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报刊编辑

报刊编辑

2011年考编辑记者类专业可以用到哦考题类型: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操作1、卷轴六要素:卷、轴、带、褾、签、帙。

卷的形式起源于简策,帛书沿用简策形式而加以发展形成卷。

纸卷子将纸张依照文字长短展成长幅,以轴为中心,由左向右卷成一卷。

卷的右端是书首。

往往在其前面留下一段空白,或粘上一段无字的纸,叫褾。

卷好后用带(丝织品)扎起。

签便于寻找,卷子外端有书名。

每五卷或十卷往往用一块布裹起,叫帙。

2、从技术革新角度说明宋刻本最好的原因:宋朝时雕版印刷兴起,成本高昂,经反复推敲后制作。

明清时技术革新,成本降低,生产范围广,雕版质量良莠不齐。

传播范围广,生产批量大。

3、对于编辑工作的认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认识政治理论修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念;牢固树立“五种意识”(政治、大局、繁荣、把关、群众);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高尚的职业道德:敬业乐群、秉公律己、实事求是、一视同仁。

良好的业务素质:知识结构、信息意识、语文功底、审美能力。

自觉的编辑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市场意识和策划意识、创新意识和现代意识。

4、百科全书:“工具书之王”,概述人类一切门类或某一门类知识的完备的工具书。

美国《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是人类最有用的知识系统概述。

”分综合性和专科性两类。

年鉴:逐年编辑出版的概述一年中事物的发展并汇集重要文献和统计资料的工具书。

按惯例,年鉴封面和书脊上标明出版年,记载的是上一年的内容(少数年鉴除外)。

分为综合性和专业性两类。

词典:汇集字词,是以一定方式编排,并予以解释的工具书。

编辑人员常用的有语文词典、专科词典和综合性词典三类。

索引:“引得(index)”把一定范围文献资料中的有关项目(篇目、专名、词句、事项等)摘录出来,注明出处,按一定的方法编排,指引读者查找文献的工具书。

5、检索期刊:以期刊形式出版的书目、索引或文摘。

多为定期的连续出版物,报道及时。

6、护封:护书纸、外包封,多用于精装书,套在封面外的另一张外封面,一般印有书名和图案,起保护和装饰的作用。

附:半护封(腰封)不到1/2高度,装饰、补充、宣传、广告。

勒口:折口,平装书的封面和封底、精装书的护封,靠外切口一边,多出30mm以上的纸张向里折转,印有内容提要、作者介绍、丛书子目等。

飘口:精装书的外壳比书芯三面切口长处3mm左右,用以保护书芯的部分。

环衬:连环衬页,连接书芯和封皮的衬纸。

上环衬(连接封二和扉页)下环衬(连接封三和后衬页)。

中扉页:篇章页、辑页、隔页,有些书分为若干部分,篇、辑、章等,从中用单页或有颜色的纸隔开(排列在各部分的首页位置)。

暗码:占页码位置,不排页码。

切口:书口,书籍三面切光的地方,上切口(书顶)、下切口(书根)、外切口。

7、印张:计算出版物篇幅的单位。

为什么说印张计算出版物的篇幅更具意义?印张是专业出版物纸张用量计算单位,一印张等于一张全开纸的一面。

一张全开纸等于两个印张。

印张在实际中是根据总面数是与开本之间的关系进行的。

印张=所有页/开本。

印张是计算纸张数量、成本、印刷费用等基本单位。

8、CIP:图书在版编目数据,经图书在版编目产生的病印刷在图书主书名页面的书目数据,由著录数据和检索数据两部分构成。

9、三审制:在程序上利用交叉互补、制约递进的原理,为实现评价稿件的客观性,避免由编辑人员的知识不足或工作疏忽而可能造成的失误,保证图书质量而制定的图书审稿制度。

10、稿酬支付计算方式:千字稿酬,一次性付清。

抽版税=图书价格×印数×版税率(3%-10%)【实际=平均图书销售价格×销售量×版税率】真正实现了出版社和作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码洋=图书定价×印数【销售码洋(实样)=销售价格×销售量】11、脚注:把横排书籍整个版面上的注文集中移放到本面版心靠近地脚的部分,注码的编序各面自成起讫。

注文与正文之间加分栏水线(1/3行长,行头取齐),保证正文完整,便于阅读。

12、稿件配制:归类(同题集中、集纳专栏)、配发(短评、按语等)归类:把若干篇内容有联系的稿件集中在同一标题下,使之成为整体;或是把若干篇有共同性的稿件归在一起,形成版面上相对独立的专栏。

配发:根据稿件内容和读者需要临时增发评论、资料、图片等。

13、版面语言:运用版面空间和各种编排手段来表现编辑人员对稿件内容的态度的特殊的发言方式。

构成要素包括:版面空间(版序、版位、大小)、编排手段(字符、线条、纹饰、色彩、空白)。

板块式结构:版面上的稿件以规则的四边形为主,形成大大小小的“板块”。

设计人员运用大量的线条来勾勒这些板块,稿件之间被单线或双线间隔。

优:“井水不犯河水”,泾渭分明;组版和电脑录入方便,效率高,阅读便利;缺:呆板、单调,占用篇幅多,不利于体现稿件之间的联系。

穿插式结构:版面上的稿件呈现不规则的多边形,稿件之间互相穿插、咬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用线条少,活泼多变,利于体现稿件之间的联系,空间利用充分,有助于打破稿件的冗长。

