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故纳新是中国古代养生术之一,它可以祛病延年,健身养生,也是道家初级修炼的基础功夫。
为了提高全民族的身心素质,特别是中老年离退休人员的身心健康,今将传统六字吐纳养生的方法,分功理、功法、功效三部分推介于世,供广大养生者参鉴。
一、功理吐纳功夫理论可谓博大精深,有些汇集于《道藏》典籍中,有些散见于医学著作中。
被道家尊为南华真人的庄周,在其著《庄子〃刻意》篇中曰:“吹佝呼吸,吐故纳新”。
后世修炼者依据先哲圣人创立的理论与方法,一直延续至今。
愚查阅古人典籍,证实最早提出“吐故纳新”修炼方法的应该是庄子。
《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生气通天论篇》中载:“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生于阴阳。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于天气。
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由此不难看出,“气”乃天地万物之本,得之者生,失之者死,天地万物依靠“气”而生生不息,依靠“气”而繁衍生化。
《黄帝内经》中又云:“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
此因时之序。
故圣人传经,神服天气,而通神明。
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气之削也。
”此段引语中提到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
苍天之气究竟是什么气呢?乃是大自然中不污染的先天纯洁之气。
得之则志意治,虽有贼邪(指病气)而不能为害致病。
吐纳得到的先天真气可开关窍,通神明。
失先天真气,关窍肌肤壅塞,得病损寿。
丹经中多处指出:“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
”可见,古人把吐纳列为上乘养生之术。
清代御批的医学集大成巨典《医宗金鉴》“运气要诀”中载:“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可不通乎?”又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又是观止,不知运气而为医,欲其无决者鲜矣。
”《医宗金鉴》是我国中医防病疗病的最高宝典。
它把五运阴阳提升到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可见,运气吐纳对于人的生存是何等重要啊!古人把人体的外形以八卦来比喻。
即乾首,坤腹,震足,巽股,离目,坎耳,艮手,兑口。
人的内脏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为大自然中的木火土金水。
天有日月星,地有水火风,人有精气神。
大地上的人运行靠阡陌纵横,水的运行调节靠江河湖泽,人体的循环靠经络畅通。
吐纳之术就是疏通人体经络穴位,打通人体微循环,促进人体细胞新陈代谢,以葆人之青春永驻,生命长存。
《医宗金鉴》有“运气合脏腹”,“十二经络歌”。
其歌云:“医家阴阳五行理,始晓天时把病情。
五运五行五气化,六气天地阴阳生。
火分君相气热暑,为合人之藏腑经。
天干地运地支气,天五地六节制成。
”这首诗告诉世人,养生学医必明天地阴阳五行之理,晓天时与人生病之情由。
一般常人只知五运、五质与五气,而不知六气化自天地阴阳、六质与六气也。
何谓六质?即木火土金水(长夏),地之阴阳也;何谓六气?即风暑湿燥寒火;何谓天之阴阳?即三阴三阳也。
体现在人体就是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乃十二正经也。
道家养生之经典《服气经》也曾曰:“凡行气以鼻纳气,以口吐气,微而引,名曰长息。
