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
手术治疗计划或方案制定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临床手术是高风险医疗工作,手术的意外和并发症往往导致重要脏器和系统的功能受损,甚至死亡。
为规范科室术前准备工作、落实术前各制度的执行,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防范医疗纠纷,作以下规定。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科室对手术前、手术后落实情况的管理。
三、工作制度
(一)入院患者治疗方案及手术方案必须依据的基本条件:
①准确的临床诊断。
主管医师在接诊病员后,根据已知辅助检查结果和病史特点、体格检查需得出患者初步诊断,通过深入检查、及上级医师查房及讨论后,得出最终诊断,并作为治疗或手术方案制定的依据。
诊疗活动应符合《临床诊疗指南》。
②病情评估。
患者入院6小时内完成《住院病人病情评估表》,并遵照《手术风险评估制度》完成手术前风险评估,了解患者实际身体状况和风险等级。
③术前讨论。
医疗组长或科主任应当组织科室技术骨干或全科人员对病员综合情况、诊疗方案、替代方案、风险预警、处置流程、术后管理等内容进行讨论,形成整体意见,并执行。
(二)为每例手术患者制定手术治疗计划方案,明确术前诊断,主刀医师术前必须查看患者,方案中要做好术中、术后出现问题及意外的对策,确定施行手术的的手术术式。
(三)住院医师完成相关病案书写。
手术治疗计划应记录在病历中,重点内容需
包括术前诊断、拟施行手术名称、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四)如术中可能需要输血必须术前做好配型,术前一天血液科联系确定有血源,血量。
(五)做好各项术前检查,如血常规,血型,凝血四项,传染病筛查,心电图,彩超,CT等,确定患者无手术禁忌征。
(六)对有基础病的患者请相关科室会诊协助制定术前治疗计划。
(七)特殊病人请麻醉科会诊协助确定手术麻醉方式。
(八)术前必须确定手术部位,确保无手术部位发生错误。
(九)术前开好术前医嘱,护士做好术前备皮、禁食、禁水和手术室联系做好接送病人等准备。
(十)术后按时完成手术记录。
(十一)术后开好术后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