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安全生产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的用法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某物业公司组织工人进入下水道和化粪池进行疏通作业时,由于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导致多人中毒死亡。
此类场所最常见的,可导致人员中毒的有害物质是__。
A.硫化氢B.一氧化碳C.放射性物质D.二氧化碳2、根据《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的规定,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发现煤矿矿井使用的设备、器材、仪器、仪表、防护用品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或者行业安全标准的,应当。
A:责令限期改正B:吊销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者提请关闭煤矿C:责令停产整顿D:立即纠正或者责令立即停止作业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3、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下列安全生产问题,应该责令限期改正的是__。
A.违章指挥B.违章作业C.违反劳动纪律D.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完善4、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将列为事故分级的第一要素。
A:人员伤亡的数量B:直接经济损失的数额C:社会影响D:其他要素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5、[2009年考题]起重机械运动部件移动范围大,有多个运动机构,绝大多数起重机械本身就是移动式机械,容易发生碰撞、脱钩、倾倒等事故。
在机械行业的12类主要产品中,起重机械属于类的机械产品。
A:重型矿山B:汽车C:石油化工通用D:其他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6、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下列组织中,有权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并提出意见的是__。
A.工会组织B.行业协会C.设计单位D.施工单位7、依据《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因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发生变化导致原申报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在技术、工艺或者材料变化之日起内进行申报。
A:15日B:30日C:50日D:60日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8、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伤害程度的分类,轻伤事故是指损失工作日__的失能伤害,重伤事故是损失工作日__的失能伤害;死亡或永久性全能伤害定为损失工作日__。
A.<105日,≥105日,3600日B.<105日,≥105日,6000日C.≤105日,>105日,3600日D.≤105日,>105日,3600日9、法按照所作的分类包括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A:法的创立和表现形式B: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层次C:法律的内容和效力强弱D:法律效力范围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10、__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不需经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即可任职。
A.危险物品的储存单位B.建筑施工单位C.非煤矿山D.员工300人以上的钢铁公司11、替代哈龙灭火剂的一类理想环保灭火产品是,其目前在手提式灭火器和固定式灭火系统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A:水系灭火剂B:气体灭火剂C:泡沫灭火剂D:干粉灭火剂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12、以的颁布实施为标志,我国安全生产立法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A:《矿山安全法》B:《消防法》C:《安全生产法》D:《建筑法》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13、齿轮啮合传动的安全防护中,齿轮传动机构必须装置的防护装置。
A:全封闭型B:封闭型C:半封闭型D:开合型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14、烟火药的干燥方法不可采用__。
A.日晒B.明火烘烤C.热风散热器D.暖气炉烘烤15、《安全生产法》对的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职责、措施、处罚等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A:各级人民政府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C: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D: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16、用安全检查表进行安全检查的方法称为__。
A.本质安全检查法B.危险指数评价法C.安全检查表法D.预先危险分析法17、__是应急预案的总体描述。
A.本质安全计划B.基本预案C.临时预案D.紧急救援预案18、[2010年考题]有毒物质进入人体内并累积到一定量时,便会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
这种危险特性属于。
A:化学性B:腐蚀性C:毒害性D:放射性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19、下列关于泡沫灭火系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按发泡倍数泡沫系统可分为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和高倍数泡沫灭火系统B:发泡倍数在20倍以下的称低倍数C:发泡倍数21~200倍之间的称中倍数泡沫D:发泡倍数在201~800倍之间的称高倍数泡沫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20、[2010年考题]生产性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其理化性质有关。
