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拉肚子的小故事

拉肚子的小故事

拉肚子的小故事
先从《伤寒论》第159条说起:“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

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

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其实《伤寒论》的条文,除提纲条文外,基本上每条都是现实医案的记载,本条则是经典的误治案。

其大意是说,有一病人患伤寒,医生判断应该要用下法,大概是误诊了,病人服用汤药之后竟然下利不止,并且还伴有“心下痞硬”的证状,该医生于是用泻心汤来治疗,病人服用泻心汤后心下痞硬的证状改善了。

大概是病人的原来的一些证状还是老样子,所以该医生还是觉得要用下法来治疗,于是改了一下药方,谁知这次更是下利不止。

经过连续两次的下利,病人的正气已经很虚了,该医生也觉得有点不妙了,于是急忙用理中汤来补救,谁知病人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拉得更厉害了。

(如果事情发生在现代,该医生恐怕早就被病人告到倾家荡产了。

)最后该医生实在是没办法了,于是找到仲景请教(也可能是病人带着原来的药方来向仲景求医),仲景一语道破其中关键所在,这理中汤是治理中焦的,也就是对付脾肾阳虚的下利,现在病人的下利的问题不在中焦,而是在下焦大
肠处,应该用赤石脂禹余粮汤,一般情况下都能够搞定了,但可能是对方路途比较远吧,仲景担心还有一种可能的情况发生,就是经过两次的下利,病人的水液系统被搞坏了,本来应该进入膀胱的小便,现在可能也跟着往大肠那里跑,于是告诫对方,如果服用赤石脂禹余粮汤还没有完全好的话,那么你就用五苓散来利其小便就可以了。

说完了仲景经方的故事,接下来说说在我身边发生的民间小偏方的小故事。

前两年,好友李君对我说,他有一次因食物中毒的缘故,拉肚子很厉害,然后看了很多医生都没有医好,最后回到老家,被邻居的阿姨用一极其简易的小偏方给治好的。

就是用新鲜的石榴叶大约二三十片,先经火炒,再加少量的食盐煮汤,喝下当即就感觉明显好转,不到三次就完全痊愈了。

首先,刚开始的医生可能忙着开止泻药吧,所以李君服用之后并没有好转,为什么呢?既然是食物中毒的下利,那是人体通过下利这种方式在自我地向外排毒,当先帮忙排毒而千万不要急于止泻,否则将毒素留在体内更加会变生不测。

接着的医生可能犯了上述那位同志一样的问题,既然下利都有些日子了,正气已虚,然后用理中汤这些来补虚,其实这样是不妥的,仲景刚才解析过了。

而到最后那位阿姨那里,用
的小偏方也有点深意。

但是如果刚开始李君碰到的就是她的话,可能未必会好,因为单纯用石榴叶,也是止泻大于解毒,始终有将一些毒素关在体内的嫌疑。

石榴叶的功效与石榴皮的差不多,有一定的解毒作用,但它的收敛作用则更加明显,所以善于使肠黏膜收敛,使肠黏腊的分泌物减少,所以能有效地治疗腹泻、痢疾等。

先经火炒,那叫做得火气,以火生土的缘故,加少量的食盐煮汤,那是因为石榴叶质轻,性善于升,但现在病灶在下焦呀,为了让它更好地在下焦发挥作用,所以就要加一些味咸的食盐来辅助,拉它往下走,以味咸属水,水性润下的缘故。

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

接下来是一位妈妈的故事。

说是宝宝有6个月了,之前拉肚子了快2周,吃了思密达妈咪爱结果都没有什么效果,每天拉5至6次便便,有时候拉的便便里还有泡泡,小脸都瘦了,让她心疼得不行。

结果小区的一个退休医生看见了,就告诉她用石榴叶加黄皮果叶(石榴叶尽量摘枝头的新芽,大概摘10-15个,黄皮叶10片就可以了)煮水给宝宝喝可以治拉肚子,于是抱着半信半疑的心理给宝宝喝了2次,结果第二天就不拉了。

上述这位退休医生的功底看来也是比较好的。

按小儿肝旺脾弱,因脾弱而容易导致腹泻,但对于小儿,不知你是否会用
到理中汤这么夸张,总之一般情况下我是不会的。

就如上述药方那样,加点黄皮叶醒脾就很好了。

黄皮叶这东西不知大家有没有接触过,总之我家就种有几棵,与它打交道已经数十年了,但是它的那种香味啊,到现在你叫我描述,实在是对不起了,我的文字功底有限,实在是无法言传,如果你有机会闻一闻,你将会觉得很舒服的,香的东西能够醒脾,并且也能够辟邪解毒。

如果对于那些经常会觉得肚子胀胀好像有气在里面的患者,仅黄皮叶就可以解决。

所以,石榴叶偏于收敛止泻,黄皮叶偏于辟邪解毒,它们加在一起,有点绝配的感觉。

如果是李君那样的食物中毒,在初期的时候,就将黄皮叶的量加大,石榴叶的量减少,稍微收一下就可以了,不要完全止住(当然,这里说的是一般情况,有些食物中毒刚开始的证状可能是吐啊,因为这个时候毒素还在胃里面嘛,人体选择的方式自然就是吐而不是泻,然后可能兼一会冷一会热的证,这个时候就应该用小柴胡汤嘛)。

如果在后期,那就反过来,以石榴叶为主,所以上面的量是针对这种情况而来的,并非一成不变的。

而关于石榴叶这东西,刚好我家也种有(我的伯伯原来是农场的书记,所以我家的果树特别多),它那种香与黄皮叶的相比,也别有一番风味,然后你像神农那样尝尝它的味道的话,就知道它为什么那么善于收敛止泻了,它的那个涩呀,可是很厉害的哦。

小儿的腹泻,就这俩小叶子就一般都解决了,一般都不必加糖或者盐,
为什么?自己想想吧。

前几天碰到我的初中同学兼现在的好友赖同志,看他那样子就好像发生什么大事似的,一问才知道他的宝宝已经拉一个月了,就剩皮包骨了,那屁股上的肉早拉没了,看了很多医生,吃了一大堆诸如小儿腹泻散,小儿康颗粒,抗生素,小儿广朴止泻口服液都止不住,现在他自己也跟着掉了一圈肉,于是我就跟他说了上述这个小偏方,今天看到我就笑嘻嘻的,我就知道宝宝已经好了嘛。

以下附图左边的是石榴叶(正名为番石榴叶),右边的是黄皮果叶,上传上来让大家看看,以免不知道是哪种石榴叶。

谢谢!
[注]按小儿稚阳之体,元气微小,也比较容易受伤,因此还有一种情况也比较常见,那就是东垣所概括的“元气不足,谷气下流”。

其表现是,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不调,小便频数,所用到的药物就是人参一味足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