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培训班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培训班

生产经营单位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
编辑课件
1
讲解内容
一 应急预案概述 二 应急预案编制 三 综合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四 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五 现场处置方案主要内容 六 附件
编辑课件
3
1.1编制预案目的
有助于识别风险 熟悉企业的应急响应行动 提高事故突发时的信心和准备 减少和降低风险、责任 减轻企业损失 提出降低风险建议,提高系统安全性
应急能力评估 应急预案编制 预案评审与发布
内部:装备、队伍、完善、培训 外部:可利用资源(装备、队伍)
全员参与 分析危险源 掌握应急处治方案和技能 注意预案衔接
内部评审、外部评审 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
编辑课件
18
2、成立小组
人员组成
组织行政主管部门的代表 安全部门 其他职能部门代表 外部安全方面的专家(可行时) 地方安全主管部门的代表(可行时)
编辑课件
11
4、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原则
“以防为主,防救结合”原则
从事故预防的角度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事故预防应由技术对策和管理对策共同构成: ⑴技术上采取措施,使“机—环境”系统具有保障安全状态的能力。 ⑵通过管理协调“人自身”及人—机“系统关系实现整个系统的安
全。 从事故发生后损失控制的角度制定事故应急预案:
第五十一条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按照本单位制定 的应急救援预案,立即组织救援,并立即报告当地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 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和公安、环境保护、质检部门。
编辑课件
8
1.3术语和定义
(1)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或“应急救 援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 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降低人员伤亡和经济损 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
它是在辨识和评估潜在重大危险、事故类 型、发生的可能性及发生的过程、事故后果及 影响严重程度的基础上,对应急机构职责、人 员、技术、装备、设施、物资、救援行动及其 指挥与协调方面预先作出的安排。
编辑课件
9
1.3术语和定义
应急预案应明确: 在事故发生前、事故发生过程中以及
事故发生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怎么 做,以及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 应急预案应包括:
专项 预案1
专项 预案2
现场 处置 方案
现场 处置 方案
现场 处置 方案
专项 预案n
现场 处置 方案
现场 处置 方案
编辑课件
28
7.1综合应急预案
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 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 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时应对各 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编辑课件
29
7.2专项预案
外部周边人员、财产、生态环境)。
编辑课件
22
4、应急能力评估
生产经营单位应急能力评估包括: 内部应急能力 外部可用资源
编辑课件
23
4.1内部应急能力
生产经营单位的消防力量 个人防护用品 人力资源 通讯、联络及警报设备 监测和检测设备 泄露控制设备 保安和进出管制设备 应急电力设备 应急救援所需的重型设备 各种保障制度
3.1危险源辨识
确定危险源
一般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 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 GB18218-2000标准:爆炸、易燃、活性化学物质、有 毒物质4类142种范围内,达到临界量。 如:硝酸铵:生产场所25t,储存场所250t 汽 油:生产场所2t,储存场所20t 氯 气:生产场所10t,储存场所25t
编辑课件
21
3.2风险分析
可能发生重大事故及其类型;(火灾、爆炸、
中毒等) 可能产生的次生、衍生事故;(如煤矿瓦斯爆炸后
的中毒;公众聚集场所的火灾事故引发的中毒窒息;粉尘 爆炸后的二次扬尘导致的连锁爆炸;储罐区一个罐泄漏着 火后引发附近罐、装置的爆炸等)
发生重大事故的后果;(内部人员、财产情况;
“及时进行救援处理”和“减轻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是事故控制的关键 事先对可能发生事故后的状态和后果进行预测并制订救助措施
编辑课件
12
应急救援基本原则
统一指挥下的分级负责制原则 区域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 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编辑课件
13
5、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
针对性 针对重大危险源、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针对关键岗位 和地点、针对薄弱环节、针对重要工程
2007年洪洞新窑煤矿事故
编辑课件
5
1.1事故案例
焦化厂苯槽车装料外溢致火灾
(某焦化厂供销科油库操作工陈某拉汽笛通知泵房开泵,给某化工厂槽车装 苯。当车装满离去后,梁某得知槽车要再来,便违反操作规程,在既不通知 停泵,又没检查高位槽存量的情况下,盲目将苯打入已有三分之二料液的高 位槽中。在打料的过程中,他未及时观察,当陈某爬上高位槽欲观察进料情 况时,苯已大量外溢,陈某在惊慌中滑跌倒地,同时吸入大量苯蒸气而昏迷 过去。 溢出的苯流入厂傍池塘里,苯蒸气接触河道船上桅灯明火,即刻引起 火灾,1400米长的河区瞬间形成一片火海,烧死船民17人,重伤16人,轻伤
