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成语运用》ppt课件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成语运用》ppt课件
例2: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 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 中取栗。
辨析:“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把“降价的烽火”理解为“火中取栗”的“火”显然是望文生义。而且 “火中取栗”也带有贬义,用在本句不合适。
成语误用情况
因为平时使用不够规范或没有搞清楚成语的来 龙去脉,往往容易把褒义词语当作贬义词语,把 贬义词语当成褒义词语,造成判断或使用错误。
下里巴人 (泛指通俗普及的文学艺术)
2:对象用错即指该成语是用来描绘甲类事
物的,却被张冠李戴地用到乙类事物上去。
例1:这块地里的玉米长得良莠不齐,很显然 是没有好好管理.
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混在一起.
例2: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 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
络绎不绝 (用于人、车、马、船等)
挥洒自如 (用于写作、画画)
3:褒贬不分
例如:1、赵亮真是别有用心,办的手抄报 从内容到形式都很精彩。 (言论或行动中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
2、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 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 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策划破 坏活动。含贬义)
辨析:“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它与前面的 “悬梁刺股 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的行为无从搭配,属于用错对 象。
例2: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 心向文学刊物的最高水平攀登。
辨析:“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它所述的对象是人,而 不是物,本句用来指刊物不恰当,属于对象用错 。
有些成语专指特定对象,例如: “鳞次栉比”形容房屋等建筑物多; “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形容书 籍多;“相敬如宾”形容夫妻;“天 伦之乐”形容一家人;“凤毛麟角” 指的是罕见珍贵的人才或事物;“一 挥而就”指写字、画画、作文很快就 完成;“改弦更张”指对制度和方法 的改革变更;等等
积累下列成语,了解运用对象
巧夺天工(一般指人工的) 天伦之乐(指家庭骨肉团聚的欢乐) 血气方刚(一般指年轻人) 汗牛充栋 浩如烟海(多形容书籍多) 青梅竹马(指青年男女) 亭亭玉立(多指少女) 破镜重圆 相敬如宾 琴瑟之好(多形容夫妻) 风度翩翩 (多指青年男子)
鳞次栉比 (形容房屋等建筑物多)
凤毛麟角 (指的是罕见珍贵的人才或事物)
常见贬义成语举例:
无所不为 处心积虑 半斤八两 人云亦云 别有用心 不可告人 不择手段 俯首帖耳 大吹大擂 大放厥词 得陇望蜀 始作俑者 一唱一和 评头品足 改头换面 粉墨登场 一丘之貉 忘乎所以 巧立名目 倾巢出动
无所不至 推波助澜
4:不合语境,是指成语的适用语 境被错用而致使用不当。
例如1:据专家测算,在市内的空气污染中,
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 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辨析:“空巷”,是指街巷的居民都出来了。“万人空巷”指家家户户的 人都从巷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而这个句子要表达的 意思却是:人们都在家里看电视,街上显得静悄悄的。这个成语的词义与所 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
辨析:“雨后春笋”是褒义词,比喻新事物大量出现。而本句是指垃圾食 品厂大量出现,所以这个成语属于褒词贬用的错误类型。
成语误用情况
有些成语的使用必须适合特定的对象,有的专 指人,有的专指物,有的专指景,等等。在复习 时要善于记住典故,辨清对象。
例1:古人中不乏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 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判断下列短语是否重复
• 劳苦大众 民不聊生 • 到处是漫山遍野的果树林 • 众多的莘莘学子 • 目前当务之急 • 妄自菲薄自己 • 百姓生灵涂炭
6:谦敬错位 有些成语是谦词,只能对自
己;有些成语是敬词,只能对他人。如果辨
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例如:小王同学站起来说道:“陈教授刚才
那番话是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
是狗尾续貂。
(抛砖引玉: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 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只 能用于自己。)
再如:虚怀若谷(用于别人) 蓬荜生辉(用于称谢别人到自己家中或称 谢别人的字画送到自己家中)
成语误用情况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 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上有些成语中 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理解 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成语意思, 则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污染总量的 45%。
(“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冲击或遭遇灾 难。) 例如2经过大家一番苦心孤诣的开导,他终于明
白了团队பைடு நூலகம்神的重要性。 (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5、重复累赘,是指在语句中已含有成
语里的含义,再用成语,则造成重复。
例如:他在敌人监狱中受尽折磨,浑 身被打得遍体鳞伤。 又如:听到这个幽默的故事,他忍俊 不禁地笑了起来。
例1: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 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 积虑。
辨析:命题者从感情色彩上设误来进行考查。“处心积虑”,意即千方百 计地盘算,多用作贬义。本句对“新上任的领导”有所褒扬,故“处心积 虑”的运用,犯了贬词褒用的错误。
例2: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 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 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例2: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 真是捉襟见肘。
指衣服破烂,也比喻困难重重,无法应 付。不指衣服不合身
说说下列成语的意思
• 文不加点 (指文章一气呵成,不用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
作技巧纯熟) • 春风化雨 (比喻良好的教育) • 炙手可热 (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 下车伊始 (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
成语误用有以下几种情况
望文生义(误解词义 ) 、 褒贬误用、对象不当、不合情景、 用错谦敬、 重复用语、 自相矛盾、搭配不当 。
1:望文生义即只根据字面的意思,就
做出想当然的错误解释。
例1:走进山的怀抱,目观壮丽山色,耳闻风 声鹤唳,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
“风声鹤唳”是指溃逃的士兵听到风声 和鹤叫都怀疑是追兵,形容惊慌疑惧。