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新)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基础会计》是广播电视大学高等专科学历教育(含普通大专、注册视听生、高等职业教育和开放教育试点)经济学科和管理学科各有关专业的一门统设必修课,是阐明会计学基本原理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各种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二、与其他课程的衔接本课程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
对于其他专业来讲,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本课程通过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和形式组织教学,要使学生能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初步运用会计的基本方法处理一•般会计问题。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必须运用多种教学媒体、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织教学。
除文字教材应该力求通俗易憧、便于自学以外,电视录像课应充分发挥其特长,多用一•些动画、图表、字幕等手段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说明。
各地方电大辅导教师除督促学生阅读教材和收看电视录像课以外,应特别注意对作业的批改和讲评,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安排进行会计模拟实验。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本课程对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对基本方法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和“掌握”两个层次。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一、学时分配本课程课内学时72学时,4学分,一学期开设。
电视录像课建议采用专题讲授形式,根据专题可编制20个左右的标准本。
作业和模拟实验应不少于24学时。
二、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本课程使用多种媒体教材,其中主要是文字教材和录像教材,另外还有CA I课件。
1、文字教材:文字教材是学习本课程的基本依据。
文字教材采用合一型,即除了全面、系统地介绍本课程的内容以外,还在务章的相应部分进行教学提示和重难点问题解析,并提出思考题和各种练习题。
2、录像教材:录像教材主要是对文字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进行讲解,以及对学习思路和方法进行提示与指导。
特别是发挥电视的特长,对某些比较抽象的问题运用动画等手段进行演示,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C A I课件。
中央电大与广州电大已经联合开发制作出《基础会计学》C A I课件,本课程可以利用现有资源,或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造。
山于C A I课件是一种新的教学媒体,其应用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因此与其他两种媒体相比,这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是必须的。
三、教学环节本课程的教学首先是要求学生自学文字教材,对于重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则可收看电视录像课解决。
而授辅导课不应也不必系统讲授,而主要是在录像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和解答疑难问题,特别是作业练习的讲评和模拟实验的指导。
山于本课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因此学生必须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练习和模拟实验。
本课的成绩考核分为平时作业和实验考核以及期末考试两部分,其中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20%,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80%。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了解会计是什么,会计干什么,理解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组成了会计核算的全过程,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教学内容:一、会计目标1.会计目标的内容2.会计目标的两种理论观点二、会计的内容和特点1、会计的内容(1)会计的内容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对象;(2)会计的具体内容;(3)会计内容的抽象。
2、会计的特点会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方面,有三个基本特点:(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具有综合性(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3)会计核算要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循会计规范三、会计的职能和作用1、会计的基本职能(1)核算职能(2)监督职能2、会计的作用四、会计方法1、会计方法概述会计方法是指实现会计职能所采用的手段,包括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监督的方法和会计分析的方法。
2、会计核算的全过程一一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含义。
3、会计核算的各种专门方法主要方法有: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五、会计的含义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和综合核算,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为外部有关各方的投资、信贷决策服务,为内部强化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第二章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理解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的含义及其内容,并具有在以后学习会计核算方法时运用这些理论概念的初步能力。
教学内容:一、企业的经营资金和财务报告1、企业的类型及其经营活动2、企业的经营资金3、企业的财务报告二、会计要素1、会计要素的含义2、《企业会计准则》中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是会计的六要素。
三、会计等式1、会计等式的含义在会计核算中反映各个会计要素数量关系的等式,称为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表示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2、会计等式的恒等关系一一资产和权益变动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和结果3、会计等式的恒等关系一一收入和费用的变动及其结果对会计等式的影响和结果第三章账户与复式记账学习目标:你应该了解账户的含义和会计科目的设置;理解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及其简单应用。
教学内容:一、账户1、账户的含义2、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3、会计科目的设置4、账户的基本结构二、复式记账1、记账方法在账户中登记经济业务数据,或者说把各种经济业务数据输入账户称为记账。
记账方法有单式记账和复式记账两种。
2、复式记账原理三、借贷记账法1、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以“借” “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
