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师德教育《爱心与责任》讲稿PPT

2016师德教育《爱心与责任》讲稿PPT


二、师德,于细节中养成
(四)、教师的学识魅力
Hale Waihona Puke 外国一位物理学家说, “教育无非是一切已 经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 从小学到大学,有很多东西都淡忘了,然而培育 过我们的老师,却不知为什么总也不能忘却。他 们的音容笑貌,他们的坎坷人生,他们的敬业精 神,他们的高尚人品,永远是激励我们奋进的力 量。其实,教育留给我们的,就是做个堂堂正正 的好人!
2016年戛木管理区师德教育活动周
爱心 与 责任
戛木小学 曾加军
第一讲
教师的工作艺术
“一则”——“二感”——“三言”
“四通”——“五心”——“六法”
“一则”——教育原则:爱与严
教育家爱默森说过一句话:教育成功的 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谁掌握了这把钥匙, 谁将获得教育上巨大的成功。以爱动其心, 以言导其行。严格的要求不是说指的就是 训斥,因为严格所以我就板着面孔,严格, 一样可以温柔地去表达,可以用尊重民主 平等信任的方式来表达,这是一条教育原 则。
成功与快乐是培养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把它看成教师对幸福的一种追求
“四通”八达
• • • • 通晓班级管理工作。 通晓本学科教学 。 通晓其它相关学科。 通晓教育科研。
“五心”之说
• 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有爱心。 • 信心——信心+实干=成功。要想获得成功,你先要有信 心,有信心你就成功了一半。再加上脚踏实地的实干你就 成功了。 • 专心——专心致志地做一件事,一定会取得成功。 • 恒心——教师必须持之以恒的做你的工作,不能够半途而 废。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打败你,能打败你的只有你自 己。你在做事情的时候经常遇到困难就退缩了,你半途而 废了,你不要怨天尤人。所以我们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永 远坚持做你的这项工作,最终就能有你可喜的成果了。 • 虚心——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一个向别人学习的心态。 那么你就能够永远的不落伍。
二、师德,于细节中养成
(二)、教师的形象魅力 3、举止 “为人师表”是人们形容教师最常用的四个字,为人 师表就是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学校里要严于 律己,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一举一动去感染学生,教育学 生。学生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依赖,往往使他们在观察教 师时产生一种“放大效应”:教师的一件小小善举,会使 他们感到无比的欣喜;教师的一点小小瑕疵,则会使他们 产生莫大的失望。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处在最严格的监督之 下。
“六法”——教育技巧
• • • • • • 第一个教育技巧——“优良环境的感召法” 第二个教育技巧——“虚功实做的导行法” 第三个教育技巧——“捕捉兴奋点的磁性法” 第四个教育技巧——“抓住教育时机的功倍法 ” 第五个教育技巧——“三位一体的互促法” 第六个教育技巧——“自我教育的内驱法”
第二讲 教师工作的新思路
“二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 二感: 就是对于你的本职工作要有责任感,对教育事业 要有使命感。 • 所谓责任感就是你的良心。我们教师的这份活是良心活, 你做了好事没人看见没人表扬你自己就觉得高兴;你做了 坏事没人批评没人看见你自己就觉得不舒服。这说明什么, 这个无形的法则,时时在警醒鞭策和褒奖你。 • 光有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还不行,教师还要有使命感,所 谓使命感就是站得高看得远。教育是超前性的,你必须想 到你今天的学生在未来能否用他的双手撑起中国头顶上这 片蓝天。是不是以中国融入世界了,在交往过程中成为一 个强手。在你今天的教育当中就注入一点未来。这样他才 能真正成为未来的人才,就是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严于律己、宽以待生
2.宽容是班主任的一种心境、涵养、气质、 崇高的工作境界 宽容,是当教师的一种心境,一种涵养,停 留在我们脸上的笑意是宽容,永驻在我们教师心 田的是爱意,这就是包容着博大、精深、深厚而 永久的教师人格的宽容,这种宽容是教育的精湛 艺术,这种宽容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人文关怀 和熏陶感染,这种宽容能触摸到学生灵魂的深处, 能激起学生心灵的强烈震撼,让他们对成长经历, 对学习有最深刻的切肤之感。
一、严于律己、宽以待生 二、师德,于细节中养成
一、严于律己、宽以待生
1.宽容是班主任对待班级工作的一种积极、灵活、适应 的教育态度 宽容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是对待教育工作的 积极态度,更是做一名好教师的时代责任,是新时期教师形 象集中而完美的体现。
宽容是服务学生这一新型师生关系的标志。培养学生情 商,教师应以“善”为根本,表现宽容的本质,教师应允许 学生出现过失。教师“为善”的始终目的就是给学生营造一 个充满自由快乐的成长环境,让学生不同的心智在学校得到 最大程度的展露。正如哈佛大学的例子,哈佛的魅力就在于 “在哈佛的课堂,是没有惟一正确的答案的”。答案尚且不 求惟一,何况我们面对不同性情、不同阅历的学生。
二、师德,于细节中养成
(一)总

