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家访心得体会前段时间展开的家访工作让我对班上学生的情况有了更加详细的了解,对学生的成长而言不管是了解对方的家庭状态还是将他在校期间的表现反馈给家长都是10分重要的,毕竟教学工作也要得到家长的支持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因此我便对班上部份学生展开了家访工作以便于对他们的学习状态有着更多的了解。
由于大部份学生属于独生子女从而可以看出家长对他们的成长是很是重视的,通过家访可以很直接地获知这方面的信息并与家长展开学习方面的交换,虽然学生的神情很是紧张却只不过是反馈对方在学校的表现罢了,xx同学是班上的尖子生从而在家庭教育方面也能够很好地配合家长,在交换中可以得知对方每天除完成老师完成的作业之外还自己购买了习题册进行解题,再加上家长重视孩子学习成绩的原因从而能够引导性地带领对方进行学习,另外xx同学有时也会和父母进行有益身心的户外活动并具有着开朗的性情,因此我在这次家访中除勉励对方继续努力之外也希望家长能够保持这类良好的家庭教育。
落后生的家访工作虽然有些麻烦却还是有些超越意料以外的,xxx同学由因而单亲家庭的原因致使他在班级的表现始终不怎样合群,再加上平时沉默寡言致使学习方面出现问题也很少找老师寻求帮助,这也让我经常担心孩子在家里的学习是不是能够引发家长的重视,但是到了对方家中以后才让我发现这类想法只不过是误解了xxx 同学的家长罢了,对方的母亲是性情要强的人致使在学习方面的要求也10分严格。
当我到访的时候得到了xxx同学母亲的热忱接待,但是当我和家上进行沟通的时候才发现对方也对孩子成绩不高的问题感到很困扰,不管是教辅资料还是补习方面花费了大量的心思却没法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斟酌到多是学习压力过大致使xxx同学产生厌学的情绪以后我便向对方家长提出这项观点,但是由于生活方面的压力致使这位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在学习方面有所成绩。
虽然这只是自己家访工作中的插曲却为自己的教学工作带来了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虽然家访工作的展开是希望孩子能够在学习方面有所重视却应当取得良好的效果,最少平时的教学工作和家庭教育都没出现甚么问题的话就应当重视学生本身的状态,毕竟对小学的教学工作而言学生的成长无疑是值得自己关心的问题。
家访是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对学生进行的1种访问,也是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
1次家访就是1次让孩子进步的机会,会让1个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产生很大的改变。
所以家访是1门学问,是1门永无止境的艺术。
我们16—9班航空班的家长有些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他们认为更应当加强技能教育。
这次家访让我感受颇深:第1,全面的家访,深入到每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换,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
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家访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2,家访也给我本人上了1课。
由于1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107分之1,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
在家访时的交谈中,我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绝不敢有懈怠之心。
我建议家长要严格要求和爱的鼓励相结合;对子女的学习辅导和思想品德教育、劳动教育并重,提供他们力所能及的劳动机会;调和好家庭成员内部的教育气力;要多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思想动向,并对症下药;及时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开导,使其构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质;重视孩子的养成教育,重视发展长远利益,为自己和孩子的将来着想。
1个月多月的家访活动,终究弄了1个段落,在这次访问活动中,我感受颇多。
1、确家访目的,真情送家长,温暖给学生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换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
家庭是第1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1任教师。
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取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构成,都有相当重要的影响。
教育引导学生1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到达教育目的。
1年来,自始至终,保持着与家长的联系。
以真诚的爱,去温暖学生的心,家访让我走进学生心里,沟通了师生感情,家访为班主任工作扬起了风帆。
2、家访工作长“报喜”,为落后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象阳光1样,没有它就没法成长开花”。
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惜、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束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由于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1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唠叨之苦。
这样做不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给班主任下1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
我家访的对象若是落后生,对他们是“雪中送炭”,赐与”温暖”,多给差生家长“报喜”。
我利用时间去寻觅“双差生”的闪光点。
1个个“双差生”转化了,1次次给家长“报喜”是后果进生转化的良药。
只有这样,他们那柔弱的心灵之花才能在1个时时刻刻充满阳光温暖的`环境中盛开,并结出丰富的果实。
3、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
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经历、经济状态、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情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
作为班主任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甚么山唱甚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乃至适得其反。
