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单元测试题一、我来填一填。
(32分)1、32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表示这样的( )份。
它的分数单位是( )。
2、7个110 是( ),511 里面有( )个111 ,5个15 是( ),2里面有( )个18 。
3、小华10天看完一本书,平均每天看这本书的( )( ) ,7天看这本书的( )( ) 。
4、9( ) =0.25=( )8 =27÷( )=( )÷485、0.35化成最简分数是( ),再加上( )个分数单位是自然数1。
6、在括号里填上适当分数。
7800cm 3=( )dm 3 305m=( )km 40分=( )小时 3500千克=()吨7、在227 、3320 、3.14、3.151中,最小的数是( ),最大的数是( )。
8、58 吨既可以看作5吨的( )( ) ,又可以看作( )吨的58 。
9、分母是9的所有真分数的和是( )。
10、如果6a 是真分数,a 最小是( ),如果b 6 是最小的假分数,b 是( )。
11、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1,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
12、在○里填上“>”、“<”或“=”。
513 5.3 58 712 0.35 715 229 2511二、我来判,对的打“√”,错的打“×”。
(7分)1、分子和分母是两个不同的质数,那么这个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 )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任何数,分数大小都不变。
…………( )3、比16 小、比110 大的分数有无数个。
( )4、分母是16的分数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数。
( )5、假分数都大于真分数。
( )6、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 )7、两个数的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5分)1、把4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5段,每段占全长的( )A 、51 米B 、54 米C 、51D 、54 2、分子与分母相差1的分数一定是( )。
A 真分数B 假分数C 带分数D 最简分数3、把一根绳子对折三次,这时每段绳子是全长的( )。
A 、13B 、16C 、18D 、194、下面的分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A 、128B 、 152C 、87D 、309 5、甲地到乙地,摩托车需要行7小时、自行车需要行11小时。
现在摩托车行了3小时,自行车行了4小时,行程( )。
A 、摩托车多B 、自行车多C 、同样多D 、无法确定四、我来算一算:(26分)1、求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8分)72和36 16和2451和85 36和482、把下列小数化成分数,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4分)0.25 1.78516 111123、约分,并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8分)1590 = 7744=3952 = 15060=4、先通分,再比较各组分数的大小。
(6分)1512 和1718 815 和2245 56 和 78五、我会解决问题。
(30分)1、一只杯子中放入10克盐,50克水,盐水中盐占盐水的几分之几?水占盐水的几分之几?(4分)2、小红看一本105页的《科学探索》,已经看了65页,剩下的页数是全书的几分之几?(4分)3、修一条长10千米的公路,9天修完,平均每天修这条公路的几分之几?平均每天修多少米?(4分)4、某公司有男职员45人,女职员65人,男职员人数是女职员的几分之几?男女职员各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4分)5、暑假里,三位同学每隔不同的天数到图书馆看书,甲5天去一次,乙4天去一次,丙6天去一次。
那么三人第一次碰面后,至少再多少天又在图书馆相见?(4分)6、有三根钢丝,长度分别是12米、16米和20米,现在要把它们截成长度相同的小段,但每一根都不许剩余,每小段最长是多少米?一共可以截成多少段?(5分)7、俗话说“货比三家”,小敏在批发市场买一批铅笔,连跑了三家摊位,发现:甲摊位5元买8枝;乙摊位6元买9枝;丙摊位7元买8枝送2枝。
请你帮小敏算一算,该选哪一家购买比较便宜?(5分)附参考答案一、填空。
1、单位“1”,3,2,1/3;2、7/10,5,1,16;3、1/10,7/10;4、36,2,108,12;5、7/20,13;6、7.8,0.305,2/3,3.5;7、3.14,3.151;8、1/8,1;9、25/9; 10、7,6; 11、ab; 12、>,>,<,<。
二、判断。
√,×,√,√,√,√,√。
三、选择。
C,D,C,A、B,A,四、计算。
1、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72和36的最大公因数是36,最小公倍数是72.16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8,最小公倍数是48;51和85的最大公因数是17,最小公倍数是255;36和48的最大公因数是12,最小公倍数是144.2、分、小数互化。
1/4,89/50,0.3125,1.92;3、约分。
1/6,7/4,3/4,5/2.4、通分,再比较大小。
8/15=24/45, 8/15>22/45 5/6=15/24 7/8=21/24 5/6<7/8五、解决问题。
1、10÷(10+50)=1/6 50÷(10+50)=5/6答:盐占盐水的1/6,水占盐水的5/6.2、(105 -65)÷105=8/21 答:剩下的占全书的8/21.3、1÷9=1/9, 10÷9=10/9(米)答:每天修1/9,平均每天修10/9米。
4、65÷45=13/9 65÷(65+45)=13/22 45÷(65+45)=9/22答:男职工是女职工的13/9,男职工占全厂总数的13/22,女职工占全厂总数的9/22.5、因为5,4,6的最小公倍数是60,所以他们第一碰面后,要再这60天才又在图书馆碰面。
6、因为12,16,20的最大公因数是4,所以每小段最是4 米,一共截成12段。
