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

论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

论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
论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程度的增加,普通话的普及越来
越广泛,在说好普通话的同时我们的方言也不摒弃。

普通话是提炼多种方言后的结晶,是
方言的升华,一定要大力推广。

但目前应该是“双语”的语境,在正式场合要坚持说普通话。

在日常生活中可让方言继续发挥增进乡情亲情的作用,在艺术领域中提倡用方言来继
续发挥繁荣民俗文化的作用。

关键词:普通话;方言;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际日益密切,每个地方使用的语言不同,在一起沟通
就很不方便,为了让社会更好的发展,人与人之间交往更方便,国家根据多种方言提炼出
今天的普通话,由此全国上下掀起了推广普通话的浪潮。

在推普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就,
国民语言素质提高。

与此同时,出现了应该如何对待方言的问题,到底是消灭方言差异,
还是让方言继续发展,方言该何去何从。

语言,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传承工具,又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语言起到桥梁的作用,制约着社会的发展,又受到社会的深刻影响。

其实普通话和方言之间有着联系,我认为不能消灭方言差异,应保存各地的方言特色。

我们可以在正式场合要坚持说普通话,在日常生活中可让方言继续发挥增进乡情亲情的作用,在艺术领域中提倡用方言来继续发挥繁荣民俗文化的作用。

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又称国语、华语,指通行于中国大陆和香港、澳门、台湾、海外华人的共通语文,为现代汉语共通的交际口语与书面语。

普通话基于现代北方汉语的
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并作为官方、教学、媒体等标准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台湾地区
的官方语言,是新加坡共和国四种官方语言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非官方语言)的法定地位。

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根据性质,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地域方言是语言因地
域方面的差别而形成的变体,是全方言民语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语言发展不平衡性
而在地域上的反映。

社会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职业、阶层、年龄、性别、文
化教养等方面的社会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变体。

普通话是汉族人共同使用的标准语,是全国通用的语言,又是国家法定的
语言,它是在北京话和北方话基础上长期形成的,又不断吸收方言来丰富和发展自己,它有比较明确的规范标准,语言规范程度比较高,语言声望最高,适用范围最广,使用人
口最多,在社会语言生活中发挥重要的全局性作用。

而方言是汉族的地域变体,为各个地
域的居民服务,是各个地域的文化特色,是地域文化的载体,保存和传播地域优秀文化;
它在普通话之下,受普通话的影响,又吸收普通话成分增强自己的活力,同时又丰富普通
话。

比如普通话体系中诸多词汇及来自于方言,如“打工仔”,“打工妹”,“发廊”等
词汇及来自于粤方言。

因此我赞同“普通话在方言之上,又在方言之中”的说法,也可以
认为普通话与方言是相依共存、互补分用的关系,它们既互相影响又互相丰富。

方言与普
通话是总体与个体的关系,无法割裂,更不相互独立,相互排斥。

普通话与方言是个体与总体的关系,然而事物又是发展变化的,也是相互影响的。


通话的逐步普及,必然会对方言语音逐渐产生影响,重庆话h、f不分,随着普通话的推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在说重庆话的时候在慢慢开始区分h、f了。

各地域的方言也会
从普通话中吸收大量词汇,同时也会摈弃一些只有读音而无相应文字(如重庆方言哈老壳
就是脑袋的意思)或已明显不合时宜的词语。

这些方言中无相应得字的说法,是当地人为
了能书写当地的方言,利用相近读音从普通话里扣字来硬生生的画出来,一个方言可能会
出现很多种写法,写法多了就会有人在网上或者通过其他方式来规范一种写法,慢慢的我
们的各地方言也有了统一的写法了,但这种变化并不是方言的退化,而应看着是方言的进步,是方言的不断发展。

当然,普通话也会不断地吸收方言中流传开的词汇。

我认为随着
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各地的方言会趋同,将逐步统一在普通话的旗下。

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是我们炎黄子孙交流、沟通思想感情的工具。

它是以北京
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一种语言。

会说一口字
正腔圆的标准的普通话能给人一种美感,给人一种无穷的享受,普通话的普及已经从娃娃
抓起,一个学校的特色,普通话的使用也是家长选择学校的条件之一,由此可以看出人们
对普通话的重视程度。

但重视普通话的同时也没用摒弃自己的方言,而是不断的发展自己
的方言,纠正方言中的一些读音,使他不断的向普通话靠近。

另外,普通话从本质上讲是
来源于方言的,是方言孕育
了普通话,不断充实发展着普通话。

所以,方言与普通话又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
应该对方言采取保护的态度,这不会对推广普通话相矛盾,只要把握好原则,二者是可以
兼容并存、共同发展的。

现在有些人认为普通话说得好会说普通话是身份的象征,是生存必备的条件,因此从
孩子出生开始就和他用普通话交流,并要求家里的所有人都说普通话,但由于文化的不同,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把普通话说标准,所以会给孩子错误的误导,不利于他语言的发展,普
通话标准的学习,不过这种想法也没错,但是在一个地域你只会说普通话,不会自己的当
地的方言,你也会被别人取笑,方言是各地的地域文化,发挥增进亲情和乡情的作用,在
我们学习有一位外省的老师,她不会说重庆方言,在一次公开课上,她提了一个问题让小
朋友们回答:应为环境的影响小朋友们一般都说重庆话,一个小朋友回答“柑子”,她没
听懂,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当时不知道怎么把小朋友说得话接下来,还好配教老师聪明帮
她接了过来,所以在说好普通话的同时,也不能摒弃方言,不是所有的人都会说普通话,
普通话不会把方言给替换掉,因为方言有它存在的价值,有他的特色,有它的闪亮之处,
我们应该保护好自己的方言,让它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地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日益频繁,我们又必须要会一种通用的
语言,所有普通话的使用对我们的生活也是很重要的,我们离不开普通话。

试想一下,要
是没有一种标准通用的语言,那各地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将会是个大问题,就像外国人来中
国不懂国语一样,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还会错误的理解对方的意思,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随着人们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和文明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甚至
是中老年人都喜欢说一两句普通话了。

作为人民教师,我既要学好普通话又要看到方言所
带来的地域文化,才能使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更加繁荣,人民联系更加紧密,多方面交流
各家频繁。

这样社会才能和谐,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普通话与方言是总体与个体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普通话的普及影响着方言的
发展变化,随着普通话的推广,方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出现了萎缩,但是普通话和
方言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为方言留下一方生存的空间。

普通话可以作为工作语言,公众语言;而方言可以用于家庭生活和民间艺术。

人类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很强的,有些人
能掌握多国语言,所以完全有能力同时掌握
普通话和方言。

普通话作为具有全民通用性和权威性的特殊语言,对方言起着示范作用,规定了方言的发展方向,方言的发展要从属于普通话的发展,逐渐向普通话集中靠拢。

参考文献:
[1]刘娅楠.《谈方言与普通话的辩证关系》.
[2]杨丽萍.普通话教程.重庆大学出版社.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4]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