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与网络工程——大学生活动中心综合布线方案专业:班级:学号:姓名:目录目录-------------------------------------------------------------- 2一、需求分析-------------------------------------------------------- 51.1信息需求的类型---------------------------------------------- 51.2信息点数量。
------------------------------------------------ 5二、设计方案----------------------------------------------------- 52.1总体思路(设计原则)---------------------------------------- 62.2总体结构---------------------------------------------------- 62.3宿舍布线系统的设计------------------------------------------ 62.3.1 工作区子系统------------------------------------------ 62.3.2 水平子系统-------------------------------------------- 72.3.3 管理子系统-------------------------------------------- 72.3.4 干线子系统-------------------------------------------- 72.3.5 设备间子系统------------------------------------------ 72.4 采用线缆类型及各系统材料配置-------------------------------- 72.4.1 水平子系统-------------------------------------------- 82.4.2 工作区子系统------------------------------------------ 82.4.3 设备间------------------------------------------------ 92.5产品选型---------------------------------------------------- 9三.施工方案说明---------------------------------------------------- 113.1 工作区子系统安装------------------------------------------- 113.2 水平区子系统安装------------------------------------------- 12四、系统调试及验收------------------------------------------------- 124.1布线标准--------------------------------------------------- 124.2 水平管理子系统安装----------------------------------------- 134.3 施工要求标准----------------------------------------------- 134.4 垂直主干子系统安装----------------------------------------- 144.5 设备间子系统安装------------------------------------------- 14 4.6施工要求标准----------------------------------------------- 14 4.7 验收------------------------------------------------------- 15题目:大学生活动中心综合布线方案以我校校园网为对象,分析武昌分校校园网综合布线系统各子系统构成、综合布线设计方案(各子系统设计方法)、线材选择、施工方法、以及系统验收等。
主要内容:1、需求分析2、总体设计思路;各子系统设计方案;线缆选择;产品选型。
3、施工方案说明4、系统调试及验收提交校园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及网络方案的评价报告。
一、需求分析1.1信息需求的类型随着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发展,校园网络已覆盖到学生社区。
在宿舍区,新建的宿舍楼与建筑物建设同步建好了网络、语音、校园广播等综合布线,并已开通各自的应用系统。
旧宿舍楼已有语音、校园广播系统以及少数不能普及的网络信息点,为了让校园网络进入每间宿舍,让身在校园的学生不出校门就能通过网络了解各地各行业最新的资讯,必须对宿舍楼实行网络综合布线,使宿舍楼更加符合现今阶段学校广大学生要求。
1.2信息点数量。
本方案是对1座6层高宿舍楼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该楼有3个通道, 1---6层每层52间房,共312间,每间房住4人。
根据用户需求,按一人一个信息插座的要求配置综合布线系统。
工程名称: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校园网宿舍综合布线地理位置:学生宿舍区建筑物数量:3层建筑物1栋按所住学生人数,每房间分配两个信息点,3层共17间房,安装17*3*2=116个信息点。
另外,每间房设一个语音点,根据房间数目,一共需要设语音点51个。
信息点分布如表所示。