其中与矽肺病的发生最密切的化学特性是。
A:爆炸性B:分散度C:游离二氧化硅含量D:溶解度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21、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一次造成3人以上10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是事故。
A:一般B:较大C:重大D:特别重大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22、[2008年考题]旋转部件和成切线运动部件间的咬合处是机械设备的危险部位之一,下列危险部位中,属于这种危险部位的是。
A:金属刨床的工作台与床身B:锻锤的锤体C:传动皮带与皮带轮D:剪切机的刀刃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23、安全专项评价可以归为__。
A.安全预评价B.安全现状评价C.安全验收评价D.安全系统评价24、__是指认证机构对获得认证的单位在证书有效期限内所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审核。
A.监督审核B.复评C.现场审核D.文件审核25、依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及有关人员有等情形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A:拒绝、阻碍或者暴力威胁行政执法人员B:主动消除或者减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危害后果C:一年内因同一违法行为受到两次以上行政处罚D: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力,其违法行为呈持续状态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
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 分)1、在某些时间、某些季节加强的监察工作是__。
A.定期监察B.重点监察C.一般监察D.特殊监察2、最普通的岸基定位是用肉眼通过罗经测定灯标、山头等显著物标的方位,或通过__测定目标的距离,然后得出几个目标的方位或距离的位置线,相交求出船位。
A.多向仪B.六分仪C.经纬镜D.定位仪3、某服装厂厂房为一栋6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厂房l层是铣床车间,2层是平缝和包装车间及办公室,3~6层是成衣车间,厂房一层现有4个门,后2个门被封死,一个门上锁,仅留一个门供员工上下班进出,厂房内唯一的上下楼梯平台上堆放了杂物,仅留0.8m宽的通道供员工通行。
半年前,在厂房1层用木板和铁栅栏分隔出一个临时库房。
由于用电负荷加大,临时库房内总电闸熔丝经常烧断,为了不影响生产,电工用铜丝代替临时库房内总电闸熔丝。
经总电闸引出的电线,搭在铁栅栏上,穿过临时库房,但没有用绝缘套管,电线下堆放了2m高的木料。
2008年6月6日,该服装厂发生火灾事故。
起火初期火势不大,有员工试图拧开消火栓和用灭火器灭火,但因不会操作未果。
火势迅速蔓延至2、3层,当时,正在2层办公的厂长看到火灾后立即逃离现场;2~6层的401名员工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慌乱逃生,多人跳楼逃生摔伤;1层人员全部逃出。
该起火灾事故,造成67人死亡,5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600万元。
事故调查发现,起火原因是1层库房内电线短路产生高温熔珠,引燃堆在下面的木料,整个火灾过程中无人报警,事故前该厂曾收到当地消防机构关于该厂火险隐患的“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但未整改;厂内仅有一名电工,且无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此次火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间接原因包括。
A:厂房一层内设置临时库房B:厂房平时缺乏对员工的安全防火教育培训,员工自救能力差C:厂房内唯一的上下楼梯平台上堆放了杂物,员工无法迅速撤离D:“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下达不及时E:厂房一层只有一个门供员工上下班进出4、阻火隔爆技术按照作用机理,可分为机械隔爆和化学抑爆两类,其中机械阻火隔爆装置主要有。
A:工业阻火器B:主动式隔爆装置C:被动式隔爆装置D:单向阀E:阻火阀门5、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制度有A:连带责任制度B:特种设备安全制度C:节能管理制度D:节能责任制度E:岗位安全制度6、在生产环境中,加热金属、熔融玻璃及强发光体等可成为__辐射源。
A.射频B.红外线C.紫外线D.激光7、生产性毒物高分子化合物的生产包括__。
A.有机磷生产B.有机氯、有机氮生产C.由化工原料合成单体D.单体经聚合或缩聚成聚合物E.聚合物的加工、塑制8、[2011年考题]铸造作业中存在火灾、爆炸、尘毒危害等多种危险危害。
为了保障铸造作业的安全,应从建筑、工艺、除尘等方面全面考虑安全技术措施。
下列对技术措施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带式运输机应配置封闭罩B:砂处理工段宜与造型工段直接毗邻C:在允许的条件下应采用湿式作业D:与高温金属溶液接触的火钳接触溶液前应预热E:浇注完毕后不能等待其温度降低,而应尽快取出铸件9、下列关于制氧站安全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__。
A.独立站(房)、灌瓶间、实瓶间、贮气囊间应有隔热措施和防止阳光直射库内的措施B.贮瓶间应为单层建筑,地面应平整、防滑、耐磨和不产生撞击火花C.实瓶库存量不应超过2300只D.空、实瓶同库存放时,应分开设置,其间距至少1.5m以上且有明显标记和可靠的防倾倒措施10、×年×月×日16时48分,某县城关镇西街居民陈某家发生火药爆炸事故,共有1500kg制鞭炮用药物爆炸,冲击波波及300m,造成27人死亡,轻重伤18人。
爆炸波及73户,严重损坏房屋141间,损坏各种家具、家用电器200多件,直接经济损失18.7万元。
该县外贸中转站电工陈某(停薪留职),县十五里店乡外贸经营处退休干部何某、十五里店乡冯湾村村民李某等3人,在没有任何申请、未经公安部门许可、工商部门注册、税务部门登记、乡镇企业主管部门和镇政府批准的情况下,非法生产烟花爆竹。
村民李某将430 kg制药原料铝镁合金粉(强还原剂)、高氯酸钾(强氧化剂)等称量好后,叫工人混合,筛在原存湿药地面上。
因地面湿,外面雪后空气湿度大,药物吸湿性强,镁、铝合金粉遇水产生氢气,使混合药物内部升温,产生化学反应燃烧爆炸。
事故原因分析如下:1.违反烟花爆竹生产管理规定,把工厂建在居民稠密区,非法生产。
2.生产技术负责人根本不懂药物性能和安全操作技术,只是凭所谓“广告”去学了2h的制鞭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