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分析和决定过程文档编号: FHI_CMMI_DAR_PRS文档信息:决策分析和决定过程文档名称:决策分析和决定过程文档类别: CMMI 过程密级:内部秘密版本信息: 1.1建立日期: 2016-1-19创建人: EPG批准人:李庆林批准日期: 2016-2-25存放位置:集成公司组织资产库 /组织标准过程编辑软件: Microsoft Office 2003 中文版文档修订记录版本编号或者更变化简要说明(变更内容和日期变更人批准日期批准人改记录编号状态变更范围)V1.0C创建2016-1-19张娜娜2016-2-25李庆林V1.1M文档编号去掉版本号2016-4-17邓沛沛2016-4-17李庆林* 变化状态: C――创建, A ——增加, M ——修改, D——删除目录1.简介 (4)1.1.目的 (4)1.2.适用范围 (4)1.3.术语表 (4)2.过程总体描述 (4)2.1.概述 (4)2.2.过程结构描述 (4)3.角色和职责 (5)4.过程元素定义 (5)4.1.建立决策组织 (5)4.2.建立评价准则 (6)4.3.识别备选方案 (7)4.4.选择评价方法 (8)4.5.评价备选方案 (9)4.6.选择方案 (10)1.简介1.1.目的决策分析和决定的目的是建立决策分析指导方针,表明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使用决策分析和解决方案过程;建立和维护评价标准并进行分级,用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价;识别和形成可选的解决方案,对于每个需要决策的问题需要建立若干可选的解决方案;选择评价方法并应用选定的评价方法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选定解决方案。
1.2.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组织内的各类项目,适用于采购和培训部门的采购、培训等活动,也适用于组织内某些重要事件的决策。
1.3.术语表无。
2.过程总体描述2.1.概述该过程简要说明决策分析与决定的工作流程,主要包括形成决策分析指导方针、建立评价标准、识别和形成可选解决方案、确定评价方法等。
2.2.过程结构描述建立决策组织建立评价准则识别备选方案选择评价方法评价备选方案选择方案3.角色和职责公司高级管理层1、召集或参与公司级重大项目或产品研发涉及决策的活动;2、依据公司目标及商业发展规划,指定至多一条评价准则,并确定指定评价准则的等级,但该准则等级值不超过所有评价准则等级值和的30%;3、对决策过程无法确定最终的评价方法时做出最终裁决;4、公司级重大决策活动中经多次评价无法得出结果或者得出两个相近解决方案时,做出最终裁决。
软件部经理1、批准或参与项目涉及决策的活动;2、依据部门目标及产品发展规划,指定至多一条评价准则并确定指定评价准则的等级,但该准则等级值不超过所有评价准则等级值和的30%;3、对决策过程无法确定最终的评价方法时做出最终裁决;4、项目级决策活动中经多次评价无法得出结果或者得出两个相近解决方案时,做出最终裁决。
项目经理1、制定决策计划;2、依据项目计划发起涉及决策的活动;3、组织并文档化决策活动中的候选解决方案;4、记录决策活动中涉及的问题和结论;5、形成最终的决策报告。
QA 人员1、评价决策过程是否符合决策过程要求;2、指导或者解答涉及决策指南、决策过程及相关模板的问题。
4.过程元素定义4.1.建立决策组织4.1.1. 过程元素概述项目经理或决策发起人根据项目计划定义的决策时机,启动决策分析和决定程序。
4.1.2. 参与人员项目经理:发起决策活动。
草拟决策组专家。
决策组专家:参与决策活动。
4.1.3. 入口准则项目计划得到批准。
4.1.4. 输入项目计划。
4.1.5. 任务1、项目经理或决策发起人根据项目计划定义的决策时机,启动决策分析和决定程序。
2、项目经理或决策发起人草拟决策组专家名单,征得上层经理意见并同意后,邀请决策专家。
在确认邀请的决策专家同意但当后,将决策问题描述及时发送给每位决策专家。
3、项目经理或决策发起人形成决策组织结构图,记录到《决策分析报告》中。
4.1.6. 出口准则项目经理或决策发起人已形成决策组织结构图。
4.1.7. 输出决策组织结构。
4.1.8. 资源和能力要求项目经理接受过决策分析和决定过程培训,能根据待决策问题情况草拟决策组专家。
4.2.建立评价准则4.2.1. 过程元素概述决策组讨论并确定本次决策问题所属类型,确定评价准则。
4.2.2. 参与人员项目经理:组织建立评价准则活动,形成分析报告。
决策组专家:参与建立评价准则活动。
4.2.3. 入口准则到了项目计划中的决策时机。
4.2.4. 输入项目计划中的决策时机。
4.2.5. 任务1、决策组依据《决策分析指南》中对决策问题的类别划分,讨论并确定本次决策问题所属问题类型,参考引入部分或全部该类型决策问题组织推荐的评价准则。
2、决策组采用头脑风暴法在引入的评价准则基础上充分讨论,形成更多的评价准则。
3、决策组在已形成的评价准则中采用商讨或者投票的方式,选择 5 至 7 条评价准则作为“确定的评价准则”。
4、决策组采用商讨或者投票的方式,对确定的评价准则划分等级(权重)。
