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悬挑结构架施工方案

外悬挑结构架施工方案

屋顶外挑弧形梁板结构支撑方案1.结构概况佳瑞园办公楼A区屋面层设计有一弧形顶盖,弧形顶盖主梁截面为350mm×800mm、次梁为200mm×450mm和300mm×600mm。

板厚120mm。

弧形顶盖从1轴线处向外挑出6600mm。

具体情况详见佳瑞园办公楼A区设计图。

2.弧形顶盖结构支模体系设计根据施工现场及本工程的具体特点。

本工程弧形顶盖外挑部分的结构支模体系选用钢梁与钢管支撑架相结合的支模方式。

钢梁采用[16b槽钢,板下的槽钢水平方向按@1400设置一道, 槽钢设在58.8m 层楼面层上,钢梁外端采用斜拉钢丝绳卸荷,钢梁设计示意如下图,具体支撑搭设情况详见“弧形顶盖部分支模架剖面图”。

×0.2×0.45×4)+(16×6.6×0.12-5×9.4×0.12)}/(16×6.6)=0.222m弧形折算厚度=0.222×0.2=0.044m总厚度h=0.222+0.044=0.266m2.1.2钢梁的荷载钢筋砼自重25kN/m 3 25×1.4×0.266×1.2=11.17kN/m 脚手架、模板自重0.75 kN/m 2 0.75×1.4×3(三层)×1.2=3.78kN/m 施工振捣荷载2kN/m 2 2×1.4×1.4=3.92 kN/m 施工活载1kN/m 2 1×1.4×1.4=1.96 kN/m q=q 静+q 活=14.95+5.88=20.83kN/m 2.2钢梁验算 2.2.1.钢梁计算简图2.2.2M A =-qL 12/2=-20.83×M B =(-0.081q 静-0.097q 活)L 32=(-0.081×14.95-0.097×5.88)2.82=-13.97kN ·m M AB 中= qL 22/8-(M A +M B )/2=20.83×2.42/8-(20.41+13.97)/2=-2.19kN ·mR C =qL 3/2=20.83×2.8 /2=29.16kN , x=R C /q=29.16/20.83=1.4m M BC 中=R C ·x-qx 2/2=29.16×1.4-20.83×1.42/2=20.41kN ·m 其中:弯矩分配系数由荷载与结构静力计算表查取。

M max =20.41kN ·m2.2.3抗弯强度验算M χ/γχW χ≤f ,M χ= M min =20.41kN ·m M χ/γχW χ=20.41×106/(1.05×117×103)=166N/mm 2< f=215 N/mm 2(满足要求)L 1=1400 L 2=2400 L 3=2800 AB20.41kN ·m 13.97kN ·m 2.19kN ·m20.41C2.2.4整体稳定验算 M χ/фb W χ≤f ,фb =570bt/L 0h ·235/f y =570×65×10×235/(1500×160×235) =1.54>0.6,фb ’换фb , 查表фb ’=0.864(详钢结构设计规范) M χ/фb W χ=20.41×106/0.864×117×103 =202N/mm 2< f=215 N/mm 2(满足要求)钢梁L 0按1500计算,必须在钢梁垂直方向搭设水平拉杆,@1500设拉 杆一道,拉杆采用φ48×3.5钢管设置。

2.2.5钢梁楼面锚环验算钢梁置于现浇板上,且在楼面板上预埋3根φ16的Ⅰ级钢筋锚环,锚环间距控制在1000。

计算简图如下:qL 3N 1σ1S [f]—锚环控制应力 2.3钢丝绳验算 2.3.1 内力计算 计算简图如下:P 1=q (L 1+L 2)P 2=qL 2/2+qL 3=(T 1=P 1/sina 13636T 2=P 2/sina 2=54.16/0.811=66.78kN 2.3.2钢丝绳抗拉强度计算采用6×37,2ф26mm 钢丝绳,查表,破断拉力F g =388.5kN ,a=0.82, K=8~10(按捆绑吊索安全系数取用,勿需进行抗剪验算)。

(1)前道钢丝绳:[F g ] =2(a F g /K )=2×0.82×388.5/9=70.8> T 2=66.78kN (满足要求) (2)后道钢丝绳:[F g ] =2(a F g /K )=2×0.82×388.5/9=70.8> T 1=68.64kN (满足要求) 2.4吊环设计在钢梁吊环位置焊200×310×10钢板(四周围焊),钢板上部割ф45圆孔,利用圆孔作吊环。

