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房方案UPS空调

机房方案UPS空调

一.概述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里,电子计算机机房这个概念将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近年来信息技术正迅猛发展,但是计算机设备只有通过稳定、可靠的运行才能发挥其效益,而计算机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要依靠电子计算机房的严格的环境条件,即机房温度、湿度、洁净度、洁噪声、承重、振动、电磁屏蔽、防静电、不间断供配电、安保、防雷、防火、防漏水等条件及其控制精度,因此计算机机房工程的设计与施工也日益被人们所重视起来。

计算机机房工程是一种涉及到空调及新风技术、供配电技术、自动检测与控制技术、抗干扰技术、综合布线及弱电技术、净化、消防、建筑、装潢等多种专业的综合性产业。

我公司在吸取了国内外数十多年来计算机机房的设计、施工方面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提供的资料及需求、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影响计算机设备稳定、可靠运行的各种因素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并经本公司专案小组多次研讨,提出了本机房工程的设计方案。

根据工程的需求,本机房主要包括机房装修、供配电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空调新风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监控系统、消防系统、机柜及KVM,共八个部分。

二.设计原则1)实用性和经济性机房设计必须根据系统目前和今后五年内各主机设备对综合环境的要求,并有适当的超前。

机房系统工程应避免由于过高的设置机房综合环境、技术参数而带来的设备、设施、规模和档次不必要的提高而造成项目投资总额过大。

一般设计方案是根据用户在今后几年内对业务发展的要求,在满足业务发展的前提下作五年规划设计的。

2)先进性和成熟性机房环境建设的设计和工程实施首先要体现科学性,要严格按照我国现有的规范、标准来进行综合设计。

现代化机房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机房设备摆放场所,而是由若干个系统组成的综合系统工程,各系统均不是相互隔离的,而是有密切的关联。

只有通过整体考虑、综合设计,并在良好的施工组织、协调与配合下,才能为机房设备稳定、可靠、安全运行提供完善的保障。

3)开放性和标准性为了满足系统所选用的技术和设备的协同运行能力,系统投资的长期效应以及系统功能不断扩展的需求,必须追求系统的开放性和标准性。

4)可靠性和稳定性在考虑技术先进性和开放性的同时,还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设备性能、系统管理、厂商技术支持及维修能力等方面着手,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

5)安全性和保密性在系统设计中,既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更要注意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因此系统应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网络通信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系统安全机制、数据存取的权限控制等。

6)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为了适应系统变化的要求,必须充分考虑以最简便的方法、最低的投资,实现系统的扩展和维护。

7)美观性和舒适性机房作为用户信息、业务、管理的汇集中心,电子技术和网络管理运作的窗口,其设计在满足先进、可靠、安全、适用、系统性的前提下,作为综合数据的汇集点,开发管理人员的工作场所,还需要满足一定的美观性和舒适性。

三.设计依据及技术指标(1)《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GB2887-89(2)《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4)《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6650—86(5)《电子计算机机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T/T30003-93(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95(7)《民用建筑设计规范》JFJ/T16/92(8)《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ECS72-95(9)《室内装饰工程质量规定》GB1838—93(10)《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1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43-97(1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2(13)《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J52-82(14)《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J54-83(15)《民用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J133-90(1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17)《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7450-87(1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GBJ232-83(19)《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5-97(2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116-98(2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2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45--82)(23)《火灾探测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116--88)(2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使用规范》(2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16—92)(2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0)(27)《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5)(28)《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GB3091)(29)《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3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31)《七氟丙烷(HFC-227e)洁净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DBJ15-23-1999 (32)本次机房的平面图纸、资料及机房的实际需求。

四.空调系统4.1精密空调系统4.1.1概述机房环境对机房内电子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起着很大的作用。

机房建设的主要标准:➢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T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国外主流厂家的机房规划:➢ASHRAE (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 Refriger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s, Inc.) TC9.9➢TIA942标准(Telecommunications Infrastructure Standard for Data Centers)➢HP和IBM的机房环境规划➢国内主要的行业规范和企业标准:➢中国电信[2005]658号IDC产品规范和741号文件➢中国移动公司对机房的环境控制指标要求国家标准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对机房开机时的环境的要求:➢同时,主机房区的噪声声压级小于68分贝➢主机房内要维持正压,与室外压差大于9.8帕➢送风速度不小于3米/秒➢在表态条件下,主机房内大于0.5微米的尘埃不大于18000粒/升➢为使机房能达到上述要求,应采用机房专用空调才能满足要求。

➢如果机房环境不能满足以上要求会对机房内的设备造成以下影响:➢温度无法保持恒定- 造成电子元气件的寿命降低➢局部温度过热- 设备突然关机➢湿度过高- 产生冷凝水,短路➢湿度过低- 产生有破坏性的静电➢洁净度不够- 机组内部件过热,腐蚀4.1.2空调设计本工程主要的热负荷来源于设备的发热量及维护结构的热负荷。

因此,我们要了解主设备的数量及用电情况以确定精密空调的容量及配置。

根据以往经验,除主要的设备热负荷之外的其他负荷,如机房照明负荷、建筑维护结构负荷、补充的新风负荷、人员的散热负荷等,如不具备精确计算的条件,也可根据机房的面积按经验进行测算。

在这次计算中心机房的设计中,可采用5kW/ 机柜,按实际的机柜数量进行估算。

机柜总数为8按5kW/ 机柜,总热负荷为5kW×8=40kW因此计算中心机房内配置的精密环境控制设备的制冷量不应小于40KW,选用意大利RC公司先进的精密环境控制设备NEXT EVO DX.O系列空调产品045 P1 E4壹台。

