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蛋白质测定的意义 蛋白质是食品中重要的营养指标。各种不同的食品...
蛋白质测定的意义 蛋白质是食品中重要的营养指标。各种不同的食品...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理化部分)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理化部分)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1、常量凯氏定氮法 、
将样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 ⑴原理 将样品与浓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 使蛋白质分解,其中C和 被氧化为 被氧化为CO 逸出, 使蛋白质分解,其中 和H被氧化为 2和H2O逸出, 逸出 而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NH3,并与 2SO4结合成 并与H 而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 NH4SO4,此过程称为消化。加碱将消化液碱化,使 此过程称为消化。加碱将消化液碱化, NH3游离出来,再通过水蒸气蒸馏,使NH3蒸出,用 游离出来,再通过水蒸气蒸馏, 蒸出, 硼酸吸收形成硼酸铵, 硼酸吸收形成硼酸铵,再以标准盐酸或硫酸溶液滴 根据标准酸消耗量可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定,根据标准酸消耗量可计算出蛋白质的含量。
c(V1 − V2 ) × 0.0140 X= × F ×100 10 m× 100
式中
蛋白质的含量, X----蛋白质的含量,g/100g; 蛋白质的含量 ; c----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 硫酸或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 ; V1----滴定样品吸收液时消耗盐酸标准溶液体积,mL; 滴定样品吸收液时消耗盐酸标准溶液体积, ; 滴定样品吸收液时消耗盐酸标准溶液体积 V2----滴定空白吸收液溶液体积, ; 滴定空白吸收液时消耗盐酸标准溶液体积 m----样品质量 ,g; 样品质量g, ; 样品质量 0.0140----1.0mL1.000mol/L硫酸(1/2H2SO4)或盐酸标准溶液相当 硫酸( 硫酸 ) 的氮的质量, 的氮的质量, g/mmol ; F----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 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 氮换算为蛋白质的系数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理化部分)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理化部分)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⑷操作方法 样品消化:样品消化步骤同常量法。 ① 样品消化:样品消化步骤同常量法。 将消化完全的消化液冷却后,完全转入100mL容量瓶中, 容量瓶中, 将消化完全的消化液冷却后,完全转入 容量瓶中 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 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 ② 蒸馏:按图装好微量定氮装置,准确量取消化稀释液 蒸馏:按图装好微量定氮装置, 10mL于反应管内,经漏斗再加入 于反应管内, 于反应管内 经漏斗再加入10mL400g/L氢氧化钠溶 氢氧化钠溶 液使呈强碱性,用少量蒸馏水洗漏斗数次,夹好漏斗, 液使呈强碱性,用少量蒸馏水洗漏斗数次,夹好漏斗,进 行水蒸气蒸馏。冷凝管下端预先插入盛有10mL40g/L(或 行水蒸气蒸馏。冷凝管下端预先插入盛有 ( 20g/L)硼酸吸收液的液面下。蒸馏至吸收液中所加的混 )硼酸吸收液的液面下。 合指示剂变为绿色开始计时,继续蒸馏10min后,将冷凝 合指示剂变为绿色开始计时,继续蒸馏 后 管尖端提离液面再蒸馏1min,用蒸馏水冲洗冷凝管尖端后 管尖端提离液面再蒸馏 , 停止蒸馏。馏出液用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为终点。 停止蒸馏。馏出液用标准溶液滴定至微红色为终点。同时 做一空白试验。 做一空白试验。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理化部分)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理化部分)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二、蛋白质的分光光度测定法