7、5/8=0.625,6/9≈0.667,7+2/8+2=0.7答:到甲摊位购买比较便宜。
一、现代文阅读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问题儒雅之风①《法言·君子》中说:“通天地之人曰儒。
”儒雅,既是生活的积累,更是人生的态度。
当今社会,尤需儒雅之风。
②儒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曾经的最高赞赏。
读书人,多儒雅。
才高八斗、出口成章的曹子建,潇洒飘逸、斗酒诗百篇的李太白,才思敏捷、风流倜傥的苏东坡,都曾让人无限神往。
军旅战将,同时饱学诗书,则称儒将。
古有秉烛夜读《春秋》的关云长,“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公瑾;今有“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的陈毅元帅,“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的朱总司令等等。
学识不凡的老板,称儒商。
海尔集团的老总张瑞敏,就是其中翘楚,他把海尔集团打造成了一个既有丰厚利润,又有浓郁文化氛围的现代化大企业。
演艺圈里也有不少儒雅的演员,喜欢读书,学养深厚,称“儒伶”,诸如梅兰芳、孙道临、于是之……③现今,在这激荡时代有些失重的国人身上,儒雅显得愈加稀缺。
人们总说,中国是“衣冠上”“礼仪之邦”。
其实,有不少人举止失当,而且这种失当已经到了令人熟视无睹的地步。
随地吐痰、不讲秩序,无视公德、大声喧哗……④官员儒雅似应正常,但在现实生活当中,好像儒雅的公仆还不太多。
温家宝在2004年人大记者招待会上的儒雅风度,堪称楷模。
温家宝面对各国记者,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诗词典故,信手拈来,妙语连珠,风度儒雅,令人倾倒。
温家宝为什么有这样的渊博学识和儒雅风度?答案其实很简单,正如他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总编采访时说的那样:“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伴随着我的整个生活。
”⑤看来,那些钦佩温家宝儒雅风度的官员,那些举止失当的国人,要想使自己也变得儒雅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多读书。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
儒雅之人,能把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典故、格言,巧妙运用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当中,素养之深厚,情感之细腻,爱心之深沉,听者为之动心,为之魂牵,让升腾的美好情愫迅速撞击听者的心灵,让感动的涟漪缓缓扩散。
儒雅的表达方式,已经被看作是有文化有礼仪的表现,是做人的高境界。
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个社会,如果全民酷爱阅读,就会儒雅之风盛行,这对于提高文明程度,净化社会风气,都是大有裨益的。
——摘自《做人与处世》2015年第6期有改动(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2)本文是针对什么现象发表议论的?(3)文中第②段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谈谈阅读本文的启示。
【答案】(1)当今社会,尤需儒雅之风。
(2)是针对当今社会“儒雅稀缺”“人们举止失当”现象发表议论的。
(3)举例(事实)论证;通过列举大量例子有力地证明了“儒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曾经的最高赞赏。
”的观点。
(4)示例1:读了文章,我意识到儒雅对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性,作为学生,我要多读书,多学习,不断积累,完善自我,让自己成为一个儒雅的人。
示例2:想要变成一个儒雅的人,就要多读书,从书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做到学识深湛,温文尔雅。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中心论点通常出现在文章的四个地方:①落笔明旨,标题即中心论点。
②开门见山,开篇点明中心论点。
③山断云连,文中推出中心论点。
④剥笋见心,篇末归纳中心论点。
细读全文,我们会发现本文的中心论点,在文章的第一段段末,属于开篇点题。
(2)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中重要语段理解能力。
理解段落内容,要抓住关键语句,注意段落中的关键词语等。
该题涉及的内容在第③段落中:“儒雅显得愈加稀缺”“有不少人举止失当”可以就此概括归纳。
(3)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掌握。
举例论证,是指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通过列举典型事例,具体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增强了说服力。
其具体作用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作答,特别是寻找语段中的关键句。
此题的论证作用要结合本段的第一句话理解。
(4)此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这是一道主观题,要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联系自己对作品观点的认识来谈启示。
故答案为:(1)当今社会,尤需儒雅之风;(2)是针对当今社会“儒雅稀缺”“人们举止失当”现象发表议论的;(3)举例(事实)论证;通过列举大量例子有力地证明了“儒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曾经的最高赞赏。
”的观点;(4)示例1:读了文章,我意识到儒雅对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性,作为学生,我要多读书,多学习,不断积累,完善自我,让自己成为一个儒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