1F 2F 3F楼层房号01 2+1 2+1 2+102 2+1 2+1 2+103 2+1 2+1 2+104 2+1 2+1 2+105 2+1 2+1 2+1……………………17 2+1 2+1 2+1合计:153二、设计方案2.1总体思路(设计原则)系统设计应具备实用性、可靠性、经济性、先进性、标准性。
一般遵循“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水平布线尽量到位”的原则。
网络拓扑采用以太网星型结构,以支持目前和将来各种网络的应用。
①尽量将综合布线系统纳入到建筑物整体规划、设计和建设之中。
②合理规划综合布线系统融入的信息系统的种类与数量。
③技术先进,适当超前。
综合布线是预布线,在进行布线系统的规划设计时可适度超前,采用先进的概念、技术、方法和设备,做到既能反映当前水平,又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④标准化的设计。
在设计时应符合最新的综合布线标准。
⑤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可预留一定的发展余地。
⑥方便维护和管理,经济合理。
2.2总体结构根据宿舍楼的实际情况,宿舍楼综合布线系统组成有:综合布线系统合并成以下6个子系统:1工作区子系统2水平/垂直子系统3管理间/设备间子系统4建筑物子系统(无)系统结构示意2.3宿舍布线系统的设计2.3.1 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是由信息插座到计算机网络的连接线缆。
房间设置为两个点,其内部语音及网络数据点的位置布置先对简单,因室内床位布置均已确定,很容易确定其数据端口的位置。
目前房间布置一般为后墙和中部。
高度为0.3 m。
应根据校方的要求,选择数据端口的安装数量。
每个房间中部和后墙设置一个数据端口,房间内公共部位设置一个电话端。
然后采用交换机分别接引至电脑。
其优点是减少了水平引来线路和保护管线(槽),缺点是影响网络速度,需自加分配没备。
除考虑数据端的位置外,还需相应布置供电电源插座,间距应为0.2 m。
2.3.2 水平子系统配线(水平)子系统由楼层配线架(FD)至信息插座之间的线缆、信息插座(含转换点及配套设施)组成,它将楼层弱电竖井内配线架与每个室内的信息插座相连。
因楼多为条型建筑的组合,每层的面积较大(一般10 000~20 000 m ),水平距离较远,因此每个条型范围内设l个弱电交换间,可与弱电竖井合在一起。
要求弱电交换问内楼层配线架距房间最远的信息端口不超过90 m(如超过90 m,则需增加弱电交换问) 考虑到数据的传输速度和网络线缆的快速发展,现活动中心内水平线缆采用4对非屏蔽超5类双绞线(UTP Cat5.e)或6类线缆。
2.3.3 管理子系统管理是对设备间、交接间和工作区的配线设备缆线、信息插座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标志和记录,并将引至每个宿舍的数据电缆、电话语音电缆配线设备、端接点、安装通道和安装空间给予一定的标志。
设备间、楼层弱电配线交换问的配线设备宜采用统一的色标区别各类用途的配线区。
2.3.4 干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由建筑设备问的主配线架至各楼层配线架之间的连接电缆组成,为建筑物主馈缆线。
宿舍内主干线缆数据多采用超5类对绞电缆或62.5/125 m 多模光纤,语音主线采用大对数3类线缆。
2.3.5 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是每一幢建筑物安装进出线设备,进行综合布线及其应用系统管理和维护的场所。
主要设置建筑物配线设备、路由器、交换机,它是整个建筑物的主要布线区。
对于一幢楼,在其一层选择一个设备间并作为进线问,内部设整栋宿舍综合布线的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主配线架(BD或MDF),位置尽量选择几个弱电楼层配线间及竖井中间,减少配线距离。
楼层交换间设置要求为至每个房间端口最远不超过90 m。
如数量不多,距离不超过规范要求时,可将楼层配线架设在中间楼层,上下敷设水平电缆,此时可减少楼层配线设备。
2.4 采用线缆类型及各系统材料配置2.4.1 水平子系统(1)垂直主干管线垂直主干管线采用镀锌架(槽式)沿设备间外墙(内走廊)向上和向下敷设。
(2)水平主干管线水平主干管线采用立柱吊装镀锌桥架方式,根据线缆的多少分别采用50*50的镀锌桥架,在每个房间外用DN20mm波纹管将线缆引入房间。
(3)房间内墙面 PVC线槽电缆引入房间后用40*25mmPVC线槽将电缆铺设之房间两边,再沿墙面向下敷设至墙面信息插座,由于房间内已铺设强电线路,PVC线槽交叉通过强电线路时用防蜡管穿过。
(4)已吊装电力线缆管线,安装的桥架与该电力线缆管线相隔的距离必须符合GB/T50311-2000。
(5)对槽、管大小的选择采用以下简易方式:槽(管)截面积=(n*线缆截面积)/[70%*(40%-50%)],其中,n表示用户所要安装的多少条线,槽管截面积表示要选择的槽罐截面积,线缆截面积表示选用的线缆面积,70%表示布线标准规定允许的时间,40%-50%表示浪费的空间。
水平电缆水平布线系统均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它以设备间142室为主节点,形成向工作区辐射的星状线路状态。
从142房间到达楼内任一信息点的距离都不超过90m,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与其相应的跳线、信息插座模块和配线架等接插件也采用六类产品,满足当前传输1000Mbps的需要,以及以后升级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