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浇口的设计原则

浇口的设计原则

浇口的设计原则:
1. 浇口位置尽量选择在分型面上,以便于加工及其使用时清理浇口
2. 浇口位距型腔各个部位的距离尽量一致,并使其流程最短
3. 浇口位置应保证塑料流入型腔时,对着型腔中宽畅,厚壁部位
4. 避免浇口位置设置时料流直冲型腔壁,型芯,或者嵌件,
5. 浇口的设置,最好避免使产品产生熔接痕或者控制熔接痕在不重要的部位
6. 浇口位置及其料流流入方向有利于型腔内气体的排出
7. 浇口在制品上易于清除,同时不影响制品外观
zym_16 edited on 2004-11-08 15:41 E 于 2004-09-27 10:57 I ◎信息私语〕I 動1引用JI Q 搜索复制』過收聲I
主,分流道截面的选择,
模具技术版 1.主流道的截面大于或者等于各个分流道的截面面积之和
2. 如果型腔数比较多,最好在各个分流道的拐弯处倒圆角
3.
原则上,主流道的至浇口的末端的分流道的拐弯数不超过 3个
发贴:490
积分:31
作者 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 [Re:zym_佝
zym_16
崗干2004-09-27 11:04垃信息JI®私语艸1引胃II 風搜索复制)喘收視 zym_16 」于 2004-09-27
於刁 机嘴选择的考虑因素
模具技术版 首先来复习一下机嘴的基本常识:
版主
发贴:490
作者 回复: 【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 [Re:zym_佝
zym_16
积分:31
作者zym_16
模具技术版
P6,82
® 13 -
8,011
030弘
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佝
-于2004-09-27 11:12
■I
I rr禹二壮窑I /用耳匡解匚便割耳壬丽]
浇口套的球面半径大致有两种规格
a, 1/2
(13mm

b, 3/4 ” 19mm) 但是比较常用的还是SR13mm,16mm,
20mm ,
版主丄球面的深度3~ 5mm
理论上:浇口套的SR半径=注射机喷嘴半径SR1 + 2mm
发贴:490
积分:31 注意上图中的各个部位的公差:
模具技术版
优点:流道较短
,
延长式浇口:
zym_16 E 于 2004-09-27 13:01 I
缺点:制造比较复杂,
版主鼻
三板模时,浇口的头部(图中绿色部位)还有倒扣,便于流道留在脱料板一侧
发贴:490
积分:31
zym_16 edited on 2004-11-08 19:23
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
zhengxiaojun ® 于2004-09-30 12:19 I ◎信息jl❺私语』-讥引用』2搜韵复制J
谢谢,受教了
初级会员
发贴:143
积分:10
作者回复:【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佝
目于2004-10-07 08:11I ©一信息J◎私语」1奈i引用』区樓素』Q复制)1咗收蔽J
謝謝你的寶貴經驗!!
一棵草
普通会员
发贴:99
积分:5
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
hp_hie 普通会员
发贴:22积分:1宙于2004-11-06 09:26 1仃信息』◎私语』1采1引用』風搜索复制WS收藏J 谢谢!!
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
zhangben凸干2004-11-08 11:07 10信息私语]单1引甩惬搜索』皿复制〕1瞄收藏」你家的大灌嘴才这样!!不懂别误导别人.OK
普通会员
发贴:26
积分:3
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ym_16]
zym_16
回于2004-11-08 19:251©信息j◎私语JI采1引剛直搜索复制)喈收剋住to zhangben 兄
模具技术版
能否介绍一下,你的大灌嘴能否
版主凰上传一张图片阿
发贴:490 然后说说到底我那个错在哪 ?
积分:31 欢迎大家来仿真论坛交流 用 proe,在学 catia.
请多多指教
作者
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 [Re:zym_16]
zym_16 頁于2004-11-11 13:44「jj 信息私语』药弓I 用X 臣攘菊[D 复制』瞪收藏〕 模具技术
版 但是这个机嘴的加工,没有上面的那个方便
版主 发贴:
490
积分:31
欢迎大家来仿真论坛交流
用 proe,在学 catia.
不知道楼上的兄弟,说得是否是这种情况 虽然好多的书都提到这种机嘴
请多多指教
作者Re:【分享】浇注系统的设计[Re:zhangben]
hotpie 同于2004-11-11 14:14 I ©信創修利语』旳引厢Bl搜索』可复制J
pro/e&塑性成形版让兄弟们信服
这样躲在后面瞎说(不好意思,不知道是不是瞎说?)兄弟们实在有些气愤不过!!!版主
发贴:802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积分:45
设立适宜浇口位置的建议:
1. 将浇口设置在壁面最厚的位置处;
2. 浇口不能设置在高压区附近;
3. 对长型的零件,在可能的情况下,浇口应设置在纵向,而不是设置在横 向或在中央,特别是对增强性材料的模塑尤为如此。

4. 如果有两个或更多的模腔,则零件和浇口应以竖流道为基准设计成对称 排列;
5. 对于齿轮、唱片、叶轮等轴向对称的零件,为得到优异的流动性能,适 宜在中心使用隔膜浇口,或采用三板模的多点进浇方式
6. 带有整体铰链的零件,浇口应设置使焊缝远离铰链。

在铰链附近一定要 避免流体阻滞。

7. 诸如小型框架型、电容器套等杯型零件应在基座处设置浇口,以防止困 气。

8. 在管式零件中,应首先将熔化物从一端填充环状管,然后再沿着管长填 充。

这样可避免在流动前剖面处的不对称性。

9. 在成孔锁周围进行插入模塑,熔融的模心和其他金属嵌件、融化树脂应 能沿着嵌件环形流动,以保持嵌件的最小安装误差。

10. 使用一隧道浇口往顶销上送料,并从内面开设浇口,这样可避免在暴露 的表面上岀现
浇口痕迹等表观缺陷。

11. 要设置浇口以尽可能避免在充填过程中流体阻滞(如复杂零件、不同形 状的多腔模塑等)。

交流才会有进步,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模具技术版
版主.丄
发贴:309
积分:2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