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句子写具体。
要求:
1、句号变成逗号,再补充半句,说明前半句的特点。
2、可以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或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3、写完之后读一读,要求通顺无错字。
语文实践活动第四题。
训练:
1、这棵榕树非常大。
2、汽车跑得很快。
3、桂林山水真美。
二、改写反问句。
要求:
1、陈述句变反问句,句号变成问号。
2、加反问词:难道、怎么、怎么会、怎么能
3、句子末尾加语气词:吗、呢
4、五年级语文句子复习肯定词变否定词
5、检查句子的意思不能改变,语句通顺,反问词使用恰当,句子末尾是问号。
训练:陈述改反问
1、没有比守住你们的阵地,不让敌人的炮弹把你们的阵地掀翻更重要的事了。
2、享受幸福生活是人们的权利。
(反问改陈述)
2、晚上这么黑,难道多点支小蜡烛也不好吗?
3、人类的生息怎么能离不开灰尘呢?
★体会反问句的作用。
(加强语气)
三、造句、关联词语造句。
(一)对答如流、千方百计、
要求:
1、理解词语的意思和使用范围。
千方百计:想尽一切办法的意思,多用于思考或行为,如“千方百计地想或千方百计的做”
对答如流:的意思是答话像流水那样流畅,形容回答问题时很流畅、流利。
2、学生口头造句,再写下来。
3、自己检查是否通顺,找出错别字。
(二)关联词语
1、梳理
(1)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因此
要求:
1、比较句子,体会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达方式。
两句话内容相同,都是因果关系,1句是先果后因,强调的是原因;2句是先因后果,强调的是结果。
2、根据表达的需要,练习造同一内容用不同方式表达的两个句子。
3、给定的两个句子,先确定那句是原因,那句是结果。
练习:
海面上风平浪静。
水手们和猴子都到轮船甲板上玩耍。
(1)要强调海面上风平浪静:
(2)要强调水手们和猴子都到轮船甲板上玩耍:
递进关系:不但…..而且….. 不仅……还……即使……也
(1)
(2)
(3)
并列关系:既……又……
假设关系:如果……就……要是……就……
(1)
(2)
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
(1)
(2)
转折关系:虽然……但是……
选择关系:不是……就是……不是……而是
(1)
(2)
让步关系:宁可……也不……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的关联词语。
并列关系:
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相互并列。
每个分句各说一件事或同一事件的一个方面。
既…又…一边…一边…又…又…一面…一面…
不是…而是…有时…有时…一会儿…一会儿…那么…那么…
小芳()爱唱歌,()爱跳舞。
因果关系:
前面(后面)的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前面)的分句说明结论或结果。
因为…所以…既然…就…由于…因而………因此……
既然…那么………因为……之所以……是因为……
①()他真正下了苦功,()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②()你错了,()应该伸出手去请他原谅。
转折关系:
后面分句的意思是前面分句意思的转折。
虽然…但是………可是……尽管…还是…
①奶奶()年纪大了,()行动十分麻利。
②()他身强体壮,()搬不动这块大石头。
选择关系:
两个分句表达两种情况,从中选一种。
或者…或者…宁可…也…不是…就是…与其…不如…
①桑娜()自己多受苦,()照顾西蒙的两个孩子。
②凡卡常想:()在城里受罪,()回到乡下爷爷那儿去。
假设关系:
前面分句提出假设,后面分句表示结果。
如果…就…要是…就…假如…就…倘若…就…即使…也…
①()我们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
②即使你成绩再好,也应该谦虚点。
条件关系:
前面分句提出条件,后面分句表示结果。
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无论…都…
①()刻苦努力,成功的道路()会出现在你的面前。
②()走到哪里,我()不会忘记辛勤培育我的老师。
递进关系:
后面分句比前面分句意思更进一层。
不但…而且…不光…还…不仅…而且…不仅…还…
①赵州桥()坚固,()美观。
②这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还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实践活动六四题 121页
只要……就……只有……才……
即使……也……不仅……还……
要求:
1、理解句意,分析关联词语的关系。
