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塘厦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修改方案(林村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东莞市塘厦镇人民政府二〇一五年五月目 录一、概况 (1)(一)区域位置 (1)(二)自然条件 (1)(三)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2)(四)生态环境状况 (3)(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实施情况 (4)二、规划修改原因分析 (5)(一)规划修改的背景 (5)(二)规划修改的必要性 (7)(三)规划修改的紧迫性 (10)三、规划修改原则与依据 (11)(一)规划修改原则 (11)(二)规划修改依据 (11)四、规划修改可行性分析 (13)(一)建设用地布局调整的科学性 (13)(二)建设用地布局调整的合理性 (14)(三)建设用地布局调整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 (18)五、规划修改情况 (21)(一)调入地块的规划修改 (21)(二)调出地块的规划修改 (21)(三)规划修改前后主要调控指标对比 (22)(四)耕地占补平衡 (23)六、规划修改影响评估 (24)(一)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的影响 (24)(二)项目建设环境影响评估 (26)七、征求意见及采纳情况 (31)(一)市有关部门意见及采纳情况 (31)(二)听证公示情况 (33)(三)专家论证意见及采纳情况 (34)八、附表 (36)附表1:规划修改涉及地块基本情况表 (36)附表2:规划修改前后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对比表 (37)附表3:规划修改方案征求意见及采纳情况表 (38)九、附图 (33)图01 塘厦镇调入地块土地利用现状图(2013年) (37)图02 塘厦镇调入地块土地利用规划图(调整前) (38)图03 塘厦镇调入地块土地利用规划图(调整后) (38)图04 塘厦镇调出地块土地利用现状图(2013年) (40)图05 塘厦镇调出地块土地利用规划图(调整前) (41)图06 塘厦镇调出地块土地利用规划图(调整后) (42)十、附件 (43)一、概况(一)区域位置本次规划修改涉及的环保设施建设项目规划布局于东莞市塘厦镇。
塘厦镇位于东莞市东南部,东连清溪镇,西邻黄江镇,南接凤岗镇和深圳市观澜街道,北与樟木头镇相连。
塘厦镇地处东莞-深圳-香港经济大走廊,莞深高速、龙林高速、东深公路、广深铁路贯穿而东南部的交通枢纽。
莞深高速公路使塘厦成为东莞市直通香港最快的交通要道之一。
图1-1 塘厦镇地理位置图(二)自然条件镇境山丘环抱,中部平原零散分布着低矮的小山冈。
观澜河从西南往东北流经镇中心与石马河汇合,经清溪、樟木头、常平、桥头等镇注入东江。
全镇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是东莞市山地丘岭最为集中最为连片的区域,是主要野生动物栖息地和主要的野生植物生长地。
镇内平原面积广阔,丘陵山地占37%,坡度<15°相对高差<60米组合的土地占全镇土地面积的68%。
2013年,全镇土地面积12819.74公顷,其中,农用地5811.23公顷,占45.3%;建设用地6116.58公顷,占47.7%;未利用地892.14公顷,占7.0%。
(三)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塘厦镇辖21个村委会(社区),2013年末全镇常住人口48.70万人,户籍人口4.92万人,外来暂住人口33.77万人。
塘厦镇积极实施外向带动战略,走出了一条以加工贸易参与国际分工,以经济国际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道路,迅速发展成为东莞市五强镇之一、中国千强镇(第五名),经济实力位居东莞市各镇(街)前列。
塘厦镇构建起以电子信息、电源、家用电器为支柱,通讯电子、汽车电子、航空电子蓬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是国际性电子、电脑、电器及机械设备加工制造业基地之一。
塘厦镇大力发展都市特色农业,无公害蔬菜基地和热带水果种植基地已具有一定规模,也是东莞市最为重要的生态林区和林业基地。
2013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248.85亿元,其中第二、三产业分别占59.29%和40.10%,以工业发展为侧重。
(四)生态环境状况塘厦镇产业发展以排污少的轻型工业为主,总体生态环境良好。
但在快速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大量聚集的人口、众多的工业企业带来的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三废”,繁忙的公路运输带来的汽车尾气和噪声,给该镇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压力,尤为突出的是水污染问题。
城乡建设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不断利用,盆地区的耕地、园地不断减少,既改变了自然生态也加大了城镇、工业、农业、林业等各业用地矛盾。
流经本镇的石马河水质污染严重,现状为Ⅳ类水质,个别项如总磷劣于Ⅴ类水质。
塘厦镇位于石马河中游区域,上游深圳的观澜、平湖及东莞的凤岗等镇均是经济比较发达地区,沿途污、废水不断汇入加重污染了石马河水质。
近些年,塘厦镇加大了环保投入,新建了林村、石桥头污水处理设施,日污水处理能力达17.5万吨,有效改善了水环境质量。
图1-2 石马河塘厦段污染情况(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实施情况《东莞市塘厦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于2009年3月通过专家论证,8月下旬上报东莞市人民政府审批, 12月送省备案。
2010年12月规划数据库通过省的验收。
塘厦镇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为土地管理的龙头来抓,在用地审批、指标管理、耕地保护、规模控制等方面切实贯彻和实施规划。
特别是加强对农用地的保护,确保了耕地和基本农田面积的稳定。
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统筹安排各行业、各区域用地,确保重点建设项目用地。
2013年全镇建设用地、城乡建设用地分别为6116.58公顷和5505.37公顷,分别比2009年增加了380.28公顷和152.67公顷,新增用地主要用于建设科苑城信息产业园、凤凰工业园、奥克斯通讯科技集团产业园、塘厦会议展览中心、大坪社区农民公寓工程等,没有出现违规建设,违规占用基本农田和耕地的情况。