纳气有一,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
”这是古人的养生功夫之一。
当然,一般的吐纳还不为上乘养生方法。
道家把呼吸修炼的最高功夫称为胎息。
有关吐纳的理论与方法,在中国古代养生典籍中比比皆是,恕不累牍。
二、功法1、吐纳法语。
心肝脾肺肾五脏,命门三焦精神常。
心“呵”顶上连叉手,肝若“嘘”时目瞪睛。
脾病“呼”时须口嘬,肺知“呬”气双手擎。
肾“吹”抱取膝头平,三焦隔若卧“嘘”宁,早晚呼吸三十六,七十二候自精明。
久练此功有妙津,行步如刮一阵风。
2、吐纳身形。
吐纳身形,也就是指吐纳的身体姿势,站行坐卧皆可吐纳健身。
身体正常强健者,四种姿态皆可吐纳。
站:身体虚灵正直,双脚站与肩平,两手自然放于下丹田处(指肚脐),目平视前方。
行:身体虚灵逍遥,在河边草地上,树林中,或环境优雅的地方吐纳。
在专人指导下,可以走九宫八卦步吐纳。
一般人不易做到,只有高级养生者可效。
此法很难普及。
坐:年老体弱有残疾者,可以采取坐姿,在庭院或家里都行,坐椅要适中,身体不要靠椅背,脊椎要正直,两手平放于双膝上,两脚踏地与肩宽,目视前方,全身松开,虚灵自然。
卧:年老体弱有残疾者,可取卧姿平躺于床上,枕头不要过高,双手交叉平放于下丹田上(肚脐上),全身放松,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3、吐纳方法。
古人养生提倡吸取天地日月之精华,吐纳的要旨也是如此,要求撷取日月星之精华。
吐纳太阳之气:早上太阳刚出山,面对太阳,取站行坐卧四种姿势,将“呵嘘呼呬吹唏”六字,按顺序张口(字要低微出声)呼气各九次。
尔后自然将嘴合拢,全身放松,鼻子无为吸气。
无为吸气,即鼻自然吸气至肺部,非后天有意有为之作。
即吐气有为(有意),纳气无为也。
吐纳月亮之气:太阳落山,明月高照,面对皎月即可吐纳,方法与吐纳太阳方法相同,但要求每字数为六。
这是符合易理的。
易理中,九为老阳,六为老阴,九六之数为一太极图。
对人体的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无月时,可面对西方行此功法。
吐纳星斗之法:茫茫夜空,银汉低垂,北斗七星,闪烁光辉。
面对北方天际可行吐纳之功。
吐纳方式类同上两法,但次数改为少阳七之数也。
以上吐纳日月星之功法后,皆要求收功。
三种收功方法类同,吐纳完毕后要闭目静养数分钟,尔后双手合太极于胸前(又叫双手合十)。
接着,分掌掌心朝下,双掌高与眉齐,降气三次至下丹田。
左手掌顺时针绕肚脐转九圈,右手掌逆时针绕肚脐转六圈,随后搓手,从上往下搓面九次,捻耳九次。
成无极势(立正姿势)收功。
三、功效只要长期坚持吐纳修炼,日积月累,功效显著。
此吐纳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寻常百姓,知此吐纳术者甚多。
今人只注重药物治疗,不注重身心修炼,生活靡烂,穷奢极侈,遗忘此术者日久。
愚以为,无论老壮都应该重视吐纳健身。
坚持一生,必有益补。
现从两个方面归类其功效。
1、陶冶性情。
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之七情。
这七情无不与人体的五脏六腑有关。
如肝腑健康平和,人就会喜笑颜开。
肝气不舒就会发怒。
五脏六腑直接关乎人之情绪,恕不一一详论。
长期吐纳,人体内脏外形向健康方向发展,阴阳平衡,过渡到阴消阳长。
人的道德情操、精神面貌随之而发生质的变化。
狭隘小人变为坦荡君子,趣味低级变得高尚伟大。
人常言:“山能移,性难改。
”此言对俗人是一个恰当的写照,对修养者而言就不完全正确了。
本人曾遇一忧郁症患者,诸事不顺,鸡肠小肚,思虑狭隘,一度曾认为活着不如死去好。
经过数月吐纳调整,脏腑阴阳平衡,精神情绪发生质的变化,心态平和,开朗活泼,着实换了一个人。
男女更年期性情古怪,喜怒无常。
究其病理原因,实为内气不和而致。
愚曾让多人吐纳数月,更年期综合症全部消除,使患者沿着健康坦途阔步人生。
在古代,道家把吐纳作为修炼的基础功夫,尔今我们应把吐纳作为陶冶性情的良师益友。
