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议论文常用的作文过渡方法

高考议论文常用的作文过渡方法

高考议论文常用的作文过渡方法李艳龙作文论点与论据之间的转换处,需要过渡。

例如:阅读下面这首诗,按照要求作文。

手握一滴水一滴水里有阳光的谱系图有雪的过去和未来式有大陆架和沙漠有人的生命……我手握一滴水就是握着一个世界但一个小小的意外,比如一个趔趄足以丢失这一切请根据阅读全诗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2)不要脱离诗的含意,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3)用规范汉字书写。

(4)不少于800字。

范文手心里的温暖一滴水离开了生它养它的云层,虽然有众多同伴在身旁,但它仍然觉得是孤独的、寂寞的,它厌倦了在风中飘荡的日子。

终于,一只手接住了它,让它落在了手心里。

手心里的温暖爱抚着它,给它孤寂、落寞的心盖上一条薄毯,温暖慈祥。

陶潜大概就是这样的一滴水吧。

官场中的黑暗纷乱,似暴风般吹刮着他已经有些年迈的躯体,他早已厌倦世俗,期盼能有一只手接住疲倦、孤寂的心。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是啊,这样一滴喜爱恬淡平静的水,又怎会不对暴风感到厌烦?最后,田园这只温暖的手接住了他。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他终于找到了想要的恬淡平静生活。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夕阳斜斜地照着他,小酌一杯,恬淡、平静而又温暖。

田园用手心里的温暖抚慰着这滴在官场风暴中快要被风干的水。

他爱着,深爱着手心里的温暖。

屈原虽然眷恋着这手心里的温暖,但投江自尽却是这滴无奈的水最后的归属。

他也厌倦了暴风般的战乱,“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为自己有志不能伸、有国不能报而哀,也为多数在风雨中如浮萍般飘摇的天下百姓而哀。

即使“独穷困乎此时也”,但是他仍愿“伏清白以死直兮”。

他坚守着自己的理想,用水滴般弱小的身躯守护着楚国百姓。

最后一次站在江边,冷风吹乱了他的长发,长袍也在凛冽的风中颤抖着。

但他这滴水再也不惧怕暴风,因为他知道,他即将投入那温暖的手心——汨罗江,虽无奈却坚定。

汨罗江用它手心的温暖抚慰着这一滴支离破碎的水,为他在风雨中摇摆的心找到了宁静的港湾。

谭嗣同这滴水却与众不同。

他以弱小的身躯擎起了一只巨大的手掌,去承接、去唤醒在风雨中痛苦着的水滴们,“我自横刀向天笑”,他慷慨从容赴义,用自己淋漓的鲜血、无畏无惧的勇气,唤醒了一个即将没落的国家。

他的身躯化成了无形的手掌,给予人们最后的温暖,他仅是一滴水吗?不,他不是!他是那一片阔大温暖的海洋!我们这些水,能怎样呢?我们可能还在温暖的云层里。

当我们在社会上奋斗时,母亲就会给予我们手心里的温暖。

点拨:作者在这篇作文中紧紧围绕“手握一滴水”这一主题词,在作文的开篇成功地诠释了“水滴”的含义——代表着“温暖”,然后用“陶潜大概就是这样的一滴水吧。

”的过渡句转入了对论点的论证过程,使作文层次井然,结构紧凑。

作文试题材料与论点之间的转换处,需要过渡。

例如: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

(2)不少于700字。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范文学会知足与永不满足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着你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在我看来,前者之言旨在告诉我们要学会知足,知足者常乐;而后者之言则告诫我们决不能安于现状,我们只有不懈追求才能得到快乐。

因此只有将知足与永不满足结合起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

人生来就有七情六欲,若我们一味地只求索取,最终只会让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知足。

学会知足是基于对自己的清醒认识与对名利的适可而止。

脸谱网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年纪轻轻就拥有了上亿家产,但他知足于一名普通青年的平凡生活,经常出现在大街小巷。

正是扎克伯格认识到自己的成功与时代的发展有莫大的关系,所以很自觉并知足地选择了低调的奢华。

然而,唐代的王毛仲却因为对名利的永不满足而自酿苦果。

因为扶助唐玄宗登基有功,王毛仲虽是一个奴才,却很受皇帝倚重。

两人名为君臣,实似兄弟。

后来因为王毛仲不断地伸手向唐玄宗要官,让皇帝越来越厌烦。

最后,王毛仲在被贬的路上被赐死。

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不知道珍惜现在拥有的,只知道追逐名利没有止境,带来的只能是灾祸和不幸。

王毛仲的悲哀,就在于不知足啊。

学会知足固然重要,但如果一味地、不加选择地自我满足,也容易让人产生安于现状的思想。

正如清朝的“闭关锁国”,统治者满足于自给自足的自我发展而不思向外发展,最终被迫打开国门,蒙受侮辱。

因此,我们在知足的同时更要永不满足。

永不满足展现的是一种奋发向上的姿态,一种放眼未来的眼光,一种超越自我的自信。

如果一个人没有什么追求,总是满足于现状,那他的生活就是一潭死水,没有波澜,像一杯白开水一样寡淡无味。

中国著名音乐家谭盾留学美国时,为了生计,与一个黑人学生一起做起了“街头音乐人”,每日拉琴赚钱,收入还算丰厚。

那个黑人学生很满足于这种生活,而谭盾赚了一些钱后,便到哥伦比亚大学攻读音乐博士学位去了。

十年之后,谭盾成了著名音乐家,而那黑人小伙依然是街头音乐人。

我想,正是因为谭盾对学业的那种永不满足的追求精神,一直激励着他一步步登上音乐的高峰。

常言道:“广厦万间,每日只睡一床;黄金万两,每日只食三餐。

”知足可以使我们的人生更加恬然,而不知足会让我们得到进步。

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永不满足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使人生更加精彩。