但由于各种原因,土地整治工作相对滞后,尤其是规划的复垦、整合任务未能如期完成。
二、规划修改原因分析(一)规划修改的背景本次规划修改是为了满足塘厦林村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建设的用地需求。
1、拟建项目的基本情况石马河是东江一级支流,由于流域人口和污染物负荷迅速增长,水资源量严重短缺,水环境容量本底值较小,城市规划、管网工程及污水处理工程相对滞后和上游来水污染等原因,流域水环境污染情况仍然较为突出。
为了保证东江下游及香港特别行政区饮用水质安全,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进莞、深、惠一体化,必须加大石马河流域污染综合整治力度。
目前东莞市石马河流域各污水处理厂首期12 家已建成投产,但水环境质量仍达不到规划目标,应尽快对流域内污水处理厂进行扩建。
为此,拟建设塘厦林村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
污水厂二期工程建设规模4.0万吨/日,配套敷设长度约图2-1 项目规划设计图4.64公里的DN400-DN1500截污管道,工程占地面积约50392.6平方米,包括预留将来一期提标改造用地。
加上首期工程的12万吨/日,污水厂总处理能力为16万吨/日,出水水质指标执行国标B18918-2002 中的一级A 标准及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的第二时段一级标准。
2. 拟建项目的规划需求拟建项目是塘厦林村污水处理厂的扩建工程,已陆续完成项目立项、选址、环评、勘察、规划设计等工作,目前正在进行项目建设工程设计、勘探。
但项目建设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塘厦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项目规划用地属于一般农地区,按照国家和省得相关规定,需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才可办理项目用地报批手续。
图2-2 项目用地规划图(调整前)(二)规划修改的必要性1.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1)保护东江水质石马河流域东莞段地处东深供水工程饮用水源上游,其环境保护显得格外重要。
若石马河水环境污染失去控制,与东深供水工程相关联的其它重要城市也将受到水危机的困扰。
为保护东江水质、保证东常运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必须加快东莞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强面源污染整治。
图2-3 石马河塘厦沙湖段污染情况 (2)落实省政府相关工作部署为贯彻落实省政府珠三角九市现场会和省人大、省政府石马河污染整治座谈会精神,依据《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纲要》,根据经省政府同意实施的《石马河污染整治工作方案》(粤环发[2010]86号),广东省环境保护厅下发了《关于印发<2012 年淡水河石马河污染整治目标和任务>的通知》。
文件要求,以莞深惠一体化为平台,共同推进石马河污染整治。
实施石马河流域污水厂扩建及提标改造工程,是改善石马河水质,实现阶段性整治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
(3)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重视环境保护,尤其是防止水体污染。
石马河流域污水厂扩建及提标改造,对于改善城乡生态居住环境,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完善城市功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4)实施东莞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东莞市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中确定了到 2020 年底,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
为全面提高污水治理效果,逐步改善水环境质量,必须加强污水收集,在完善截污管网的同时,提高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
2.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4年本)》,污水处理项目的类型属于第一类鼓励类,是国家支持建设的项目,细类属于“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条目中的“三废”综合利用与治理工程。
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发布实施《限制用地项目目录(2014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4年本)》的通知,污水处理项目不属于限制用地和禁止用地的供地项目,符合国家土地供应政策。
3. 满足项目用地需求必须修改现行土地规划项目建设单位根据项目的性质、建设要求,结合石马河流域污水处理厂布局情况,进行了项目可行性和多方案选址研究,最终确定了项目布局于塘厦镇林村村,这一方案具有位置优越、与污水处理厂首期工程相连集中布局、用地条件好等优势。
综合评价各方面的条件,本项目的选址是合理的,但按照《东莞市塘厦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选址不在规划的城乡建设用地范围,必须对规划进行修改。
4.规划修改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政策(1)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条例》第五章第二十八条列出四种情形,符合其中一项的,可按照规定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塘厦林村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符合第(三)项:“经国务院或者省人民政府批准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确需修改规划的”可以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
(2)符合相关管理规定塘厦林村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是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建议书已获东莞市发改局批复(东发改[2014]3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