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有效教学的深化研究
2、研究基础:前期工作充分有力,相关的文献搜集、调研等充分,已有多人相关论文数篇在全国各级各类刊物发表。
3、学校为全国教科研先进集体,语文教研组为江苏省教育教学先进单位。学校图书资料达国家示范高中要求,可以满足课题研究的需要。学校保障研究所需一切经费,保证研究人员有充分的时间。
最终成果(限3项)
高中作文有效教学之深化策略
论文
2017/5
高中作文教学生序列化教材
教材
2017/8
高中作文有效教学之深化研究结题报告
结题报告
2018/2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包括课题主持人在内的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研究基础,包括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文献搜集、调研和相关论文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本课题以新的社会变革为起因,探索由此引发和需求的课堂教学的转型,进而探讨深化有效作文教学教学模式创新的策略,推进有效教学的深化。这是一个全新的角度,全新的理论假设。
本课题探索适应新形势下学生作文学习方式转变,并促进学生写作方式良性转变的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进而推进作文有效教学的深化,研究内容范围也有别于其他作文教学研究的课题。
研究过程:
1.设计规划 2014年5月
达成目标:成立总课题组,拟定课题研究方案,举行开题论证。
阶段成果:调查报告,申报评审书,研究方案
2.实施研究 2014年9 月---2017年12月
达成目标:成立各子课题组,制订各子课题的研究计划,具体实施子课题研究。
阶段成果:撰写与上述研究相关的论文和实验报告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历年来,高中作文教学的低效已成不争的事实。历年来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高效问题国内已有许多专家展开研究论证,提出了一些设想,但缺乏深化的过程的再思考和再研究。对作文教学尤其是高中作文教学如何实现有效高效,国内外学者虽有一些研究的文章,但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更没有具体深化的策略研究。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一、研究的目标:
构建生态的作文教学氛围,创建深化有效的作文教学体系,建立绿色的生态的作文讲堂,激发学生的写作内驱力,培养其想象思维力和创新力,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享受写作所带来的喜悦,热爱写作。
二、内容与重点:
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幸福》一书中说:“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因此,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不仅注重学生认知和基本技能目标的达成,更应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养成;不仅要满足学生当下的生命成长,更要关注学生未来的生命成长——学生生命的可持续发展。就高中作文教学而言,我们应努力构建可行的生态系统,以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潜能,切实提高作文的有效性,深化有效的作文教学,这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内容。其重点有以下三个方面:
个性: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有效教学:①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②切实提高教学效益;③真正促进学生热爱写作;④切实培养积极创新精神。
深化研究:构建生态的作文课堂,形成高中作文教学的有效训练体系,激发学生写作的内驱力,实现让学生主动写作,热爱写作,有个性地作文。
4、构建生态作文教学,满足学生创新的追求。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之源,是教育的核心与方向。作文教学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植学生创新的智慧,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能。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依赖于一个生态的可以培养学生创新潜能的环境。作文教学应努力构建一个生态的系统,我们将致力于研究的好作文,让我们的作文教学能够在这方面有章法可寻,能够从认知走向成功,从审美走向创造。
3、构建生态作文教学,满足学生对美的追求。美在于能使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间发生情感转移。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写作是对美的追求,教者应力求将奉送“写作方法”的过程转变成学生“自我发现”和“重新发现”的过程,引导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睛从周围的世界中去发现属于自己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说自己想说的话学生自己真实的感觉与体验” (钱理群),发现写作之美创造写作之美。当发现和创造美的欢乐伴随学习的主体的时候,主体自然会产生对作文教学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创作动机。
4.个案研究法:对个别生班、文学爱好者等典型个案进行系统观察与剖析,研究“学”与“教”的个体差异性,揭示某些本质及规律。
5.对比分析法:运用对比法研究不同学科、不同类型学生个体写作学习方式的特点,概括出有关因素影响的结论和有关具体策略。
