的基带信号, 传送数据的基带信号 , 即按数据波的原样 进行传输, 不包含有任何调制, 进行传输 , 不包含有任何调制 , 它是最基 本的数据传输方式。 本的数据传输方式。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2.2.1 基带传输
基带传输特点:
无论对于模拟数据还是对于数字数据, 无论对于模拟数据还是对于数字数据,双绞线都是最通用的传输 介质。电话线路就是一种双绞线。 介质。电话线路就是一种双绞线。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2.5.1 双绞线的主要特性
物理特性:双绞线由按规则螺旋结构排 列的两根或四根绝缘线组成。 列的两根或四根绝缘线组成。一对线可以 作为一条通信线路, 作为一条通信线路,各个线对螺旋排列的 目的是使各线对之间的电磁干扰最小。 目的是使各线对之间的电磁干扰最小。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2.1.1 数字数据编码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2.1.1 数字数据编码
0 绝 对 码 1 1 0 0 1 0 1
差 分 码
图 2-2 差分码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2.1.1 数字数据编码
1 0 0 1 0 1 1
数据
时钟
曼彻斯特编码 图 2-3 曼彻斯特编码过程与波形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2.1.1 数字数据编码
差分码 差分码用电平的变化与否来代表逻辑“ 差分码用电平的变化与否来代表逻辑“1” 和“0”。 变化为“1” ,不变化为“0” 。 变化为“ 不变化为“ 曼彻斯特编码( 曼彻斯特编码(Manchester Encoding) Encoding) 码元本身分为两半, 码元本身分为两半,前半个时间段所传信 号是该时间段传送比特值的反码, 号是该时间段传送比特值的反码,后半个时 间段传送的是比特值本身。 间段传送的是比特值本身。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2.3 通信方式
2.3.1单工通信(simplex communication) 单工通信( communication)
2.3.2半双工通信(half-duplex communication) 半双工通信(halfcommunication)
2.3.3全双工通信(full-duplex communication) 全双工通信(fullcommunication)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2.5.1 双绞线的主要特性
传输特性:双绞线最普遍的应用是语音 信号的模拟传输。在一条双绞线上使用频 信号的模拟传输。在一条双绞线上使用频 分多路复用(multiplexing) 分多路复用(multiplexing)技术可以进行 多个音频通道的多路复用。 多个音频通道的多路复用。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2.5.1 双绞线的主要特性
连通性:双绞线可以用于点-点连接, 连通性:双绞线可以用于点-点连接,也可用于 多点连接。 多点连接。 地理范围:双绞线用作远程中继线时, 地理范围:双绞线用作远程中继线时 , 最大距 离可达15km;用于10Mb/s局域网时, 离可达15km;用于10Mb/s局域网时,与集线器的 距离最大为100m 单网段) 距离最大为100m(单网段)。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2.4.2 环形拓扑
通过中继器进行点-点连接, 通过中继器进行点-点连接,构成一个封闭 的环路。 中继器接收前驱站发来的数据, 的环路 。 中继器接收前驱站发来的数据 , 发 往后继站。 链路是单向的, 往后继站 。 链路是单向的 , 工作站需有较复 杂的网路处理功能。 杂的网路处理功能。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2.3 通信方式
半双工通信( half半双工通信 ( half-duplex communication ) communication) 半双工通信是指信息流可在两个方向上传 输,但同一时刻只限于一个方向传输 。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2.3 通信方式
全双工通信(full Duplex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能同时作双向通信。通信效率高,控制简 单,但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2.4.3 总线拓扑
在总线拓扑中, 传输介质是一条总线, 在总线拓扑中 , 传输介质是一条总线 , 工 作站通过相应硬件接口接至总线上。 作站通过相应硬件接口接至总线上 。 一个站 发送数据,所有其它站都能接收。 发送数据,所有其它站都能接收。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2.3 通信方式
发送 单相信道 (a) 单工通信 发送 接收 单相信道 (b) 半双工通信 发送 接收 双相信道 (c) 全双工通信 图 2-4 几种通信方式 接收 发送 接收 发送 接收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2.4 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节点的物理连接形式。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2.5.2 同轴电缆的主要特性
同轴电缆是网络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传输介质之一。有线电视线。 同轴电缆是网络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传输介质之一。有线电视线。
哈工大网络与电气智能化研究所
2.5.2同轴电缆的主要特性 2.5.2同轴电缆的主要特性
物理特性:同轴电缆由内导体( 物理特性:同轴电缆由内导体 ( 电缆铜 芯)、绝缘层、外导体(铜网)及外部保 绝缘层、外导体(铜网) 护层(外绝缘层)组成。 护层(外绝缘层)组成。同轴介质的特性 参数由内、 参数由内、外导体及绝缘层的电参数和机 械尺寸决定。 械尺寸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