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客运交通发展模式ppt课件

城市客运交通发展模式ppt课件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式集约节约用地的有效措施
南京市客运交通发展影响因素
3、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城市辐射力上升,商品 经济交流加快,带来人流、物流的大幅度上升,从而产生大量的交通 需求 城市经济增长与城市就业岗位成线性关系,大批就业人员上下班的 交通出行,使城市客运交通成为扩大社会生产的必要条件,是社会生 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纽带 随着就能过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交通出行的要求越来 越高,势必选择迅速、便捷、舒适的交通工具——导致个体交通使用 量的提高 城市客运交通的结构、形态、方式和水平必须与客运量的增长和人 民生活水平相适应,而且要不断以更加先进的交通为城市的进一步发 展创造条件
背景
我国城市客运交通发展模式的选择
从我国国情来看, 我国应选择“以公共交通为主体”模 式。
原因: ❖ 我国大城市在机动化之前,就已经形成了高密度的城
市结构; ❖ 我国城市在开放经济后突然面对的是一个完全成熟的
跨国汽车工业 ❖ 我国人口多,人均国土面积、人均石油储量都很低,
远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 ❖ 我国的城市化来得较西方国家晚, 但速度快
——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一体化多模式复合交通体系
南京城市客运交通发展模式
❖ 以公共交通为主体,以私人交通为辅助的发展模 式
❖ 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大运量客流走廊,以地 面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快速公交骨架,优化干线、 轨道交通线和普线的衔接,扩大支线、接驳线的 覆盖面,建成方便快捷的地面公交和轨道交通有 机融合的公交线网,以出租汽车和轮渡为有益补 充,满足市民多样化出行需求。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
城市客运交通系统发展模式
Contents
1


2 南京市客运交通发展影响因素
3 南京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历程
4 南京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特点
5 南京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趋势
背景
城市客运交通发展模式
1 以私人交
通为主
适合于具有广阔土地资源的组团分散式城市,如美国的波 士顿、纽约、洛杉矶等,其小汽车发展处在世界前列,发 展过程没有进行必要的限制。 缺点:私人交通方式的无限制发展使得道路供给与交通需
自行车 公共汽车
自行车 步行
步行 自行车
南京市客运交通发展影响因素
1、城市人口密度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应在客运高峰时,使95%的居民乘用下列 主要公共交通方式时,单程最大出行时耗符合表2的规定。
表2:不同规模城市的最大出行时耗和主要公共交通方式
城市规模

200万人以上
100-200万人
100万人以下 中 小
最大出行时耗( min) 60
50
40 35 25
主要公共交通方式
大、中运量快速轨道交通 、公共汽车、电车
中运量快随轨道交通、公 共汽车、电车 公共汽车、电车 公共汽车 公共汽车
南京市客运交通发展影响因素
1、城市人口密度
表3:公共交通方式单向客运能力
公共交通方式
运送速度 发车频率 (KM/H) (车次/H
南京公共交通的发展历程
未完 待续
南京城市公共交通客运特点
A 选择公交出行的人数继续增多,客运总量增长缓慢
2013年全市城市公共交通完成客运总量18.15亿人 次,客运总量比2012年净增1383人次,增长0.8%,是 近5年来增速最低的一年。按南京818.76万常住人口计 算,全年人均乘坐城市公交222次,与2012年相比,人 均仅多乘了1次(详见图1)。
求的矛盾日益尖锐,交通严重堵塞,事故频发,道路通行
能力下降,废气与噪声污染严重,市民出行舒适度降低。
大多数国家的城市交通基本是以公共交通为主的模式,其 中以公共汽车为主模式的代表为巴西的库里蒂巴;以轨道
以公共交 交通为主模式的代表为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日本的
通为主 2东京,东京和巴黎的轨道交通骨干作用尤其突出;轨道交 通与公共汽车并重模式的代表为新加坡。
南京市客运交通发展影响因素
4、城市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是城市发展和客运交通发展的基础 社会发展是无限的,而土地资源是有限的 提高单位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即优化城市布局和交通结构 现代交通工具中的地铁、地下多层轨道交通以及高架轨道交通有效的促 进了城市用地结构的调整。这些现代化交通工具的使用,不仅改变了大 城市的交通状况,而且大大扩展了城市土地使用空间
南京市客运交通发展影响因素
1、城市人口密度
城市人口数量、空间分布和密度是确定城市客运交通设施规 模和结构的重要依据
表1:城市人口规模与主导交通方式关系
城市人口(万)
>100
100-50
50-20
20-5
<5
最大出行时间
60
60-45
45-30
30
பைடு நூலகம்<30
主导交通方式
轨道交通 公共汽车
公共汽车 自行车
南京城市公共交通客运特点
图1:五年来南京市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情况表
南京城市公共交通客运特点
B 公交环境进一步优化,传统公交客运量下降
❖ 公交汽车方面:全市全年公交汽车运营车辆总数 6946辆、8569标台,比2012年增加377辆、383 标台;全年完成新改扩建公交场站(首末站)18 座;优化调整43条公交线路,新辟公交专用道7条 ;新辟18条公交线路,延长33条公交线路服务时 间。全年乘座城市公共汽车出行10.64亿人次,比 2012年减少了3077万人次,下降2.8%。
南京市客运交通发展影响因素
2、城市布局形态
城市布局是指城市的物质实体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具体表现为人 口布局、岗位分布、经济产业布局、土地功能布局以及交通形势结构 等。 根据著名城市规划专家萨伦巴教授的11种城市布局模式分类,南京 的城市布局模式是单中心辐射密集发展。 在我国土地资源十分紧缺的条件下,城市布局必须走集约型、紧凑 型的发展道路,高度集中和紧凑布局的城市发展模式只有集约化的大 运量交通模式才能支持其发展。

单向客运能力 (千人次/H)
公共汽车
16-25
60-90
8-12
无轨电车
15-20
50-60
8-10
有轨电车
14-18
40-60
10-15
中运量快速轨道交通 20-35
40-60
15-30
大运量快速轨道交通 30-40
20-30
30-60
注:我国国标(GB50220-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规定 选择公共交通方式时,应使其客运能力与线路上的单向高峰小时客流 量相适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