组版费时,易出现“一波三折”。

14、基本栏:横排版的报纸的栏式自上而下垂直划分的,宽度相等,相对固定。

大报八栏,小报六栏、七栏。

15、期刊排版规范化的内容举要:刊名和目次、刊眉(中英文刊名、卷次、期次、出版年月)、收稿日期(地脚)、作者署名及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注释与参考文献。

16、电子出版物: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编辑加工后存储在磁、光、电等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者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读取使用,用以表达思想、普及知识和积累文化,并可复制发行的大众传播媒介。

如软磁盘、只读光碟等。

17、馆藏目录:揭示一个图书馆所藏文献的检索工具,方便编辑人员找书、调研。

有书本式目录和卡片式目录两种。

联合目录:能够揭示多个图书馆所藏文献的检索工具,详细反映文献收藏处所。

18、电子出版物的特点:产品数字化、流通网络化、交易电子化。

19、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案例图书:[1]施文,华乐.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指南[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113-114.期刊:[2]施文.我国新旧《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比较研究[J].中国科学期刊研究,2003,14(6):630-633.报纸:[3]华乐.著录文后参考文献注意事项[N]. 京江晚报,2005-7-5(6).论文集中析出:[4]全国文献工作标准技术委员会.GB/T 3469-1983 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S]//中国标准出版社第四编辑室.作者编辑出版常用国家标准.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3:161-163.20、当代报纸编辑的新环境: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迅速增长,报纸越来越难以把握“服务对象”。

新旧媒介的种类与数量都迅速增长,报纸编辑面对市场竞争的强大压力。

电子排版与采编网络化被普遍采用,报纸编辑处于崭新的技术环境。

读者需求“多元化”、“差异性”:多元化使得报纸类型日益多样化;“差异性特征”,报纸的读者不断“细分”。

当代报纸版面编辑的新特征:(1)版面多、信息量大:当代报纸版面多、信息量大的新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扩版增厚、单元版面信息元的成倍增加。

(2)编排手段灵活:分栏数减少,版面简洁流畅;标题的排序发生变化,板块式版面成为主导性板式;工业设计的概念融入编排手段。

(3)版面导读功能的普遍运用:头版标题导读成为“常规武器”;整体版面安排呈“货架式”排列;其他版面新闻标题的处理方式也充分考虑导读功能。

21、谈谈对一日多版现象的理解?一日多版的“版”,指的是版本或版次,而非版面。

西方国家报纸编辑的“一日多版”现象分析:经济实力、地理位置、读者偏爱。

我国报纸编辑的“一日多版”现象在日报中不常见。

日报类似的编辑手法也有,往往是针对重大的时事新闻出“号外”。

一日多版现象体现在我国晚报的编辑中,具体表现为一日两版,即每份晚报每天出版两次。

晚报编辑的“一日两版”,改变了以往读者只能在下午购买和阅读当日晚报的现状。

对于购买“一日两版”晚报的读者,现在每天可以两次(分别是7点和14点)阅读当日晚报,当然报纸的售价仍保持不变。

个案分析——《扬子晚报》的“一报两投”:两大优势,有待转化提升;成本压力,有待市场消化;办报质量,有待全面升级。

22、国际标准书号13位编码与传统的变化在哪?与其他物品编码的关系是怎样的?1986年,大陆引进国际标准书号系统10位。

1987年1月1日起实施,至1988年1月1日完全取代原来的中国标准书号。

2007年1月1日国际标准书号的格式升至13位“ISBN-13”,国际通用的图书或独立的出版物代码(除定期出版的期刊)。

一个国际标准书号只有一个或一份相应的出版物与之对应。

前三位代表图书,中间的9个数字分为三组,分别表示组号(地区号,中国大陆为7)、出版社号和书序号,最后一位是校验码。

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International)制定给国际标准书号(ISBN)系统的专用前缀码是978。

978用完就用979。

2004年,国际ISBN中心出版了《13位国际标准书号指南》,描述了将于2007年启用的13位的ISBN的概况。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于2005年1月出版新的标准,该标准将以13位数字的BooklandEAN条形码,作为图书和图书相关产品的唯一条形码。

10位算法:前9位依序乘以从10到2的数目的和,除以11。

若无余数,检查号码为0;若有,以11减去余数,所得检查号码,若为差数为10,则用罗马数字10的X来表示。

13位算法:用1分别乘以ISBN-13的前12位中的奇数位(从左数起),用3乘以偶数位,乘积之和以10为模,10与模值的差值即可得到校验位的值(0-9)。

23、网络出版给版权保护带来哪些新变化和出现的新问题?(1)数字化正在成为21世纪出版业的基本特征:国际传统出版产业为谋求数字化生存纷纷“倒戈”、转型;网络出版业务蓬勃发展,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迅速,电子书出版、网络期刊蓬勃发展、手机出版异军突起,在中国初具规模。

(2)传媒和消费者的界限开始模糊,传统社会秩序受到威胁。

(3)全球数字鸿沟逐步缩小,但互联网使用状况并不均衡,基础设施的缺乏以及网络接入的高成本,制约了许多国家尤其是欠发达以及贫穷国家互联网接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4)侵权的形式随技术的发展而变化,侵权的性质并未改变。

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归责要件有二:一是行为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从事等行为前应尽合理的注意义务;二是行为人对其行为有控制能力。

只要其商业目的明确,侵权行为客观存在,并且侵权过错明显,就是侵权盗版,就应受到法律制裁。

(5)网络侵权盗版现象严重,国家打击力度不断加大。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侵权盗版日益呈现技术专业化、主体泛众化趋势,侵权技术越来越专业,侵权主体越来越大众化,传统的版权保护手段和保护力量越来越捉襟见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