2、祛病延年。
吐纳有素者,可以打通人体十二正经、八奇脉、十五别络及孙络,促进人体主循环系统与微循畅通,调节脏腑功能,加强细胞新陈代谢。
吐纳,可谓是防病疗疾的高级途径之一。
通过民间调查,吐纳对强身健体有以下益处。
①治心脏疾病。
通过吐纳打通经络,软化血管,可防治脑梗塞,脑溢血,心肌梗塞和冠心病,还可以稀释血脂,冲刷胆固醇,降低中风偏瘫的发病率。
②治糖尿及泌尿诸疾。
糖尿病,中医称谓消渴症。
中医此症病因在于三焦阴阳失调。
现代西医谓之不治之症,贫者治疗,药费高昂,只有等死。
倘若长期吐纳,打通三焦,调和脏腑,顽疾堡垒不攻自破。
③防癌治癌。
何谓癌症?中医谓之不规则的肿瘤(块),因周身器官气血不通所致。
吐纳,可调节身体全方位左右上下、周身内外的器官,加强人体能量的转换,确有防治恶疾的作用。
确有吐纳数年,癌症得以康复者。
④增强免疫力。
白血病、艾滋病、非典、禽流感诸病威胁着人类的生命。
愚以为,此数类恶疾是人类与大自然不和谐所致。
人体是个小宇宙,通过修炼,达到人体小宇宙阴阳平衡,进而达到与大宇宙(大自然)阴阳平衡。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把握此法则,人们的身心将会彻底升华。
(1)念“嘘”字治肝病。
本功法对肝郁或肝阳上亢所致的目疾、头痛以及肝风内动引起的面肌抽搐、口眼歪斜等有一定疗效。
练功时,两手相叠于丹田,男左手在下,女相反;两瞳着力,足大拇指稍用力,提肛缩肾。
当念“嘘”字时,上下唇微合,舌向前伸而内抽,牙齿横着用力。
呼吸勿令耳闻。
当用口向外喷气时,横膈膜上升,小腹后收,逼出脏腑之浊气,大凡与肝经有关之脏器,其陈腐之气全部呼出;轻闭口唇,用鼻吸入新鲜空气。
吸气尽后,稍事休息,再念嘘字,并连作六次。
(2)念“呵”字治心病。
本功法对心神不宁、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症,有一定疗效。
练功时,加添两臂动作,这是因心经与心包经之脉都由胸走手。
念“呵”字时,两臂随吸气抬起,呼气时两臂由胸前向下按,随手势之导引直人心经,沿心经运行,使中指与小指尖都有热胀之感。
应注意念“呵”字之口型为口半张,腮用力,舌抵下腭,舌边顶齿。
亦要连作六次。
(3)念“呼”字治脾病。
本功法对脾虚下陷及脾虚所致消化不良有效。
练“呼”字功时,撮口如管状,唇圆如筒,舌放平,向上微卷,用力前伸。
此口型动作,可牵引冲脉上行之气喷出口外,而洋溢之微波则侵入心经,并顺手势达于小指之少冲穴。
循十二经之常轨气血充满周身。
需注意的是,当念“呼”字时,手势未动之先,足大趾稍用力,则脉气由腿内侧入腹里,循脾人心,进而到小指尖端。
右手高举,手心向上,左手心向下按的同时呼气;再换左手高举、手心向上,右手心下按。
呼气尽则闭口用鼻吸气,吸气尽稍休息作一个自然的短呼吸,再念“呼”字,共连续六次。
(4)念“丝”字治肺病。
本功法对于肺病咳嗽、喘息等症有一定疗效。
练“丝”字功时,两唇微向后收,上下齿相对,舌尖微出,由齿缝向外发音。
意念由足大趾之尖端领气上升,两臂循肺经之道路由中焦健起,向左右展开,沿肺的经脉直达拇指端的少商穴内。
当呼气尽时,即闭口用鼻吸气。
休息一会,自然呼吸一次,再念“丝”字,连续六次。
(5)念“吹”字治肾病。
本功法补肾,对肾虚、早泄、滑精等症有效。
练“吹”字功时,舌向里,微上翘,气由两边出。
足跟着力,足心之涌泉穴,随上行之脉气提起,两足如行泥泞中,则肾经之脉气随念“吹”字之呼气上升,并入心包经。
同时两臂撑圆如抱重物,躯干下蹲,并虚抱两膝。
呼气尽,吸气之时,横膈膜下降,小腹鼓起,如上述四个字吸气时之动作,连续作六次。
(6)念“唏”字理三焦之气。
本功法对由于三焦气机失调所致耳鸣、耳聋、腋下肿痛、齿痛、喉痹症有效。
练“唏”字功时,两唇微启,稍向里扣,上下唇相对不闭合。
舌平伸而微有缩意,舌尖向下,用力向外呼气。
两手心向上经由膻中向上托,过头顶,一边托一边呼气后,再由面前顺势下降至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