凯氏定氮法是各种测定蛋白质含量方法的基础,但操 凯氏定氮法是各种测定蛋白质含量方法的基础, 作费时,且在操作中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而污染工作环境, 作费时,且在操作中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而污染工作环境, 影响操作人员健康。 影响操作人员健康。而分光光度测定法不仅能满足对工艺 过程的快速控制分析,而且具有环境污染少, 过程的快速控制分析,而且具有环境污染少,操作简便省 时等特点。 时等特点。 基本原理: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 ⑴基本原理:食品与硫酸和催化剂一同加热消化,使蛋白 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在pH=4.8 质分解,分解的氨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铵,然后在 的乙酸钠-乙酸缓冲溶液中 乙酸缓冲溶液中, 的乙酸钠 乙酸缓冲溶液中,铵与乙酰丙酮和甲醛反应生 成黄色的3,5-二乙酰 二乙酰-2,6-二甲基 二甲基-1,4-二氢化吡啶化合物。 二氢化吡啶化合物。 成黄色的 二乙酰 二甲基 二氢化吡啶化合物 在波长400nm处测定吸光度,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结果 处测定吸光度, 在波长 处测定吸光度 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 乘以换算系数,即为蛋白质含量。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理化部分)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理化部分)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⑵适用范围 此法可应用于各类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此法可应用于各类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⑶试剂 ①浓硫酸 ②硫酸铜 ③硫酸钾 氢氧化钠溶液: ④氢氧化钠溶液:400g/L 硼酸溶解于500mL热水 硼酸吸收液:40g/L,称取20g硼酸溶解于 ⑤硼酸吸收液:40g/L,称取20g硼酸溶解于500mL热水 摇匀备用。 中,摇匀备用。 标准溶液: ⑥ HCl标准溶液:0.1000mol/L。 标准溶液 。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 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 份 溴甲酚绿95% ⑦甲基红 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5份2g/L溴甲酚绿 溴甲酚绿 乙醇溶液与1份 甲基红乙醇溶液混合均匀。 乙醇溶液与 份2g/L甲基红乙醇溶液混合均匀。 甲基红乙醇溶液混合均匀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理化部分)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理化部分)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蒸馏、 ② 蒸馏、吸收
按图装好蒸馏装置,在水蒸气发生瓶内加入100mL蒸 按图装好蒸馏装置,在水蒸气发生瓶内加入 蒸 馏水约2/3处 玻璃珠数粒, 馏水约 处、玻璃珠数粒,加甲基红指示液数滴及数毫 升硫酸,以保持水呈酸性, 升硫酸,以保持水呈酸性,加热煮沸水蒸气发生瓶内的 塞紧瓶口,冷凝管下端插入吸收瓶液面下( 水。塞紧瓶口,冷凝管下端插入吸收瓶液面下(瓶内预 先装有10mL 20g⁄L硼酸溶液及混合指示剂 硼酸溶液及混合指示剂1~2滴)。准 先装有 硼酸溶液及混合指示剂 滴)。准 确吸取10mL样品处理液由小漏斗流入反应室,并以 确吸取 样品处理液由小漏斗流入反应室, 样品处理液由小漏斗流入反应室 10mL水洗涤小烧杯使之流入反应室内,塞紧玻璃塞。 水洗涤小烧杯使之流入反应室内, 水洗涤小烧杯使之流入反应室内 塞紧玻璃塞。 从安全漏斗中慢慢加入10mL400g/L氢氧化钠,溶液应呈 氢氧化钠, 从安全漏斗中慢慢加入 氢氧化钠 蓝褐色。不要摇动,将定氮球连接好。 蓝褐色。不要摇动,将定氮球连接好。用直火加热蒸馏 30min,将蒸馏装置出口离开液面继续蒸馏 ,将蒸馏装置出口离开液面继续蒸馏1min,用蒸 , 馏水淋洗尖端后停止蒸馏。 馏水淋洗尖端后停止蒸馏。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理化部分)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理化部分)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⑷主要仪器 如图,凯氏烧瓶( 定氮蒸馏装置。 如图,凯氏烧瓶(500mL)定氮蒸馏装置。 定氮蒸馏装置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理化部分)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理化部分)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① 样品消化