注意到员工的充分参与
全面 了解 激励
编辑课件
19
3、危险源分析与风险分析
危险分析包括:
• 危险源辨识 • 脆弱性分析(周边环境分析) • 风险评估
危险源辨识
危险物质 位置 数量
危险特性 危险源确定
脆弱性分析
脆弱区 人口数量 重要设施 环境影响
风险评估
事故发生可 能性
后果严重程 度
编辑课件
20
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如煤矿瓦斯爆炸、 危险化学品泄露等事故)、危险源和应急 保障而制定的计划和方案。
是综合预案的组成部分 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
措施。
编辑课件
30
7.2专项预案
专项预案通常应包括: 针对重大危险源的预案; 针对关键生产装置、重点生产部位的
预案; 针对不同事故类型的预案
编辑课件
31
7.3现场处置方案
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和设施、岗位所制 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 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
迅速反应、正确性处置。
编辑课件
32
四、综合应急预案主要内容
编辑课件
33
综合预案
1、总则 编制目的 编制依据(法律法规、规章,行业规定、技术规范和标准等) 适用范围 应急体系(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设计体系,说明本单位预案构成) 应急工作原则
编辑课件
34
综合预案
2、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分析 生产经营单位概况(单位地址、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原材料、
产品,生产规模;周边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目标、场所和周边情况布 局。)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分析结果) 3、组织机构及职责 应急组织体系(组织形式、构成单位和人员,以图示) 指挥机构职责
事故预防、应急处置和抢限救援
编辑课件
10
1.3术语和定义
(2)应急准备: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
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3)应急响应:
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 行动。 (4)应急救援: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 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 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37
综合预案
9、培训与演练
培训 演练
10奖惩
11附则
术语和定义 应急预案备案 维护和更新 制定与解释 实施时间
和技能; 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 与地方、上级主管单位及相关部门的预案
衔接。
编辑课件
26
6、预案评审与发布
内部评审: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 部门和人员参加
外部评审:安监局组织审查 备案:报安监局备案 发布: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
编辑课件
27
7、生产经营单位预案的体系
Ⅰ级(企业级): 综合应急预案
科学性 制定过程必须科学严密 制定出的预案符合客观实际,具有科学性
实用性 符合实际情况 具有可操作性
权威性 依法制定 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及相关人员制定 经过行政部门批准
编辑课件
14
6、应急预案分级
Ⅴ 国家级 Ⅳ 省级 Ⅲ 市级 Ⅱ 县级 Ⅰ 企业级
编辑课件
15
应急预案分级
Ⅰ级(企业级)。事故的有害影响局限于某个生产经营单 位的厂界内,并且可被现场的操作者遏制和控制在该区域 内。这类事故可能需要投入整个单位的力量来控制,但其 影响预期不会扩大到社区(公共区)。
“职业病防治法”: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 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消防法”: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 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五十条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 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当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 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
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应当 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保证正 常运转。 第三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 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 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编辑课件
7
1.2主要法律依据
Ⅳ级响应)
相应程序(接警、判断相应级别、应急启动、控制及救援行动、 扩大应急和后期处置等)
应急结束(明确应急终止条件P364)
编辑课件
36
综合预案
6、信息发布(部门,原则,及时,准确) 7、后期处置 8、保障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