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美术的教育和普及是提高国民感性素质的重要途径。
感性素质是对体验艺术的审美能力和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它是美化世界、创造优秀文化艺术作品和体验人生经历的前提。
人们对社会生存氛围与环境质量缺少要求,是因为人们普遍缺少一种重要的素质,就是感性素质。
感性素质的提高可以通过美术教育来达到。
学校是美术教育和普及的第一课堂。
人从幼儿时就开始天真烂漫地充满幻想地涂鸦,这是幼儿天性的一种表现。
真正开始接触美术知识是在学校。
其实在中小学校里获得的美术知识只是一些初级的基本美术知识。
但现在大部分中小学校基本很少有美术课,美术课是各学校的副课,由于升学的压力,美术课被严重忽视,平均每个月还不到一节课。
如果青少年从中小学就没有得到良好的美术教育,国民的感性素质怎么能提高呢?人们从小普遍感性素质偏低,如果又失去了一个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机会,长大后必然导致社会普遍对感性素质要求低。
再导致国民素质低。
国民素质低怎么能体现高品质的生活幸福,又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呢?美术的普及不仅是要重视对审美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培养人们的创造性思维。
中小学的美术教育只是基础知识的普及。
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基础知识引导或培养学生的创造美的事物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