为防止钢板楞角切割钢丝绳,在圆孔处钢板两面各焊一个φ12钢筋环,与孔平,详见下图。

2.4.1钢板割孔(A –A )处强度验算σ=Ν/ΑиΑи=(σ=Ν/Αи(满足要求) 2.4.2B –B σ=F x /A=T 1·cona /A B=68640×0.614/75×10=56.2 N/mm 2 B –B 截面的剪应力计算: τ=F y /A=T 1·sina /A B=68640×0.789/75×10=72.21N/mm 2140×1601B–B截面的强度验算:σ2+3τ2= 56.22+3×72.212=137.1<[σ]=140N/mm2(满足要求)2.4.3钢丝绳孔壁局部承压验算σcd= T1 /dΣδ=68640/[26×(10+12+12)]=77.65N/mm2<[σcd](满足要求)T1——吊点处钢丝绳的最大拉力d—钢丝绳的直径Σδ—孔壁钢板厚度的总和[σcd]=0.9f=0.9×215N/mm2=193.5N/mm22.5 支撑架的搭设及要求根据施工现场及本工程的具体特点。

本工程弧形顶盖梁板的结构支撑架采取在[16b槽钢上搭设钢管整体支模架的方式进行施工。

(1)支模架的搭设尺寸主梁立杆横距800mm,纵距600mm,步距h=1500 mm次梁立杆横距1400mm,纵距1000mm,步距h=1500 mm板底立杆横距1400mm,纵距1000mm,步距h=1500 mm(2)脚手架搭设顺序安装[16b槽钢、水平支撑钢管→立柱位置铺通长木枋→放置纵向扫地杆→立柱→横向扫地杆→第一步纵向水平杆→第一步横向水平杆→第二步纵向水平杆→第二步横向水平杆……。

(3)材料的选择及要求:架料采用φ48×3.5钢管,其力学性能符合现行国标《碳素结构钢》GB700-89中Q235A钢的规定,表面光滑、顺直,无裂纹,两端面应平整,严禁打孔。

连接扣件必须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JGJ22-85规定,各活动部位灵活,无裂纹、气孔、毛刺等。

(4)立杆必须安放在木枋上,扫地杆必须与槽钢连接成整体,立杆接长上部架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不少于两个扣件固定。

中下部架均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要求按JGJ130-2001相关标准条款执行。

(5)满堂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到顶连续设置。

高于4m 的模板支架,两端与中间每隔四排从顶向下每隔2步立杆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3.安全技术措施a、主要搭设材料悬挑钢梁、钢丝绳、φ48钢管、扣件、木板等必须符合质量要求,钢梁、钢丝绳、钢管扣件必须经过复查,凡有破损、弯曲、凹陷、严重锈蚀等缺陷不能使用。

b、钢梁置于现浇楼面板上,且在楼面板上预埋3根φ16的Ⅰ级钢筋锚环,锚环间距控制在1000,当槽钢就位后,在钢筋锚环内必须将槽钢与锚环固定牢固。

槽钢下口在楼面板位置必须设200长的┗50型钢支挡,支挡外侧应焊一块8mm厚的加劲钢板。

c、钢丝绳必须固定在框架梁上,固定方式采用在楼面板上预留孔洞,孔洞采用φ48钢管预留在砼楼面板内,为了防止管口割坏钢丝绳,在钢管上下口焊结一个φ12钢筋保护环。

d、考虑槽钢的支点在框梁上,结构施工中在该框梁上增加了较大的施工荷载,通过与设计人洽商后,确定在该框梁的两侧面各增加2φ20通长钢筋,上部加2φ22钢筋,下部加2φ25钢筋,确保框梁施工安全。

e、为了保证支承结构的安全稳定,我们确定对钢梁及主要受力边框梁采取一定的加固措施,在钢梁的腋部设置φ48×3.5钢管的三角形加固支撑,加固支撑点离边框梁1500和3000处,加固支撑杆沿周边按1400布置,支撑的上、中、下部与框架柱连接牢固。

在17层、18层边框梁的下部增设一道φ48×3.5钢管加固支撑架,加固支撑架采取在楼面支模架搭设时一道搭设,保证与楼面梁的支模架形成整体受力,加固支撑架沿梁按600设置。

f、钢梁上满铺竹跳板和竹夹板进行双层防护,脚手架外侧全部垂直挂设密眼安全网和竹夹板进行双层防护。

操作层周边设一道1.5m高的安全防护栏,防护栏外侧仍按双层防护处理。

g、钢管的搭设与拆除,必须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和分管模板脚手架工长对班组作安全技术交底,且派专人进行监督实施,严禁有任何违章操作行为和事故产生。

钢梁及钢管搭设完毕后,必须经公司生产安全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使用。

在脚手架安、拆和整个使用期间,必须设专人管理、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上报,及时整改。

4.弧形顶盖外挑段结构施工的钢梁索拉系统主要材料统计由于在钢梁安装过程中施工荷载较小,钢丝绳的大量变形无法完成,为了保证钢梁在屋面砼施工时无变形,我部决定在结构支架施工前,对整个钢梁体系进行预负荷施工法,在钢梁体系搭设完成后,在钢梁体系上提前施加与屋面砼结构荷载相同的外荷载,采取在加载后进行钢梁的调平工作,同时,对钢梁外端采取预起坡措施,钢梁外端提高150~200。

在屋面砼施工时,根据砼的浇筑方向和部位随时进行减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