另外,家访时,我也注意家长的精神状态、身体情况、家庭气氛等条件,随机应变地调动访谈方式和内容。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
我虽然在这1方面进行了1些探索,获得了1定成绩,但我深知:家访是1门学问,是1门永无止境的艺术。
我愿虚心请教,在“3尺门外”,倾心奉献,把家访工作推向1个新阶段。
家访不是向家长告状,也不是让学生难堪,而是要与家长、学生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真心交换和沟通。
家访工作要常“报喜”,可以为落后生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1样,没有它就没法成长开花。
”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惜、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束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由于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1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
这样做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学生还会迁怒于教师,不忘这1“棍”之仇,给下1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碍。
经过上1天的家访,我们了解到迪娜尔和阿依达娜这两位同学家中的主要由妈妈负责学习生活。
但据了解,阿依达娜同学是1个好动的学生,在家里常常不能自控,在没有完成作业的时候就想着玩。
她其实也很想进步,就是觉得总是管不住自己。
该同学在老师和家长眼前表态,以后做到:遵照校规班规;上课认真听讲,不影响老师讲课;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字写写端正。
迪娜尔平时在家作业很认真完成,但对数学上的1些知识很混淆,在家长的点拨下,效果甚微,有时碰到困难就畏缩了。
该生表示,以后会改正自己的缺点,知难而上,主动向老师同学请教。
家访结束时,望着家长带着歉意又满怀期待的眼光,我明白,教育教学工作有1定的难度。
但我们仍感到10分欣慰,毕竟我们的家访是有收获的,收获了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收获了家庭的理解。
由于家庭教育在班级教育和管理活动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所以父母对学生教育方法和学校教育活动保持1致性是必要的。
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和家长沟通,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获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为更好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我校在20xx年举行”千名教师访万户,师生情谊传万家”活动,我参加了此次家访活动。
为让家访工作更有效果,在暑假假期期间,我,从以下3个方面做了具体准备工作:1、在家长会上给各位家长明确家访的目的和意义。
学期末有次家长会,我把家访的不同区域的时间给家长明确:以学校为中心,把学生家庭住址划分东南西北4个大区,7月8号到15 号东区,7月16号到21号西区,7月22号到28号南区,7月29号到8月3 号北区。
家长平时工作忙,如果想利用这个时间,家长、教师、学生共同交换,教育效果可能会更好,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可以给老师们打电话,让老师提早对孩子各方面进行梳理,让家访工作更省时间、更有针对性。
2、等家长电话,制定最好的家访线路。
夏天酷热难耐,很多家长可能工作会很忙,1定要等家长的时间,家长约请老师家访,说明家长1定是做好了孩子的思想工作,孩子想学习,想得到家长老师的帮组,在这个基础上家访,1定会皆大欢乐。
3、制定具有针对性家访。
在家访前,结合自己的工作笔记和学生表现记录和现有成绩现状,分析出学生的优劣势,从思想到,给家长和学生全面的建议,家校教育气力往1处使,力促学生积极上进。
在具体家访活动中,家长们表现的都10分积极,都10分希望和老师交换孩子问题,学生们都10分乐意让老师们来家家访。
我想家长和学生的热忱是自己工作的肯定,这些热忱让我的家访工作很有幸福感。
电话提早打过来或打过去,家长对我们的到来,感到10分热忱和兴奋。
家访进程具体以下:首先我给他们扼要介绍了当前教育的理念与发展,汇报了我们学校在孩子教育方向上的指引。
其次给家长汇报班级是如何展开教育、教学工作的。
最后我1定会说:”我们103中学班级容量大,我在工作中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敬请你1定要体谅,对我们学校的发展、班级建设有甚么建议的可以虽然提出来。
”家长们常常是激动说:”作为家长我很感激学校的老师们,103中的老师对学生视同己出,我们的孩子放在你们学校,放心!我们家长1定大力支持学校的工作。
”学生本人表现让我有很多感触。
1个内向的孩子说:”我1直以为自己的默默无闻,会让老师遗忘,在老师的心中可有可无,今天我发现老师是爱我的。
我会好好学习,就由于我的老师这样爱我。
”1个外向的学生严肃的说:”老师,您这次家访,给了我很大的气力,我更加自信,我还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个好学生,在家里更要做个懂事的好孩子,你看我以后的表现吧。
”还有1个较为调皮的学生见到我的到来,开始非常紧张,站在门口手足无措,惧怕我们是来向家长”告状”的,没想到我只字不提他表现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励他要取长补短,争取更大的进步。
在轻松和谐的闲谈中,孩子越说越高兴,把自己的志向、想法统统都讲给老师听,家长也因此了解了孩子内心更深入的东西,对孩子的表现愈来愈满意。
通过此次家访,我有以下两点体会1、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相当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1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点。
这些家长的孩子常常从小就已养成良好的行动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
文化程度不高但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点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
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肠仁慈,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点,1般会有较大的进步。
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又过于溺爱。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脾气也愈来愈大,这些家庭常常已出现”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