(只要……就……)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即使……也……)让步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只有……才……)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不仅……还……)递进关系(后面的意思比前面的意思更进一步)
2、运用课文把内容补充完整。
只要人群中有人吓得大叫一声,孩子就。
即使没有人大叫一声,孩子也。
3、鼓励学生用其他内容造句,造句要先说后写。
4、用恰当的关联词语把两个句子连成一句话。
(1)老吕年纪大了。
老吕仍然奔波在这条山间邮路上。
(2)明天下大雨。
我们不去郊外野炊了。
四、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要求:
1、病句一般有哪些病因:错字、标点
重复、搭配不当、前后矛盾、逻辑错误
2、修改符号有哪些。
3、不改变句子原意。
训练:
(1)我们一定要继续和发扬中华民族。
(2)我们开展了一次作业展览。
(3)参加会议的人基本上都到齐了。
143页4题
五、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把句子换个说法。
168页
要求:1、句子的意思不改变。
2、加字、减字,改变符号都可以。
3、状语前置、反问句、把字句或被字句
训练:
(1)诺贝尔在科学的崎岖的山路上,始终在顽强地攀登,终于到达了光辉的顶点。
(状语前置)
(2)老柿树给我幸福的童年生活带来无穷的乐趣,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可以变成反问句)
(3)我捡到了一枚坚硬、精美的小贝壳。
(可以变成被字句)
(4)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把字句或被字句)
(5)蓝鲸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
(改成反问句)
六、给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要求:1、掌握对话的四种方式,正确加引号。
2、会使用顿号。
训练:
1、他来了赵亮兴奋地说咱们可以准时排练了(提示语在中间,说的后面加逗号)
2、这是我送给你的书我想你一定喜欢叔叔对我说(提示语在后面,说的后面加句号)
3、节日的夜晚这里变成了灯的海洋喷泉灯旋转灯礼花灯变色灯等数也数不清(注意顿号的使用)
七、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式练习
(一)比喻
要求:1、从书中找出5句背诵记忆、体会比喻作用
2、把下面句子变成比喻句
①柳枝在风中来回摆动。
②教室里非常安静。
3.自己写两个比喻句
4、在作文中有意识运用比喻。
5、运用修辞方法的诗句。
白银盘里一青螺
(二)拟人
要求:1、从书中找出5句背诵记忆、体会拟人作用
2、把下面句子变成拟人句
①柳枝在风中来回摆动。
3.自己写两个拟人句
4、辨析拟人句、比喻句
(拟人、比喻、兼用、)
老松树的黄色泪珠。
5、在作文中有意识运用拟人
6、运用修辞方法诗句(桃花依旧笑春风)
(三)反问
明月何时送我还?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四)排比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五)夸张(夸大、夸小)
飞流直下三千尺
(六)设问(自问自答)
《海底世界》
七、体会破折号的作用
要求:
1、了解破折号的作用。
(解释说明、意思转折、延伸发展、加强重点)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辨析。
训练:1、他们的路线是折尺形的——先从台阶的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台阶,就到了台阶的右侧;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在转回来,每次转身,扁担换一次肩。
(解释说明)
2、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解释说明)
3、孩子的父亲——船长从船舱里走出来.......(延伸发展)
4、40秒钟以后——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孩子的身体浮上来了。
(意思转折)
八、读一读、想一想每组中的两个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1、(1)两只小虫都淹没在老松树的黄色的泪珠里。
(2)两只小虫都淹没在松脂里。
2、(1)鲸呼气的时候浮上海面,废气从鼻孔喷出来,形成了一股水柱,就想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2)鲸呼气的时候浮上海面,废气从鼻孔喷出来,形成了一股水柱。
要求:1、对比着读句子,培养语感。
3、感受两个句子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比喻句表达得更生动、形象、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