5、记录着将形成的所有评价准则、选择或放弃某条评价准则的理由、评定某条确定的评价准则等级(权重)划分的理由全部记录到《决策分析报告》中。
4.2.6. 出口准则决策组已经确定评价准则。
4.2.7. 输出决策准则及等级。
4.2.8. 资源和能力要求项目经理受过决策分析和决定过程培训。
决策组专家有能力制定评价准则。
4.3.识别备选方案4.3.1. 过程元素概述决策组识别备选方案,记录到《决策分析报告》中。
4.3.2. 参与人员项目经理:组织决策分析和决定活动。
决策组:商讨备选解决方案。
4.3.3. 入口准则已经确认评价准则。
4.3.4. 输入《决策分析报告》、备选解决方案4.3.5. 任务1、项目经理(决策发起人)根据决策问题描述,向决策组成员征求各种切合实际的意见,记录可能产生的解决方案。
2、决策组采用头脑风暴法对已经形成的解决方案进行相互启发与组合,看是否有新的解决方案产生,项目经理记录可能产生的解决方案。
3、决策组商讨已形成的各备选解决方案的假设、限制和偏好因素,项目经理将商讨结果记录到相关解决方案中。
4.3.6. 出口准则决策组对可能的解决方案都已经商讨完。
4.3.7. 输出《决策分析报告》中的备选解决方案。
4.3.8. 资源和能力要求项目经理受过决策分析和决定过程培训。
决策组专家有能力识别备选方案。
4.4.选择评价方法4.4.1. 过程元素概述决策组确定评价方法。
4.4.2. 参与人员项目经理:组织决策分析和决定活动。
决策组:商讨、确定评价方法。
4.4.3. 入口准则已经设别备选方案。
4.4.4. 输入《决策分析报告》。
4.4.5. 任务1、决策组参照《决策分析指南》中针对评价方法的描述,考虑决策问题的类型、成本、进度、性能及风险影响等因素确定初选的评价方法。
2、决策组确定选择的评价方法。
3、项目经理将选择评价方法的过程记录到《决策分析报告中》。
必要时,看选择一种备用评价方法,因为有些问题可能要求运用多种评价方法。
4.4.6. 出口准则决策组对选择的评价方法达成一致同意。
无法达成一致时,需要报高层领导做决策。
《决策分析报告》之评价方法。
4.4.8. 资源和能力要求项目经理受过决策分析和决定过程培训。
决策组专家有能力制定评价准则。
4.5.评价备选方案4.5.1. 过程元素概述决策组评价备份方案。
4.5.2. 参与人员项目经理:组织决策分析和决定活动。
决策组:商讨备选解决方案。
4.5.3. 入口准则已经确定了备选方案、评价方法、评价准则。
4.5.4. 输入《决策分析报告》(备选方案、评价方法、评价准则)4.5.5. 任务1、决策组学习备选解决方案,商讨并统一可能存在的针对已选定评价方法的评定标准的分歧。
2、决策组各专家独立评定各备选解决方案。
3、项目经理记录各专家的评定结果。
4.5.6. 出口准则本次评价结果有无重大争议或者达不成共识,如果存在,需要写明原因。
如果有必要,如存在调整准则及加入新的解决方案,建议另行重新填写决策分析评价表。
4.5.7. 输出决策评价结果4.5.8. 资源和能力要求项目经理受过决策分析和决定过程培训。
决策组专家有能力对备选解决方案打分。
4.6.1. 过程元素概述决策组给出选择的解决方案,签字。
4.6.2. 参与人员项目经理:组织决策分析和决定活动。
决策组:评估方案。
4.6.3. 入口准则已经完成备选解决方案的评价。
4.6.4. 输入《决策分析报告》4.6.5. 任务1、决策组对评价结果进行权衡,给出推荐的解决方案。
2、决策组评估实施推荐备选方案关联的风险。
3、项目经理记录风险。
4、决策组签字确认决策结果。
4.6.6. 出口准则决策组签字确认。
4.6.7. 输出《决策分析报告》4.6.8. 资源和能力要求项目经理受过决策分析和决定过程培训。
决策组专家有能力制定评价准则。
5.裁剪指南1、在项目策划阶段确定“生命周期模型” 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项目或者产品可以申请不执行本决策分析过程:a)为项目或者产品延续开发且延用了相同生命周期模型的;b)客户书面指定了生命周期模型的;2、在供应商选择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不执行本决策分析过程:d)某项采购只存在唯一供应商的;e)某项采购由于公司长期商业规划的需要,由组织级指定了唯一供应商的。
3、在培训组织涉及建立培训能力相关工作中,涉及“培训方式选择”、“内外部培训资源的选择”问题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不执行决策分析过程:a)商业利益所需的第三方认证培训,培训机构指定了培训方法及培训资源的;b)公司的政策已明确标明了培训方式的,如新员工入职培训(内部资源、集中培训);c)某项培训的培训资源是特定唯一行业专家的。
4、在技术方案的选择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不执行决策分析过程:a)在招标文件中已经明确了技术规格、技术路线、技术框架、开发工具、开发环境等要求的;b)在与用户签订的《合同》及其附件中已经明确了技术规格、技术路线、技术框架、开发工具、开发环境等要求的;c)项目的技术方案借鉴了二至三个已经成功实施、且与该项目类型相同、规模相近、工期相当、用户要求类似的项目技术方案、该项目也没有再引入新的技术和新方法的。
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