(五)主要观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1、从心理学角度思考如何激发学生写作的内驱力,真正让学生爱作文,把写作视作自己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切实构建有效高效作文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2、构建生态作文教学,满足学生成功需要。成就动机是学生学习和完成任务的真正动力系统。作文教学应满足学生对成功的需求。应激发他们的发现欲探求欲成功欲,让学生尽快地找到打开艺术宝库的钥匙,步入写作殿堂,感悟到成功的愉悦。这愉悦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其产生更高更大的创造欲成功欲,使其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向更高目标迈进(如图所示)。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因为它和基础知识、阅读理解并称语文教学的三大板快,更因为它是检验一个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标准,甚至是检验一个中国人母语把握能力的标准。古人云文如其人,所以,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不仅举足轻重,作文水平更能体现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因此深化有效的作文教学研究对于语文教学有重大意义,对于整个中国教育意义也极其深远。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检索、整理现今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靠的理论依据
2.调查研究法:研究现行教学中影响课堂教学转型与有效教学的相关因素,为课题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3.行动研究法: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归纳,提出作文课堂教学转型与有效教学深化的一般策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创新的一般策略,定点试验,观察讨论,修订完善。
总之,写作主体思维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并非与生俱来,它依赖于我们教者的激发与培养,要求教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更多地考虑写作主体的认知需要、成功需要和他们对美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创作的灵感和创新的火花。
作文教学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是指教师对作文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安排时要尽量满足写作主体发现的欲望,用探索与寻求真理的活力激发写作主体的写作内驱力。这样,才能切实深化作文的有效教学。
基地中学已有108年校史,其倾心打造的文学社团是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语文专业委员会评定的“全国百佳”,是受江苏省教育厅表彰的“江苏省优秀文学社团”,其“中学生日记馆”是全国唯一一家。
1、课题主持人为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盐城市名教师,盐城市高中语文教研核心组成员,先后参与过国家、省及盐城市多项课题研究,有数百篇论文在全国各级各类刊物发表(11篇为《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参与编写教材、论著五部,独立编写一部,其科研成果多次获国家级表彰。课题组指导专家多为全省知名语文教学专家,有江苏省首批教育家培养对象,有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等。课题组成员皆为国家四星高中语文教学的骨干,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改实践成果丰硕。全校上下非常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全组同志齐心协力,把课题当作自己工作生命的一部分。
2007年8月1日,应《中学语文教学通讯》徐永平主编之邀,江苏省著名学者李震先生曾约请部分专家就“解决语文教学的高成本低收效的根本途径”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也未能找到解决作文教学的低效问题的根本途径。华东师范大学赵志伟等专家最近发文提出,高中作文教学序列研究是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必由之径,是实现新课程作文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对高中作文有效性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依然只停留在“文章”的层面,缺乏对整体上研究分析与论证,特别是后续的深化层面的思考。中学作文的教和学依然故我,停留在低效无序的状态中。
(六)预期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阶段成果(限5项)
高中作文教学现状研究
调查报告
2015/2
高中作文教学中如何满足学生的成功需要
论文
2015/12
高中作文教学中如何满足学生对美的追求
论文
2016/3
高中作文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
论文
2016/12
高中作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挥探幽
论文
2017/2
4.教学模式:由“传递中心教学”向“对话中心教学”的转型,实现教学模式多样化
5.教学方法:由“提示型教学方法”向“自主型教学方法”转变,实现作文教学方法生态化
6.教学方式:由“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型,实现教学方式开放化。
7.教学环境:由“静态平衡”向“动态和谐”转变,实现教学环境和谐化。
创新之处
高中作文有效教学的深化研究
课题名称:高中作文有效教学的深化研究
设计与论证报告(5000字以内,不得出现学校和课题组相关人员名字)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高中作文教学的三个关键词:
主动: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创新: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
实践过程中,我们应大力营造写作的氛围,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空间充分的活动空间;我们应开放我们作文教学的课堂,引导他们的大胆探索自主活动,在生活的海洋里“自主”地遨游。可提供让他们施展身手的文学舞台,如创建文学社团创办文学社刊,举行校园个人作品朗诵会,成立校园记者团、广播台,为他们向全国各级各类刊物投稿指点迷津等,激发他们写作的灵感,写作的热情和渴望,为他们走向成功搭建阶梯创设平台。
3.中期论证2015年3月---2015年4月
达成目标:进行阶段检查和总结,调整下阶段研究工作,撰写中期研究报告,接受专家中期评估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