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教版_东南亚教学设计(互联网搜索教案)

湘教版_东南亚教学设计(互联网搜索教案)

2、质疑:学习了东南亚地区这一部分,还有那些不是很清晰地?
五、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东南亚》这一节,了解了该地区的地理概貌,气候,经济发展状况,战略地位等,
现对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做一下总结:
亮点的地方:
1.利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他们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充分参与其中,
做到“我参与我快乐”!
(作用:用图片直接展示东南亚地区的范围及地理位置)
(1)找出东南亚的范围?
(2)观看示图,结合已经学习的经纬度知识,概括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与纬度位置)?
(板书:一、范围和地理位置)
2、学习东南亚的地形与河流。
(1)阅读P34图2-1,观察一下东南亚的地形,并完成活动题目。
(2)通过观察东南亚地形图的颜色,利用【小组合作】,分析讨论其地形特点;并观察河流的流向?
的较少。
六、教师个人介绍
省份:山东省学校:青州市东坝初级中学姓名:孙玉霞
职称:中一教师电话:电子邮件:
通讯地址: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东坝初级中学
请提供1莱、东帝汶。
(2)找出东南亚与我国陆地接壤的几个国家?
(3)湄公河在我国境内叫什么?湄公河流经那些国家?在哪个国家注入海洋?
学生先独立完成(2分钟),完成后同桌交流答案,让学生展示答案,教师总结。
6、-1282157105.html
(1)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国家、自然环境及其重要的地理位置。
(2)理解东南亚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掌握马六甲海峡在海洋运输中的地位。
(4)了解东南亚热带作物的分布、重要矿产的分布及人口的简况。
2、能力培养:
(1)使学生通过分析东南亚的重要位置,推理出马六甲海峡的重要运输地位。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及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海韵”是这里一道瑰丽的风景线,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地区吗?2、展示一段《东南亚概述》的视频,给学
生直观感受——东南w_4650206/PWXEGzEWKH_4o-bM.html?nr=1
(作用:让学生全面了解东南亚的位置、地形、河流、气候以及风土人情)
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探讨合作,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优势,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在教学
过程中都积极参与,展示自己的长处,与同学合作默契,各抒己见。
讲述东南亚位置时,通过图片及视频等指出它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在教学中,与学
生一起探讨为什么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更加深了学生对东南亚重要地理位置的认识。
经济发展方面,都有许多共性。本节内容从东南亚连两大洲,通两大洋的地理位置着手,阐述了山
河相间的中南半岛和多火山的马来群岛;并分析两个岛屿的气候类型以及不同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
的影响。
在教学中,学生可结合相关的视频、图片等加深理解。
《东南亚》是了解地区的第一课。教学重点是东南亚位置的重要性,热带气候与农业的关系。教学难
(作用:让学生知道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有“咽喉“之称)
/i?ct=50331=%E9%A9%AC%E5%85%AD%E7%94%B2%E6%B5%B7%E5%B3%A1&ie=utf-8&in=30588&cl=2&lm=-1&st=&pn=24&rn=1&di=56605994550&ln=1998&fr=&fm=&fmq=1363309448406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pn24&-1&di56605994550&objURLhttp%3A%2F%%2Fupload%2F88%2F76%2F07%2F1197887607.6981941.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ddc0d8_z%26e3Bv54AzdH3Fojg1wAzdH3Ffi5o_z%26e3Brir%3Ft1%3Dmlb8l98&W460&H289&T8948&S26&TPjpg
(2)海陆位置:东南亚位于洲 的东南部,东南与洲相望;
东临洋,西临洋。
3、地形特征:
中南半岛北部,高山和大河延伸,形成 ,的地表形态。河流
下游成。
马来群岛大多数岛屿地势,很多,较少。
4、气候特征:
中南半 岛以气候为主,每年11月到次年5月盛行,降水偏少为,6月到
10月盛行,降水很多为。农作物一般在播种,收获。
先播视频,让学生知道马六甲海峡的地理位置(在苏门答腊岛与马来半岛之间)
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
阅读知识:“花园城市”新加坡【视频】新加坡“花园城市”/v_show/id_XNTExMDA4ODky.html
四、小结质疑。(略)
1、按板书小结。
2.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引导学生思考本课学习与以往知识的联系,做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
课堂设置了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效果较好,能帮助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并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在学习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强化,指图,查图,看图等过程,能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的
提高。
有待改进的地方:
在教学方式上采取教师问、学生答的单一模式较多,略显呆板,对于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运用
分析:不同的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结论:马来群岛:随时播种,一年四季都有收获。
中南半岛: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小结】
地区
地形特征
河流特征
气候类型
气候特征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5、东南亚的国家(板书:国家)
通过阅读教材P36图2-3,完成以下问题
(1)在图中标出东南亚的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华人华侨对东南亚的开发和繁荣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通过了解地震和海啸的相关知识,学会增强一定的防灾减灾意识。
三、教材分析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了解地区——《东南亚》。东南亚位于我国的南部,包含着中南半岛
与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东南亚地区作为一个整体的地理区域,无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利用
投影展示马六甲海峡的“咽喉”位置。制作好课件,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展示幻灯片,学生直观感受
东南亚。
四、教学方法
本课从读图开始,首先让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和位置特点,强调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下面讲述自然
环境和经济特征打下基础。我在教学中采用了自主学习、教师精讲、合作探究、展示自我的方法调动学
马来群岛大部分地区为 气候,终年。农作物可以。
5、东南亚中心有一条重要的马六甲海峡。介于半岛和岛之间。马六甲海峡沟通
洋和洋,并连接洲与洲。
6、马六甲海峡东南端有世界著名海湾.
三、精讲点拨
1=%E4%B8%9C%E5%8D%97%E4%BA%9A%E9%AB%98%E6%B8%85%E5%9C%B0%E5%9B%BE&ie=utf-8&in=737&cl=2&lm=-1&st=&pn=2&rn=1&di=235941888550&ln=1967&fr=&fm=rs5&fmq=1363307329875_R&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pn2&-1&di235941888550&objURLhttp%3A%2F%%2FPhoto%2FUploadPhotos%2F2007510%2F200751025747789.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vq2j5_z%26e3BvgAzdH3Fri5p5AzdH3Ffi5ogjo_z%26e3Bwfr%3Frw2j%3Dc&W457&H375&T9706&S62&TPjpg
3、同学们,通过观看这段视频相信你对东南亚地区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地形与河流、气候类型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交待自主学习任务,教师板书课题(板书:东南亚)等。
二、检查自学内容
1、东南亚的范围:包括和。
2、地理位置
(1)五带位置:东南亚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带;
概括出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在地形和河流方面的各自特点。
陈毅元帅诗句: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
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
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
(3)归纳概括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岭很多,平原较少,多火山地震。(引入下个内容)
【过度】同学们,马来群岛与中南半岛都属于东南亚地区,为什么马来群岛火山、地震比较频繁?
(板书:地形与河流)
3、【合作探究】
(1)为什么马来群岛火山、地震比较频繁?(提示:结合板块构造学说知识)
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2)甲:我们选择火山周围居住、耕种……
乙:火山喷发,造成巨大灾害!
请谈谈你对火山的看法?
87-1290078633.html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2、学科:地理
3、课时: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