➢045 P1 E4机组单机制冷量为44.3KW➢送风风量为10350 m3/h。

➢室外冷凝器配置为每台M50室内机配壹台M58冷凝器。

1.送风方式建议建议选用地板下送风方式,下图为气流循环示意简图:在计算机房内,经空调机调整了的温湿度空气,通过计算机柜下部送进计算机柜内,而经机房上部返回空调机的送风形式,也称为下送上回式,这种空调方式又有两种回风方式,其一是从地板下送出的气流,设置在天花顶棚上的回风口从天花内回到空调机组处,其二是从地板下送出的气流直接在机房内顶部回到空调机组处,风温度一般取16~19℃。

此种送风方式,送风均匀,造价低,运行成本低。

2.室内外机安装建议➢室内机安装建议A、房间整体通风顺畅,送风、回风无障碍。

B、安装位置综合考虑,结合上下水、液管、汽管连接。

C、采用地板下送风方式,机组安装在独立的支架上,机组与支架间应设防震胶垫。

D、在空调机组的出风口处加装弧形导流装置,降低空调机组送风的射流损失。

E、地板下的楼层面做保温、防尘和防空调结露水处理。

如现场无特殊要求,当室外机高于室内机时,推荐机组建议垂直最大距离为20米;当室外机低于室内机时,建议垂直最大距离为5米;建议管道总长不超过60米。

当室内外铜管的当量长度大于30米时,应加延长管件以免影响制冷效果。

机房空调室外机根据图纸要求分别采用直立式或横放式。

室外机组的安装方式注:1、安装方式的称呼是以风机的轴流风向确定,不是设备的安装形式。

2、对于地板下送风形式的机房专用空调,安装时要求防静电地板下高度大于300mm,这样才能保证空调送风通畅,制冷效果好,否则可能造成送风受阻,送风距离缩短。

4.1.3意大利RC NEXT EVO DX 045 P1 E4: 直接蒸发式机房空调(一)、NEXT EVO系列描述应用范围:中、大型交换机房和移动机房计算机房和数据中心(IDC)高科技环境及实验室工业控制室和精密加工设备标准检测室和校准中心UPS和电池室生化培养室医院和检测室(二)、NEXT EVO系列技术参数(三)、NEXT EVO系列主要部件结构铝合金型材底座, 喷涂环氧树脂粉末.颜色RAL 9005;铝合金框架结构 , 喷涂环氧树脂粉末. 内框架和面板密封. 颜色RAL 9005;面板由镀锌钢板制作表面保护处理符合标准 UNI ISO 9227/ASTMB117 和 ISO 7253, 喷涂环氧树脂粉末. 颜色RAL 7016 锤纹;面板内衬聚氨酯发泡材料和密封条保证空气无泄露.前面板配有活页和快速拆卸系统.完全正面周期性维护.侧面和后面的面板可拆.上出风型:- 通过机组蜂巢状格栅前回风顶部出风.下出风型:- 机组顶部回风底部出风.机组前部独立的空间安装电气柜, 方便直接控制和调节部件 ;空气过滤器可清洗G4效率空气过滤器, 内部有气室的人造纤维滤材, 金属框架(EN 779-2002).空气过滤器拆装:上出风型- 所有机组从前面下出风型- 机组机柜 E1 – E2 – E3前面拆装- 机组机柜 E4 – E5 – E67 – E7 – E8 上面拆装启停式压缩机机组机柜E1 和 E2:•转子叶片式压缩机适用 R410A 制冷剂• 2-极3-相电机直接启动.•曲轴箱加热器.•橡胶减振垫.机组机柜E3, E4, E5, E6, E7 和E8•涡旋压缩机涡盘线形按 R410A优化设计.• 2-极3-相电机直接启动.•曲轴箱加热器.•橡胶减振垫..制冷系统•换热盘管为内螺纹铜管和高效铝翅片, 特别为高传热和更低压降而开发.•镀锌钢板或铝合金框架 .•铝合金接水盘配置 PVC排水软管.•回风温度传感器有控制和调节功能.•出风温度传感器有温度显示功能.制冷回路每个制冷回路的部件 :•机械式膨胀阀 .•视液镜.•液路干燥过滤器.•高低压侧的压力变送器支持显示控制和保护功能.•手动复位高压开关.•储液罐选项.•制冷回路吸气铜管保温防止冷凝水产生.•压力传感器连接用塑料毛细管.• R410A制冷剂充注和冷冻油 .•排气和回液阀门用于连接远置风冷冷凝器.• 0÷10V 比例型号用来管理远置风冷冷凝器的冷凝控制系统.风机机组内置风机包含:•带有导风圈后弯叶片离心风机, 单吸无蜗壳 (嵌入式风机), 直连外转子电机•复合材料面腐蚀叶轮.• AC定速电机.•风机网罩带有橡胶垫 (下出风型)电气柜按照 EN60204-1规范, 适合室内安装, 包含:•前面板安全锁定主开关;.•风机热磁空开. 风机配置 EC 电机不需要接触器.•控制回路和微处理器电源用变压器.•接线端子:输出- 总报警1干接点- 风机状态干接点.输入- 可显示的信号紧急停机 (外部报警).- 外部开机•电源400/3/50+N.控制系统带有图形显示的微处理器控制系统控制和监测机组运行报警状态.系统包括:•内置时钟用于报警日期和时间的显示及存储 ;•内置存储器用来记录发生的事件 (多达100条记录);•给各种接口卡预留安装空间 ( RCcom MBUS/JBUS, LON, BACnet forEthernet (SNMP- TCP/IP), BACnet for MS/TP). 这些电子接口卡是选件;•主要部件运行计时;•非易失性闪存在停电时储存数据;•密码保护菜单;• LAN局域网连接 (最多 15 台机组)五.供配电系统5.1概述计算机供配电系统是计算机机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供配电系统是计算机系统安全、可靠的运行最基本的保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