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杭州气候环境监测公报-杭州气象

杭州气候环境监测公报-杭州气象

杭州市气候环境监测公报(2016年度)杭州市环境气象中心二○一七年三月二十三日目录【内容摘要】 (1)1、气温 (2)2、降水 (2)3、日照与辐射 (3)4、霾与能见度 (4)4.1、霾 (4)4.2、大气能见度 (6)5、大气成分 (7)5.1、PM2.5 (7)5.2、大气臭氧 (8)6、酸雨 (9)7、大气负氧离子 (10)8、主要气候事件 (11)内容摘要:2016年杭州市区气候环境特点:年平均气温偏高,为1951年以来年平均气温排序第三高位;降水量偏多,为1951年以来年降水量排序第五高位,雨日偏多,日照时数略偏少;6月11日入梅,7月1日出梅,梅期20天,较常年偏短5天,梅雨量偏少15%。

夏季高温特征较为明显,高温日数38天,较常年明显偏多。

年霾日数为92天,较2015年减少35天,为近10年来最低值;平均能见度8.4千米,较2015年升高1.6千米。

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53.2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年下降7.6微克/立方米;臭氧年均浓度为53.2微克/立方米,近3年来变化幅度不大;酸雨污染呈继续减轻趋势,酸雨发生概率为近10年最低值。

- 1 -1、气温2016年杭州全市年平均气温17.1℃(临安)~18.3℃(淳安),其中杭州年平均气温18.2℃,比常年(17.0℃)偏高1.2℃。

杭州1月平均气温4.9℃,较常年(4.6℃)偏高0.3℃;2月平均气温8.2℃,较常年(6.4℃)偏高1.8℃;春季(3-5月,下同)平均气温17.1℃,比常年(16.0℃)偏高1.1℃;夏季(6-8月,下同)平均气温28.6℃,比常年(27.3℃)偏高1.3℃;秋季(9-11月,下同)平均气温19.4℃,比常年(18.6℃)偏高0.8℃;12月平均气温9.5℃,较常年(7.0℃)偏高2.5℃。

全市极端最高气温为40.3℃,出现在主城区和桐庐,出现日期分别为7月24日和7月27日。

极端最低气温为-11.3℃,出现在临安,出现日期为1月25日;主城区极端最低气温为-8.2℃,出现日期为1月25日。

图1 2016年杭州市年平均气温空间分布- 2 -2、降水2016年杭州全市年降水量1741.7毫米(富阳)~2077.3毫米(临安),其中杭州年降水量1797.3毫米,比常年(1438毫米)偏多25%。

杭州1月降水量135.5毫米,较常年(80.6毫米)偏多68%;2月降水量30.6毫米,较常年(88.2毫米)偏少65%;春季降水总量为564.8毫米,比常年(392.4毫米)偏多44%;夏季降水总量为516.8毫米,较常年(554.4毫米)偏少7%;秋季降水总量为487.3毫米,较常年(273.5毫米)偏多78%;12月降水量62.3毫米,均比常年(48.9毫米)偏多27%。

杭州年雨日数为170天,与常年均值(147.4天)偏多22.6天。

全市年雨日数在170天(主城区)~186天(临安)之间,与常年相比均偏多,偏多19天(萧山)~32天(临安)。

图2 2016年杭州市年降水量空间分布- 3 -3、日照与辐射2016年由于降水量和雨日明显偏多,太阳总辐射量和日照时数均比常年减少,但比去年略有增加。

杭州市区太阳总辐射量为4158.3兆焦耳/平方米,比常年偏少38.4兆焦耳/平方米,比2015年增加20.6兆焦耳/平方米;日照总时数为1522.4小时,比常年偏少186.4小时,比2015年增加206.6小时(图3)。

图3 1981-2016年杭州市区逐年太阳总辐射量与日照总时数变化4、霾与能见度4.1、霾2016年杭州市区出现霾日92天,比2015年减少35天,为近十年来最低值。

其中8月是近年来首次没有出现霾日的月份。

2016年轻微霾占总霾日数的63%,轻度占32%,中度占3%,重度占2%;与去年相比轻微减少17天,轻度减少13天,中度减少6天,重度增加1天。

- 4 -- 5 -图 4 2003-2016年杭州市区逐年霾日数变化图5 2016年杭州市区逐月霾日数图6 2016年杭州市区不同霾等级出现频率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霾日数 年份24681012141618123456789101112霾日数 月份多年平均 2016年63%32%3% 2%轻微 轻度 中度 重度- 6 -图7 2013~2016年杭州市区不同等级霾日数变化4.2、大气能见度2016年杭州市区平均能见度为8414米,较2015年增加1602米。

从能见度的日内变化来看,各小时能见度在7~12公里之间,明显高于去年同时段。

小时能见度最高依然出现在14~16时,最低出现在清晨的5~7时。

2016年小于2公里的低能见度出现频率为10.8%,比2015年下降5.7%;大于10公里的能见度天气出现频率为33.4%,比2015年增加9.8%。

此外,2016年能见度大于20km 的出现频率达到5.9%,比2015年增加3.3%,比2014年增加4.1%。

图8 2011~2016年杭州市区能见度逐时变化102030405060708090100轻微轻度 中度 重度霾日数2013年2014年 2015年 2016年能见度(K m )时刻- 7 -图9 2016年杭州市区不同等级能见度出现频率5、大气成分5.1、PM2.5根据杭州国家基准气候站PM 2.5(Sharp5030)监测数据,2016年杭州市区PM 2.5平均浓度为53.2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7.6微克/立方米。