• 教师的形象魅力 • 教师的人格魅力 • 教师的学识魅力
煲一锅心灵鸡汤慢慢品尝
二、师德,于细节中养成
(二)、教师的形象魅力
风度仪表是一个人气质性格、文化素养、审美观念的外部表现,是美 好心灵的表露。教师优雅的风度、脱俗的气质、优美的语言、整体的衣着、 端正的外表、和谐的动作表情,工整潇洒的板书、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谦 逊宽容的态度,对学生的心灵有很大的影响,有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 师生友好合作顺利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1、仪表 在师生交往中,第一印象常常是最深刻的,社会心理学中称之为“首 因效应”。有一本叫《接触的最初4分钟》的书,它的作者提出,人们在 彼此决定是否成为朋友时,接触的最初4分钟起着重要作用。若要给人以 美好的印象,使人喜欢你,必须讲究仪表和风度。周总理就读过的南开大 学里曾有一面立镜,镜子上方悬挂着“容止格言”,内容是“面必净,发 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 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教师的服饰在第一印象中占有重要地位。
(四)、教师的学识魅力 从学识方面来看,教师应该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人。自 古以来,身为一名合格教师,其首要一条就是具有深厚而 广博的学识。我们都知道,一名理想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 三个方面,那就是: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 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 理科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对所教课程有精深的认识, 还应有广博的知识。所谓“精”就是要“知得深”,对专 业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所谓“博”就是要 “知得广”,能触类旁通,具有相关学科的有关知识。作 为今天的老师,这一点尤为重要。新世纪已经来临,对于 那些拥有新知识的人来说,新时代意味着一个充满机遇和 挑战的世界。
二、师德,于细节中养成
(四)、教师的学识魅力 用一生的时间来准备每堂课,这种准备指什么?苏霍 姆林斯基指出,这就是阅读,就是终生与书籍结成友 谊。 中小学老师“不读书,读书少”是当前的普遍现象。 除了规定的往往是“走过场,凑满分”的岗位培训进修课 时外,教师很少读理论性书籍,尤其是教育理论和现代教 育技术书籍。一些教育学者指出,过分依赖教学参考书说 明有些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存在欠缺。 随着电脑的普及,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多了,有时老 师不知道的学生却知道,要上好每堂课,我们教师就必须 经常地博览群书,补充自己的知识,使自己的思想之流, 如潺潺流水,永不枯竭。
不要说谢谢
赶快讲拜拜!
友情提醒:以上内容大部分来自于网络,如有雷同,却是巧合。
2016年8月于戛木小学
二、师德,于细节中养成
(三)、教师的人格魅力
魅力不仅仅是来自得体的穿着、脱俗的谈吐、娴雅的举 止、美好的姿态,更是内在气质的自然流露。教师的优良人 品,才是吸引学生最根本的原因。教师的崇高人格,就会像 一丝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影 响着学生的人格。 1、善良与关爱——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 是神。” 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伟大的师爱对 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人,虽已人到 中年,却始终不能忘怀中小学时代的老师的原因。
二、师德,于细节中养成
(三)、教师的人格魅力
4、乐于奉献 奉献其实就是一心为公,为此我们可能将面对 失去对父母尽孝的机会、丢掉对家庭应尽的责任。 也许你会因此造就你人生中最大的遗憾,也许你终 将蒙受再也无法挽回的损失,也许你会承受别人无 法理解的痛苦,这需要勇气、也需要毅力。
二、师德,于细节中养成
二、师德,于细节中养成
(三)、教师的人格魅力 3、不轻易说NO 人经常是自己打倒自己的。在一条条的清规戒律面前, 在一次次的尝试失败之后,我们很容易对自己说“NO”。在 天真好奇的学生面前,我们许多老师还不能做到象海顿那样, 在亲自操作了几次之后才对学生说“NO”,而是毫不犹豫不 加思索地对学生说“NO”,从而在学生面前竖起了一道又一 道的“不可能”的铜墙铁壁。如何学会不轻易对学生说 “NO”,更不轻易对自己说“NO”,无疑是要时刻记在心中 的。
“三言”——一种理念、一种期望、一种追求
• 第一言,对教育教学工作,要求自己正视“没有 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把它 看成是教师正视自己工作的一种理念 • 第二言,对你的学科教学,要求自己做到,“没 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把 它看成教师自己的一种期望
• 第三言 ,借用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教师最大的
一、严于律己、宽以待生
3.宽容不是高压,宽容也不是纵容。 宽容是要用心去接近学生,是要用坚持不懈的毅力去 感动学生。老师要敞开自己的胸怀,去承认、去接受、去 容纳学生身上的缺点与不足,然后带着您博大的爱去认识 他们,去帮助他们,去转化他们。只要老师拥有一颗宽容 的心,真诚地面对每个学生,那么,教育的成功一定会属 于我们!我们经常说“教师只有一桶水是不够的”,我认 为老师应该去做“一条河”才是最恰当的选择──既有 “量”又能“容”。如果说“爱”是一条河,那么“宽容” 就是架在河上的一座桥,教师宜以博大的胸怀为桥墩、以 良好的教养为桥面、以广博的知识为路灯、以清明的才智 做护栏,惟有如此,学生站在这座师德的虹桥上面才会自 然而然地对生活、对学习产生积极而热烈的情感体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