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表
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
√
同一水源的涨水季节检验一次。
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
>6.5
>6.5
>6.5
不溶物含量
√
√
(mg/L)
<2000
<2000
<5000
可溶物含量
√
√
(mg/L)
<2000
终凝
√
硫酸钠含量(按折固含量计)
√
≤10.0%
抗压强度比
√
√
1d
≥140%
3d
≥130%
7d
≥125%
28d
≥120%
Cl—含量(按折固含量计)
√
≤0.6
碱活性(按折固含量计)
√
≤10 %
收缩率比
√
≤135%
预应力砼
钢筋砼
素砼
水
pH值
√
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一次:(1)新水源;(2)同一水源的水使用达一年。
施工单位每批抽样试验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样抽检次数的10%分别进行平行检验和见证检验,均不少于一次。
≥20%
含气量
√
√
≤3.0%
常压泌水率比
√
√
≤20%
压力泌水率比(用于配制泵送混凝土时)
√
√
≤90%
60min坍落度保留值(用于配制泵送混凝土时)
≥150mm
凝结时间差
初凝
√
—90~120min
C30~C45
≥C50
粗
骨
料
颗粒级配
√
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一次:(1)任何新选料源;(2)连续使用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粗骨料达一年。
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
√
连续进场的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粗骨料每400m3(或6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样试验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分别进行平行检验和见证检验,均不少于一次。
√
≤0.5%
Cl—含量
√
≤0.02
有机物含量(卵石)
√
浅于标准色
碱活性
√
<0.10%
原材料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一览表(续)
名称
检验项目
检验频率
技术要求
外
加
剂
减水率
√
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一次:(1)任何新选货源;(2)使用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的产品达6个月及出厂日期达6个月的产品。
√
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50t为一批,不足50t时也按一批计。
原材料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一览表
名称
检验项目
检验规定
技术要求
水
泥
比表面积
√
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一次:(1)任何新选货源;(2)使用同厂家、同品种的水泥达3个月及出厂日期达3个月的水泥。
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
√
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出厂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样试验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
粗级3.7~3.1;中级3.0~2.3细级;2.2~1.6
吸水率
√
≤2%
含泥量
√
√
≤3.0%
≤2.5%
≤2.0%
泥块含量
√
√
≤0.5%
坚固性
√
≤8%
云母含量
√
√
≤0.5%
轻物质含量
√
√
≤0.5%
有机物含量
√
√
浅于标准色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
≤0.5%
Cl—含量
√
≤0.02%
碱活性
√
≤0.10%
<C30
<5000
<10000
氯化物含量
√
√
以Cl—计(mg/L)
<500
<1000
<3500
<200
硫酸盐含量
√
√
以SO42-计(mg/L)
<600
<2000
<2700
碱含量
√
√
以当前Na2O计(mg/L)
<1500
<1500
<1500
凝结时间差
√
≤30min
抗压强度比(28d)
安定性
√
√
沸煮法合格
强度
√
√
等级
P.O42.5
P.O52.5
龄期
3d
28d
3d
28d
抗折(Mpa)
3.5
6.5
4.0
7.0
抗压(Mpa)
17.0
42.5
23.0
52.5
碱含量
√
≤0.80%
C50以下混凝土
C50及以上混凝土
粉
煤
灰
细度
√
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一次:(1)任何新选货源;(2)使用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的产品达3个月及出厂日期达3个月的产品。
检验规定
技术要求
<C30
C30~C45
C50
细
骨
料
颗粒级配
√
下列情况之一时,检验一次:(1)任何新选料源;(2)连续使用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细骨料达一年。
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
√
连续进场的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细骨料每400m3(或6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样试验一次,其中有机物含量每3个月检验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分别进行平行检验和见证检验,均不少于一次。
≤1.0%(对干排灰)
需水量比
√
√
≤105%
≤95%
SO3含量
√
≤3.0%
CaO含量
√
≤10%(对于硫酸盐侵蚀环境)
碱含量
√
/
Cl—含量
√
≤0.02%
游离CaO含量
√
F类粉煤灰:≤1.0%;C类粉煤灰:≤4.0%
安定性
√
≤5.0mm(雷氏夹沸煮后增加距离)
原材料试验检测项目及频率一览表(续)
名称
检验项目
√
母岩与混凝土强度等级之比不应小于1.5
吸水率
√
<2%(普通环境);<1%(湿交替或冻融环境)
紧密空隙率
√
√
<40%
压碎指标
√
√
≤16
≤10
≤10
坚固性
√
≤8%(混凝土结构),≤5%(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针片状颗粒含量
√
√
≤10
≤8
≤5
含泥量
√
√
≤1.0%
≤1.0%
≤0.5%
泥块含量
√
√
≤0.2%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
≤350㎡/㎏(对硅酸盐水泥、抗硫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烧矢量
√
≤5.0%(P.0);≤3.5%(P.Ⅱ);≤3.0%(P.Ⅰ)
游离CaO含量
√
≤1.0%
MgO含量
√
≤5.0%
SO3含量
√
≤3.5%
Cl—含量
√
≤0.06%
凝结时间
√
√
初凝≥45min,终凝≤600min(硅酸盐水泥终凝≤390min)
应选用级配合理、粒形良好、质地均匀坚固、线胀系数小的洁净,也可采用碎卵石,不宜采用砂岩碎石。最大公称粒径不宜超过钢筋的砼保护层厚度的2/3(在严重腐蚀环境条件下不宜超过纲纪保护层厚度的1/2),且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3/4.配置C50及以上预应力砼时,最大公称粒径(圆孔筛)不应大于25mm。
岩石抗压强度
施工单位试验检验;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
√
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200t为一批,不足200t时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每批抽样试验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样次数的10%分别进行平行检验和见证检验,均不少于一次。
≤25.0%
≤12.0%
烧矢量
√
√
≤8.0%
≤5.0%
含水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