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的重要性摘要:工程预算在建筑成本管理中的运用,是强化建筑企业内部管理的有效管理手段,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对预算目标的分解、分析、审验、汇总,做出执行和调整,从而促进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层级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合作,使建筑企业的经营目标得以实现。
本文阐述了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的重要性,探讨了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工程预算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工程预算;建筑工程;成本管理;重要性;措施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施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加强施工成本控制, 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 把施工成本降到最低限度。
工程预算是指在执行基本建设程序过程中,根据设计文件的具体内容和国家规定的定额、指标及各项费用的取费标准,预先计算和确定每项新建、扩建、改建和重建工程所需要的全部投资额的文件。
工程预算是工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编制基本建设计划、确定工程项目投资额、签订施工合同、进行招投标以及竣工结算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设计方案是否经济、合理的重要依据之一。
加强建设工程预算管理,控制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是建设工程预算管理的首要任务。
一、工程预算在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的重要性
1、工程预算是施工企业合理组织生产的基础
在当前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中,施工企业必须依靠先进的管理
手段,才能合理组织生产经营,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安全、优质、高速、低耗地完成任务,不断地提高效益,使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
施工企业组织生产,施工作业计划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把施工任务按较短的时间落实到施工队、班组以至个人,使每个施工环节和每个职工都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能把施工准备工作和实施紧密结合起来,为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建立正常的施工秩序,组织均衡生产,同时又能把企业全年施工任务作具体安排。
能适应情况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尽量挖掘潜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作业计划和考核计划完成情况时,除了使用建筑面积和形象进度之外,更重要的是工程预算提供的货币工作量和各项工料消耗,同时,工程预算又是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依据,施工组织设计能把施工中各工序进行组合、排列和协调,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紧密衔接,相互平衡,力求行程最短,保证人力、物力充分合理利用,按时和提前完成任务,这也是工程预算技术性强的具体体现,因此,工程预算是施工企业合理组织生产的基础。
2、工程预算是施工企业准确进行经济核算、技术经济分析和成本控制的关键
工程预算确定了工程的预算造价,反映的是施工企业产品的预算成本,同时工程预算又与施工定额相关,因此它是成本管理的依据,能够使施工企业认真备工备料,对人工、材料进行定额限量管
理,节约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减少浪费,加强企业内部经济核算,不断降低成本,增加积累。
施工预算因其政策性、经济性强,能帮助企业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标准。
工程预算能为企业准确地进行财务核算、成本控制等提供详细的资料及依据
3、工程预算是工程建设施工的长期发展的有效预见
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对全体的建设标准认识清楚,在长期的融合与渗透使用过程中,不断引用全新的技术,一边控制造价,一边建立创新发展理念,才能使自己的建设能力在提升中,找到质量提升与创新技术渗透的完善提升实施点,才能在以后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取得更加完美的进步。
这样,在进行长期的预算控制上,就应该把握重点事项,将原先经常出现失误的地方进行有效的改变,认识基础与整体的发展的建设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找到更加创新的解决办法,使自身的实施技术能够在渗透过程中,取得不断的进步。
更重要的是,对技术思想理念的全面应用上,真正能够对各个细节的成本控制中取得较好的进步,才能使自己得到完善的提升进步。
二、建筑工程成本管理中工程预算管理的措施
1、推行限额设计,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限额设计也不能一味地考虑节省投资,而是应该尊重科学,依据实际,在实行限额设计的同时,要注重优化和优选设计方案,从整体上降低工程的造价。
设计单位按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以及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利用价值工程的原理对工程造价进行分解,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和比较,在保证安全和不降低功能的前提下,通过采用新方案、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达到节约工程投资的目的。
2、加强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造价预算管理
(1)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就应认真编制工程预算,并应深化到预算。
通过加强投资估算管理和推行限额设计,合理确定工程的静态投资,充分预测动态投资,保证建设项目决策打足资金,不留缺口。
加强设计阶段对造价的控制工作,从而降低工程项目的总投资。
(2)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应认真编制施工预算。
施工预算是根据施工图纸、施工定额和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经济文件,是控制工程成本,进行备料、供料、班组核算以及内部经济承包的重要依据。
通过认真编制施工预算,计算出单位工程以及各分部分项工程所需的工、料、机,以及大型机具数量。
通过对以往竣工工程经济指标的测算,确定合理的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和设计概算依据。
(3)在开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工程预算。
通过编制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合同要求工期和质量标准下的最低预算成本,充分发挥施工单位各项施工生产要素的优势:一是施工人员文化技术素质要好,工作效率要高;二是技术装备要适合投标工程项目施工的需要,使用效率高,运转消耗费用低;三是材料来源稳定,质量可靠,价格低廉,运输方便,材料费用低;四是施工方案切实可行,
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质量优良且成本低,经济效益好;五是施工管理层次少,机构精干高效,管理费用低。
(4)工程开工竣工后,严格核对设计方案。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和竣工验收时,应注意同设计方案对照检查,对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的设计变更,须经原项目批准机关认可。
未经批准同意,擅自追加投资、改变设计、提高标准、扩大建筑面积的,审查造价时不予承认,有关部门还应追究其责任。
3、预算的监督和校审
工程预算环节需要进行监督和校审,防止出现大面积误差。
工程预算过程中需要进行监督,防止出现人为错误。
做好工程预算校审工作,首先要分清工程预算校审的阶段和重点,制定出工程预算校审程序,明确发包方、承包方、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贷款银行、预算中介机构在工程预算校审中的职能和责任;其次要严明工程预算校审工作纪律,防止工程预算校审走形式,造成工程预算校审形同虚设;再次,工程校审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工程预算经验,有能力承担起工程校审的职责。
4、开发动态智能造价信息管理系统
目前, 政府编制发行的造价信息只有建材价格信息、有关造价的文件和一些造价研究文章, 而对已建工程造价信息的收集比较缺乏。
已建同类工程的造价信息对新建项目的投资确定具有很好的参照和借鉴作用。
可是, 却很少有人来做这种具体的基础资料收集工作。
这些信息或是散落在各建设、设计、施工单位的档案柜里, 或
是存在于一些富有工程经验的技术人员的脑子里, 或是根本就已丢失, 不能得到广泛应用, 这真是很大的浪费。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超支预算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息工作管理方式落后, 资料精度不够, 不能及时、全面地为决策者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为了实行对项目造价的动态管理, 建立一套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利用工程造价管理系统, 既可以代替人工繁琐的日常业务处理工作, 也能为管理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 成为领导者进行决策的支持系统。
总之,建筑施工企业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所以加强工程预算管理必须是全方位的、全民的、全过程的。
工程预算管理将在企业的基本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它将对管理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将进一步发挥在全面预算管理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戴晓红.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施中的难点、重点分析及解决之道[j]. 建筑施工. 2008(03)
[2] 聂国欣,续金花.论施工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制建设的内容及指标[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14)
[3] 吴正芳.制造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探讨[j]. 会计之友(中). 2007(01)
[4] 郑英朝.论全面预算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j]. 会计之友. 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