8月和9月PM 2.5月平均浓度远低于2015年同期,分别下降了43.4%和29.1%。

从日变化来看,PM 2.5浓度依然是夜间高,白天低。

图10 2015~2016年杭州市区颗粒物PM 2.5逐月变化10.8%10.4% 17.1%28.3%33.4%0≤Vis<2 2≤Vis<3 3≤Vis<5 5≤Vis<10 Vis≥10- 8 -图11 2013~2016年杭州市区颗粒物PM 2.5逐时变化5.2、大气臭氧根据杭州国家基准气候站O 3(Thermo49i)监测数据,2016年杭州市区臭氧平均浓度为53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高3微克/立方米。

从逐月变化来看,杭州市区臭氧浓度呈现双峰型特征,4~10月臭氧浓度相对较高,一般5月和9月出现峰值;谷值通常出现在冬季的12月和1月。

从臭氧浓度日变化来看,午夜至清晨,由于近地层NO 会不断消耗臭氧使得其逐渐降低,大气中臭氧浓度处于一天中的低值区。

白天,随着紫外辐射的逐渐增强,臭氧浓度逐渐升高,通常13~15时出现一天中的最大值。

4045505560657075808590P M 2.5/μg ⋅m -3时刻图12 2013~2016年杭州市区臭氧逐月变化图13 2013~2016年杭州市区臭氧逐时变化6、酸雨2016年杭州市区酸雨强度维持在低位,降水平均pH值为5.13,比常年偏高0.88;降水平均电导率为38.7微西门子/厘米,比常年降低2.3微西门子/厘米;与2015相比,降水平均pH值和平均电导率均略有升高。

2016年杭州市区酸雨发生频率为52.7%,比常年下降24.8%;强酸雨发生频率6.9%,比常年下降32.1%;与2015年相比,杭州市区酸雨发生频率下降5.3%,强酸雨发生频率上升1.1%。

图14 杭州市区1993-2016年平均pH值及电导率变化图15 杭州市区1993-2016年酸雨、强酸雨发生频率变化7、大气负氧离子2016年杭州国家基准气候站平均负氧离子浓度为810个/立方厘米,与2014年、2015年相比总体上有升高趋势,负氧离子浓度在夏季较高、秋季较低。

大气负氧离子浓度三级以上(高于900个/立方厘米)占32.2%,一级B(低于200个/立方厘米)为5.9%。

图16 2014~2016年杭州市区负氧离子季节变化图17 2016年杭州市区负氧离子浓度等级8、主要气候事件(1)2016年气候偏暖降水偏多。

2016年杭州年平均气温18.2度,较常年明显偏高,位居1951年以来历史第三位,仅次于2007年(18.4度)和2006年(18.3度)。

年降水量1797.3毫米,较常年明显偏多,年降水量排序位居1951年以来历史第五位。

(2)1月下旬出现历史罕见寒潮天气。

20040060080010001200负离子浓度/个 c m-31月下旬杭州遭遇历史罕见的寒潮天气,过程最低气温零下8.2℃,为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第四位,杭州历史极端最低温度出现在1969年2月6日零下9.6℃。

1月20至23日杭州出现中到大雪,其中临安积雪深度达到24厘米;23日受强寒潮南下影响,杭州市区日最低气温降至零下3.1℃,25日市区最低气温进一步降至零下8.2℃。

(3)梅汛期偏短,雨量偏少。

2016年我市6月11日入梅,7月1日出梅,梅期20天,全市平均雨量247毫米,全市510个测站中有210个站点降水超过250毫米,单点最大为淳安木瓜村458.8毫米。

与常年比,今年梅汛期入梅时间正常(平均入梅6月13日),出梅时间偏早(平均出梅7月8日),梅汛期偏短5天,梅雨量偏少15%。

(4)高温日数明显偏多。

2016年高温天数39天,其中7月、8月共35天,较常年(27天)明显偏多。

38度以上的高温天数达到了14天,较常年(6天)偏多,其中7月21日到7月30日连续出现10天38度以上较强高温,仅次于2013年(24天),2003年(15天)。

(5)主要暴雨过程。

2016年汛期(5-9月)我市出现了3次主要暴雨过程。

主要有1)5月28日暴雨过程,强降水主要集中在建德和淳安南部,主要时段为28日16时至18时,全市平均面雨量40.9毫米,其中建德日雨量122.3毫米,最大日雨量出现在更楼街道143.7毫米。

暴雨造成建德市新安江街道丰产村横路自然村山体滑坡,并有3处农房倒塌。

2)6月11日-12日,受西南暖湿气流和切变线的影响,我市出现强降水过程,至12日20时全市面雨量34毫米,有133个站点雨量超过50毫米,单点最大下城区天子岭96.3毫米。

3)6月14日-15日暴雨过程,强降水主要集中在我市西部和南部。

全市面雨量32毫米,有98个站点雨量超过50毫米,6个站点超过100毫米,单点最大淳安红山岙村122毫米。

(6)“莫兰蒂”和“鲶鱼”影响台风。

2016年主要有两个台风第14号台风“莫兰蒂”和第17号台风“鲶鱼”影响杭州,受外围环流与冷空气结合影响,杭州出现暴雨、大风。

其中,台风“莫兰蒂”与冷空气结合影响,2016年9月15日08时到9月16日20时,市平均面雨量96.1毫米,有234个站大于100毫米,10个站大于150毫米,最大临安清凉峰185.9毫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