点拨:作者在这篇作文的开篇引用了作文试题中所给的材料“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然后用“在我看来,前者之言旨在告诉我们”和“而后者之言则告诫我们”的句子进行过渡,顺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使作文文气贯通,衔接自然。

作文论证层次之间的转换处,需要过渡。

例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些人一提到空谷就想起悬崖峭壁,而另一些人想到的却是栈道桥梁。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

(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范文理性的双面万事万物,都不止一面,因为它隐藏或克制了另一面。

有人提到空谷,立即想到悬崖峭壁,有些人却想到栈道桥梁。

不同人持有不同的看法,于是空谷便有了双面。

或许应该说,正是因为空谷带有双面性,才让人有了不同的观点。

古人看待事物,能清晰地洞察其双面性的当属道教的创始人老子。

老子作为中国的大贤,他认为天地万物都遵循阴阳之说,认为物极必反。

作为理性思考领域上一座高耸的峰头,他对万事万物的见解都十分深刻而全面,其经典学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便充分肯定了双面性。

古有先贤老子,当世也有科学家霍金能够很好地利用双面性来进行创造。

霍金,一个传奇的科学家,他所研究的事物并不是无关紧要的小事。

他把精力放在对黑洞的研究上。

黑洞是宇宙间最恐怖的东西,黑洞所吞噬的物体究竟去了哪儿?有没有一种与黑洞截然相反的物质?于是,霍金用双面性思维假想出黑洞的对立面——白洞。

白洞学说的提出很快被人们所接受,为黑洞理论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所以,以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

当今社会,人们对待学习能力差的人总有争论,有人将之定义为差生。

当然,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说法,因为他们正是“差生”。

人们说,差生思想不积极,又没有上进心。

可事实真是这样吗?四川某中学的“差生”在面对记者的提问时,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我只是不想活在父母为我铺设的阳光大道上,我宁愿选择未知的领域。

这条路上,也许欢乐,也许悲歌,但我希望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承担成长路上的风和雨、苦和痛,收获属于我们的欢乐和成功。

”很难想象,这出于一名“差生”之口。

这样的“差生”究竟是好是坏?所以,请不要把事情都想当然了。

一件事的好坏,不是光凭嘴说的,没有人能断言什么一定是对的,什么一定是错的,不然何来性本善与性本恶之争?面对空谷,请别忘记,空谷是有双面性的,我们要理性地看待,切莫陷入惯性思维中。

点拨:作者在这篇作文中围绕“理性的双面”这一话题展开论述,开篇提出“万事万物,都不止一面”这一观点,接着用“古人看待事物,能够清晰地洞察其双面性的当属道教的创始人老子”的句子进行过渡,列举了古代老子的事例来证明论点,再接着用“古有先贤老子,当世也有科学家霍金能够很好地利用双面性来进行创造”这一自然段进行过渡,列举当世霍金的例子来证明论点,最后强调并提醒人们“理性看待事物,切莫陷入惯性思维中”,自然收束全文。

作文中过渡句的运用,使作文结构严谨,条理井然。

作文论证方法之间的转换处,需要过渡。

例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3岁的托尼把手伸进瓶子,满满地抓了一大把糖果,他想抽出手时,瓶口太小,出不来。

他一颗糖都不想放弃,手又抽不出来,“哇”的一声哭了。

农场主规定每个雇工除了工钱之外,还可以自选一筐水果带走。

20岁的托尼看中一个装得最满的大筐,费了半天劲也没搬动。

他喘了喘气,重选了一小筐,高高兴兴地走出了果园。

老板宣布,谁能追回一笔30万英镑的贷款,就把其中的10万奖给他。

员工纷纷出马,却都无功而返。

58岁的托尼也申请试试,两天后就将追回的20万贷款交给了老板。

原来他告诉对方只需交21万就算结清,对方终于还款,他也得到了1万英镑的奖金。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舍得的真谛舍得、舍得,不舍不得。

舍是付出,是投入;得是收获,是回报。

舍得包含一种大智慧。

儒家曰:“舍恶以得仁,舍欲以得圣。

”要想得到野花的清香,必须舍弃城市的舒适;要想得到掌声,必须舍弃眼前的安逸。

舍弃了森林,还可得树木;舍弃了玫瑰,还可得蔷薇;舍弃了大海,还可得小溪。

舍弃了驰骋原野的不羁,还可得策马徐行的自在。

卧薪尝胆的勾践,如果不舍当年的帝王之尊,不舍大丈夫的豪气与尊严,也许在沦为阶下囚之前就服毒自杀了,哪里会得到报仇雪恨的机会,成为子孙后代敬仰的英雄呢?甘受胯下之辱的韩信,如果不舍一时的自尊,就会惨死街头,如一片落叶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哪会成为后来掀起时代风云的人物呢?假如当年中国工农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不是理智地放弃辛辛苦苦创建的革命根据地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而去死守硬拼,那就没有今天的新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如果不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又怎会有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呢?而多少人却因不肯舍弃一点点眼前的利益而不能放眼未来,最后钻进了人生的死胡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造成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悲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