准确称取固体样品0.20~2.00g(半固体 ( 准确称取固体样品 样品2.00~5.00g,液体样品 样品 , 10.00~25.00mL),小心移入干燥洁净的 ),小心移入干燥洁净的 ), 500mL凯氏烧瓶中,加入研细的 凯氏烧瓶中, 凯氏烧瓶中 加入研细的0.2g硫酸 硫酸 硫酸钾及20ml浓硫酸,小心摇匀后, 浓硫酸, 铜、6g硫酸钾及 硫酸钾及 浓硫酸 小心摇匀后, 按图安装消化装置,瓶颈45° 按图安装消化装置,瓶颈 °角倾斜置电 炉上,在通风橱内加热消化)。 炉上,在通风橱内加热消化)。 先以小火缓慢加热,待内容物完全炭化、泡沫消失后, 先以小火缓慢加热,待内容物完全炭化、泡沫消失后, 加大火力保持瓶内液体微沸,消化至溶液呈蓝绿色透明后, 加大火力保持瓶内液体微沸,消化至溶液呈蓝绿色透明后, 再继续加热微沸0.5h,取下冷却,小心加入20mL水,移 再继续加热微沸 ,取下冷却,小心加入 水 容量瓶中, 入100mL容量瓶中,用少量水洗定氮瓶,并入容量瓶中, 容量瓶中 用少量水洗定氮瓶,并入容量瓶中, 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 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备用。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理化部分)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理化部分)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微量凯氏定氮法 、
⑴原理 同常量凯氏定氮法。 同常量凯氏定氮法。 ⑵主要仪器 凯氏烧瓶( 凯氏烧瓶(100mL) ) 微量凯氏定氮装置(如图) 微量凯氏定氮装置(如图) ⑶试剂 0.01000mol/L盐 盐 酸标准溶液, 酸标准溶液,其他试剂同 常量凯氏定氮法。 常量凯氏定氮法。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理化部分)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理化部分)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一、凯氏定氮法
新鲜食品中的含氮化合物大多以蛋白质为主体, 新鲜食品中的含氮化合物大多以蛋白质为主体,所 以检验食品中蛋白质时,往往测定总氮量, 以检验食品中蛋白质时,往往测定总氮量,然后乘以蛋 白质换算系数,即可得到蛋白质含量。 白质换算系数,即可得到蛋白质含量。凯氏定氮法可用 于所有动物性、植物性食品的蛋白质含量测定, 于所有动物性、植物性食品的蛋白质含量测定,由于样 品中含有少量核酸、生物碱、含氮类脂、 品中含有少量核酸、生物碱、含氮类脂、卟啉以及含氮 色素等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 色素等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故此法的结果称为粗蛋白 质含量。 质含量。 该法分常量法、微量法、改良凯氏定氮法、 该法分常量法、微量法、改良凯氏定氮法、自动定 氮仪法、半微量法等多种方法。 氮仪法、半微量法等多种方法。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理化部分) 食品安全检验技术(理化部分)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⑵主要仪器:分光光度计;电热恒温水浴锅 主要仪器:分光光度计; 具塞玻璃比色管。 (100±0.5)℃;10mL具塞玻璃比色管。 ± ) 具塞玻璃比色管 ⑶试剂 氢氧化钠溶液: ①氢氧化钠溶液:300g/L。 。 乙酸: ② 乙酸:1mol/L。 。 对硝基苯酚指示剂溶液: ③对硝基苯酚指示剂溶液: 乙酸钠-乙酸缓冲溶液 乙酸缓冲溶液: ④乙酸钠 乙酸缓冲溶液:pH=4.8。 。 显色剂: 甲醛与7.8mL乙酰丙酮混合,加 乙酰丙酮混合, ⑤显色剂:15mL37%甲醛与 甲醛与 乙酰丙酮混合 水稀释至100mL,剧烈振摇,混匀(室温下放置稳定 剧烈振摇, 水稀释至 剧烈振摇 混匀(室温下放置稳定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