2、借贷记账法的记录方法和账户结构3、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4、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1)编制“本期发生额试算表”进行试算平衡(2)编制“本期期末余额试算表”进行试算平衡5、借贷记账法举第四章账户的分类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进一步认识和理解账户的结构、内容和用途,并能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账户。
教学内容:一、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1、资产类账户2、负债类账户3、所有者权益类账户4、成本类账户5、损益类账户二、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1、盘存账户2、结算账户3、资本和资本增值账户4、集合分配账户5、跨期摊提账户6、收入账户7、费用账户8、成本计算账户9、财务成果账户10、调整账户第五章会计凭证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了解会计凭证的分类与作用;理解会计凭证、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含义,了解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分类、内容和编制要求;掌握原始凭证的审核方法和记账免证的填制方法。
教学内容:一、会计凭证的含义和分类1、会计凭证的含义2、会计凭证的作用3、会计凭证的分类二、原始凭证1、原始凭证的分类2、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3、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4、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5、原始凭证的审核和处理三、记账凭证1、记账凭证的分类2、记账死证的基本内容3、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4、记账免证的填制要求5、记账凭证的审核和处理四、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1、会计凭证的传递2、会计会证的保管第六章账簿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准确理解账簿在会计核算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账簿的登记方法、错账的更正方法、结帐和对账的方法。
教学内容:一、账簿的含义和分类1、账簿的含义2、账簿的作用3、账簿的分类二、账簿的设置与登记1、账簿的组成及其内容2、设置账簿的原则3、日记账的设置与登记4、分类账的设置与登记三、账簿的登记规则四、错账的更正方法五、对账六、结账七、账簿的启用、更换与保管第七章财产清查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准确理解财产清查的意义和作用,在了解财产清查的程序和方法的基础上,掌握存货的两种盘存制度及其会计处理方法,以及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方法。
教学内容:一、财产清查的含义和分类1、财产清查的含义2、财产清查的分类二、财产清查的组织与方法1、财产清查的组织2、财产清查的方法(1)货币资金清查的方法(2)存货的盘存制度及其清查方法(3)债权债务清查的方法三、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1、货币资金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2、实物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3、债权债务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第八章会计报表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准确理解什么是会计报表?为什么要编制会计报表?要初步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基本结构原理及其基本的编制方法。
教学内容:一、会计报表的含义1、会计报表的含义2、编制会计报表的意义3、会计报表的体系二、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三、资产负债表1、资产负债表的含义2、资产负债表的结构3、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原理四、利润表1、利润表的含义2、利润表的结构3、利润表的编制原理五、现金流景表1、现金流量表的含义2、现金流量表的结构3、现金流量表编制原理第九章会计循环(上)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准确理解会计循环、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会计确认和计量原则的含义和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编制会计分录、过账和对账簿记录进行试算平衡的具体方法。
教学内容:一、会计循环的含义二、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三、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原则四、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过账和试算平衡第十章会计循环(下)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你应该熟练掌握期末账项调整的方法,以及对账、结帐和编制会计报表的具体方法。
教学内容:•、期末账项调整包括:应计账项的调整;递延账项的调整;其他账项的调整二、对账的方法三、结账的方法四、编制会计报表的方法第十一章会计核算形式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了解各种会计核算形式的特点、使用的会计科目和账簿,及其账务处理过程,掌握科目汇总表和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
教学内容:一、会计核算形式1、会计核算形式的含义2、会计核算形式的种类3、选用会计核算形式的基本要求二、记账凭证核算形式1、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特点2、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账务处理程序三、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1、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的主要特点2、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3、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的账务处理程序四、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1、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特点2、汇总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3、汇总记账凭证核算形式的账务处理程序第十二章会计工作组织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了解会计机构的设置和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和职业道德,以及电算化条件下的会计组织工作,理解会计规范体系的意义和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内容。
教学内容:一、会计工作组织概述1、组织会计工作的意义2、组织会计工作的要求二、会计法规体系1、建立会计规范体系的意义2、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三、会计机构1、会计机构的设置2、总会计师制度3、企业会计工作的组织方式4、会计工作组织分工与岗位责任制四、会计人员1、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2、会计人员的职责3、会计人员的主要权限4、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5、会计工作的交接五、电算化条件下的会计工作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